分卷閱讀25
在慎王府和慶國公府頭上了,也罷,反正梁子早已結下,多一根少一根又有什么差別。 “那案子還沒判嗎?”慷王遲遲不了結此案不就是顧忌著榮妃么,現下于榮家而言還有什么能與下毒害命相提并論的,榮妃與慷王該更加同仇敵愾了。 “判了,嘉賓樓歸還了林老板,因榮慕突發急癥免了杖刑,全用銀子抵了?!?/br> 榮家最不缺的便是銀子了,這判決既護著了榮慕又讓人沒法挑錯處,慷王伯伯的手段果真了得。 潯陽瞧了瞧被自己折了枝丫的桃樹,桃枝折了就無法復原,只能再修剪其他樹枝。他們與榮家的恩怨,再修補也無濟于事,倒不如想辦法把這枝椏修得齊整些。 潯陽將那斷枝丟在土中,愿它化作春泥更護花,也不枉費了唐近的悉心養護。 正拎著花籃打算上小廚房做些桃花糕孝敬母親,鄭氏身邊的婢女帕兒正來傳話。 “王妃遣奴婢來問郡主,一會兒王妃要上觀音廟上香,郡主可要隨行?” 母親每逢初一十五都會到廟里給大哥陽湍上香祁福,今日明明是廿三,怎么就要去上香了。 “好像是求菩薩保佑王爺能爭得出使烏蘭國的差事?!?/br> 原來是此事,竟然這么快就開始議定人選了。 前世今夏,慷王奉旨出使烏蘭,唐近隨行,并在烏蘭國破了兩個王子的謀反案,促成了烏蘭與大數的邦交。至那之后兩國通商,百姓得益人人稱頌,圣上更破格提拔了唐近。 “王妃為了這事兒一宿沒睡,都說柔然覬覦咱大數的疆土,湍大爺在北邊守得辛苦。要是烏蘭不肯賣戰馬給咱們,柔然一出兵,湍大爺可就……” 潯陽幾乎忘了,自己的大哥還在邊關守著。前世有烏蘭的駿馬在,柔然不敢輕易進犯,今生呢? 烏蘭國王向來中立,不愿參與大數與柔然的爭斗?;薁敔敂荡吻彩官I馬皆無功而返,今次才決定由皇子出使以顯誠意。只怕此次出使烏蘭的仍會是慷王,沒了唐近,慷王能成事嗎?若然柔然鐵騎在此事越過邊界,她的大哥會不會有性命之憂? 難道,要把唐近送回給慷王? 潯陽打發了帕兒回去,又吩咐蓮珠把唐近找來。 唐近正劈著柴,滿手泥垢便被蓮珠拉了來。近來他的頭發長了不少,快能蓋住脖子了,再過兩年大概誰也看不出他曾是個僧人了。 潯陽客客氣氣請他坐下,一面斟茶一面問道:“聽說,唐公子近來仍在讀佛經?!?/br> “禮佛多年,不頌佛經總難入眠?!碧平难垌允悄敲辞宄?,似乎俗世紅塵并未影響他的佛心。 潯陽實在想不明白究竟唐近憑什么能屢破奇案,憑什么能受皇爺爺與慷王的倚重。 “以前唐公子是佛門中人,如今踏入紅塵再讀佛經可有所得?” 唐近凝視著琥珀色的茶水,紅塵修行的益處他竟未曾去參悟過,果真他空有佛緣,慧根不足嗎? 潯陽見他不語又繼續說道:“早前聽崇靜法師說過一句話,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唐公子怎么看?” 唐近怔怔,他身已入世,心卻在佛俗之間尋不著安置之處,更莫說行入世之事了。 唐近忽地起身,朝潯陽深深一鞠:“多謝郡主點撥?!?/br> 這突如其來的鞠躬嚇了潯陽一跳,還沒緩過來又聽唐近說道:“我這二十載的修行真是虛度了?!?