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
也要忍不住贊上一聲。 “我這里不缺東西,拿了東珠也沒得地方用。還是拿回去給你媳婦,串成個珠串也好,打個首飾也罷,戴著出門見客。還有那燕窩,也一并捎回去得了?!崩咸f道。 寧武敬解釋:“母親可錯了,我這燕窩是給母親的,東珠可不是?!?/br> “哦?”老太太驚訝。 寧武敬看了一眼旁邊托著腮幫老實聽話的端和:“我這些東珠可是給端姐兒的。咱們家的孩子,哪個沒有一兩顆東珠玩。偏生咱們端姐兒沒有,那可不行。端姐兒眼見著身子好了,往后也要出門做客見朋友,我這個做伯父的,哪能沒有表示。你說是吧,端姐兒?” 原本端和只是坐在一旁當透明人,如今被點了名,又瞧見一匣子圓滾滾的東珠,笑的眉眼彎彎:“呵呵,呵呵?!?/br> 兒子心疼侄女,老太太心頭熨帖的不行:“原來是我自作多情了,既然是給端姐兒,那端姐兒,還不趕緊謝謝你大伯?!?/br> 端和跳下凳子,拱手行了禮,笑瞇瞇的說道:“多謝大伯,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br> 這個小模樣,也不知跟誰學的,寧武敬失笑:“給你了你就拿著,回頭穿個鏈子戴著,也好看?!睆陀终f道:“入了秋京里燥的厲害,母親這個時節咳疾總犯。這些子燕窩最是滋潤,母親且收著,回頭讓小廚房燉了,滋補潤肺。也省的母親因為咳疾輾轉難眠?!?/br> 兒子盛情,老太太不再拒絕,只不過怎么用又是另外的光景了。她細細的打量了一下兒子,關切道:“圣上御賜,雖說是圣眷隆恩,也是你恪守勤勉,才有的圣上的眷顧。這幾日聽媳婦說,你總是天不亮就走,半夜里也回不來,有時候干脆就睡在了衙門里,公務可是繁忙的厲害?” 寧武敬道:“兒子在兵部任職,原本糧草的事是輪不到兒子頭上的。只是今年,卻落到了兒子身上。兒子是第一回,經驗不足,只能多用些心力了?!?/br> 老太太沉吟片刻,開口道:“糧草一事是大事,關系著邊疆十幾萬將士的生命。不管是怎么落到你頭上的,你切記謹慎再謹慎,千萬不可大意?!?/br> “兒子省的。圣上繼位之后大力整頓吏治,糧草督辦不算難辦的差事。再加上兒子小心,也不至于有什么把柄落到別人手里。只是眼見著馬上要冬天了,西北的戎人怕是又要作亂了?!?/br> 老太太念了聲佛號:“是啊,入了冬天氣寒冷,戎人不能牧馬放羊,缺衣少穿的,只能來搶。想當年大鄴剛立國的時候,西北邊境是匈奴人日日為患,直到了明德一朝,重創匈奴,才贏來幾十年的邊境安寧。只是誰曾想到,百年以后,原本依附大鄴的北戎人,竟也成了大患。如跗骨之蠅,驅之不散?!?/br> “母親說的是,不過這幾年西北······” 夜色漸深,武寧侯母子倆的談話并未結束。只是他們誰都沒有發現,縮在一旁的端和臉上,在聽到他們談及明德一朝時,臉上閃過了一絲古怪,但很快又消失的干凈徹底,好像從來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寧武敬回到方氏的熹樂居時,正房里一片通明,偶爾還有笑聲傳來。 他制止了廊下守著的小丫頭的通傳,撩開簾子進屋。兩個兒子撐了棋盤下棋,妻子坐在靠南的大炕上歪著,大女兒正低著頭,和旁邊挨著的小女兒,低聲說著什么。 好一副溫馨的場面,他心頭一陣松泛。作為一個男人,白日里在外奔波,回家之后最欣慰的,莫過于妻子賢惠,兒女聽話。 怡和眼尖,瞧見寧武敬,蹭的跳下來:“爹爹?!?/br> 怡和是寧武敬過了三十才有的孩子,又是唯一的嫡女,自是心疼到骨子里,也沒得那些抱孫不抱子的規矩。脅著她的腋下把她抱起來:“怡姐兒,想爹爹了沒?” 怡和摟著他的脖子,脆生生的說:“想了?!?/br> 臨川、南川還有芳和見著父親回來了,也都齊齊站起來,恭聲道:“父親?!?/br> 方氏下的大炕,抿著唇笑道:“侯爺回來了,怎么也不讓人通傳一聲?!?/br> 他不在意的擺擺手在一旁坐下:“夫妻之間,還有什么通傳不通傳的?!?/br> 寧武敬視線在兩個兒子身上劃過。長子臨川自是不必說,從小不用他cao心。次子南川,雖然跳脫,但也是心思澄明,是個好孩子。視線停留在一旁的大女兒芳和身上,他軟了音調,問道:“芳姐兒,前幾日你母親和我提起,說是入了秋你身子不大好,如今可是見好了?” 芳和捏著手中的帕子,溫雅有禮的回到:“入了秋夜里涼,女兒沒注意,有些喉嚨痛。不過前幾日母親早就請了大夫給女兒瞧過了,如今早已經好了?!?/br> 寧武敬滿意。芳和雖然是庶女,但她卻是他的第一個女兒,他對她也是一樣的疼愛。如今她年歲漸長,性子溫婉,行退有度,又知書達理,他瞧著甚是欣慰。 夜色漸深,方氏打發了孩子們回去休息。丫鬟們上了茶,方氏端給寧武敬,陪著他坐下。 寧武敬看著方氏,緩聲道:“今兒個皇上賜了我些東珠燕窩,我剛才去母親那里,都留給到母親那里?!?/br> 方氏嗔怪的看了他一眼:“侯爺和我說這些做什么,難不成我還會生氣嫉妒不成?” 丫鬟們早就退下了,屋里只剩下他們夫妻兩個人,寧武敬越過炕上的梨花木小桌,握住妻子柔滑的手:“知道你不會生氣,也不會嫉妒,是我想讓你知道?!?/br> 方氏心里涌過一絲絲的甜蜜,在柔和的燭光下,眉眼愈發軟媚。 她十八歲時從金陵嫁到京城,當中隔了幾千里的距離,也載著她多少的惶惑不安。洞房花燭夜,這個男人撩開她蓋在頭上的紅綢,她一眼望進他的眼睛里,看到的除了他眼里的笑容,剩下的,就是一片清明。 她心里突然就安穩了下來。 或許這個男人,真的是值得她托付一生。 十八年匆匆而過,她為他生兒育女,cao持家務。但他也從來都沒有讓她失望,內里疼愛,外里敬重。再加上兒女懂事,婆婆明理又疼惜,整個京城里,怕是沒有幾個人能比她更舒服。 得夫如此,夫復何求?! ☆、風信子(三) 白日里熙攘繁忙,只有到了夜里,萬籟俱靜,聽著自己的呼吸聲,感受著胸膛的起伏和身體的溫度,端和才能確認,她還活著。 她是端和,又不是端和。 她明明記得自己是死了的。 死在明德二十一年六月二十四夜,彼時她十六歲生辰剛剛過了半月。 那一夜狂風驟雨擊打著屋檐,聲聲雷鳴,落在頭頂的青瓦上。驟然一道閃電劃過天空,映照著她的臥房,如白晝一樣。 她心疾復發,扭曲在房間里的拔步床上,一點點的,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