/br> 潯陽趕緊抓住了機會,道:“怎會是虛度呢,唐公子遍歷山河,廣閱佛經,胸中自有丘壑,只是未遇著能行出世事的機緣罷了?!?/br> 唐近又再陷入思索,他能行何事? “唐公子走了那么多地方,不知可曾去過烏蘭?” “去過?!奔s莫五年前,他曾隨師父入過烏蘭。 “烏蘭盛產烈馬,我朝長年缺馬,陛下將會派遣使者游說烏蘭國王賣馬。若能買得戰馬,大數軍力必增,柔然不將輕易犯邊,百姓則可安居,此乃大功德。唐公子可愿隨行烏蘭,促成此事?” 若能熄戰火,確屬功德。唐近問道:“慎王爺要出使烏蘭嗎?” 潯陽搖頭:“人選未定,也許是慷王伯伯?!?/br> 唐近還俗多時,對慎王與慷王的明爭暗斗也略有耳聞,潯陽竟能秉除黨爭偏見,心向黎民,此等修為可敬可欽。他道:“我曾見過烏蘭國王,國王與郡主一樣是心慈之人,不愿子民受苦。若郡主能見到國王,想必會十分投契?!?/br> “你認識國王?”潯陽只以為唐近是去烏蘭弘揚佛法,沒想到他竟與國王有淵源。 “國王尚佛,我與師父曾進王宮傳道?!?/br> 潯陽心中大喜,也許前世慷王能出使烏蘭也是因為唐近。 “走,隨我去見我父親?!?/br> 第24章 jian細 慎王與唐近閉門談了近兩個時辰,潯陽在藕風小筑里等候消息。 香片茶涼了一杯又一杯,天色也漸地陰沉,唐近仍未從父親那兒出來。 潯陽搬了凳子墊腳,翻出了收在柜頂的一卷圖紙。 許多年前父親奉旨北征,年幼的她纏著鬧著不愿父親離開,父親只得繪制了這卷地圖,讓她每日看著地圖便知父親人在何處。如今圖紙已泛了黃,圖中格局更是大變。 早些年的柔然因各部內斗而四分五裂,但自胡蘇可汗掌政之后已逐漸統一了各部族。柔然人天生擅戰,加上胡蘇可汗的才略,西域的許多小國也歸了他們的版圖。 潯陽沒見著筆墨,便拿出隨身的胭脂,拔了髻上的銀簪作筆,將如今歸了柔然的地域圏起。 這樣一看,柔然當真是不容小覷。 反觀大數,這些年已損了近二十座城。幅員雖仍算得上遼闊,但朝堂黨爭不休,江湖亂民作祟,外強中干罷了。 細想前世,柔然進犯是慷王當政后的事了。據說當時胡蘇可汗得了急癥,性命危殆,為了畢生心愿不愿群臣勸諫揮兵南下。那一役柔然無備而戰,卻仍占了上鋒。之后大數遣使求和,也便有了潯陽和親之事。 胡蘇可汗對大數虎視眈眈,若此次大數不能與烏蘭結盟,胡蘇豈會再等下去?前世之戰,大哥早已卸甲,今生呢?也怪自己之前只顧想著父親的奪嫡路,竟忘了唐近是大數與烏蘭結盟的關鍵。若是因此而害了大哥害了大數可該如何是好? 事到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唐近了。 蓄了許久的烏云還沒來得及化成雨,先被夜色遮去,潯陽伏在桌上不知不覺入了夢鄉。 夢里,父親黃袍加身,翻手滅柔然,覆手平四海,而她也穿上了紅嫁衣。 紅彤彤的婚房里燭影搖曳,蓋頭下的她既期待又恐懼,她的新郎會是彭家四郎嗎?那個全京城女子都盼著為他穿嫁衣裳的彭相公。 繡著鸞鳳的蓋頭緩緩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