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
所以只要你幸福就好。 他不知道,那天她在地鐵站里等了很久。一班又一班地鐵開過去,她卻只是朝著進站的樓梯張望。 他出門不方便,他走路慢……那她就多等一會兒。 只要他來。 可是他沒有來。 何妍的決定令何國華和劉敏也吃了一驚。 “不是說要考公務員的嗎?怎么突然要讀博了?”母親第一個表示反對,“你小時候就這樣,想到一出是一出!你大學同學很多都結婚了吧?我看你還是找個工作,早點安定下來得好,上次你孫阿姨還說要給你介紹對象呢?!?/br> 何妍一言不發。 父親出來打圓場:“就算你想讀博,A大也挺好???為什么要去C大?你從小就沒離開過A市,一下子跑那么遠,你媽要舍不得你!” “我就是不想在A市了。我想去外面看看?!?/br> 父母都愣住了。 第二年九月,何妍獨自拖著皮箱,坐上了飛往C市的航班。 作者有話要說: 終于把倆人拆了…… ☆、第四章 時光 何妍在C大的室友叫柳葉飛,是本校一路讀上來的,卻和她來自同一個省份,可算半個老鄉。何妍初到C市,人生地不熟,柳葉飛幫了她不少忙。博二時柳葉飛青梅竹馬的男朋友從老家來到C市工作,她就搬出了宿舍,學校暫時沒有安排別人,原本的兩人間成了何妍專屬。 室友自從和男友團聚后,便有心想幫何妍也擺脫單身,可惜何妍并不怎么感冒。 某個周末中午,何妍正想著怎么打發晚飯,忽然接到了柳葉飛的電話,說是幾個朋友聚會,問她愿不愿意來。 終歸無事,何妍答應了,七八個青年男女一起吃完飯,又提議去附近的KTV唱歌。 “正好啊,王曉川也在!” “他在才不好,麥霸呀他是!” 大家大笑起來。王曉川長相平平,圓臉,帶一副眼鏡,何妍之前并沒有太注意到他,似乎記得柳葉飛說他是個工程師,也不知具體做什么的。 進了包間,一群人先是把之類的口水歌鬼哭狼嚎了一遍,笑完了鬧完了,才開始各自發揮。 王曉川唱的第一首歌是張信哲經典的。確實是動人的嗓音。 柳葉飛對何妍咬耳朵:“他以前在全市大學生比賽里拿過獎的,我們C大的‘情歌王子’?!?/br> 一曲唱罷眾人忙著鼓掌,吆喝“再來一個”。 “唱嘛,你的代表作!” 這邊話音未落,那邊點歌的人馬上就行動了,王曉川也不客氣,“恭敬不如從命”。 仍然是張信哲的歌,溫柔憂傷的前奏之后,男人動聽的聲音響起: “……明知不該去想不能去想偏又想到迷惘是誰讓我心酸誰讓我牽掛是你啊……” 句尾三個字仿佛含著無限的眷戀繾綣,何妍覺得心里有什么地方被觸動了。 “如果當時吻你當時抱你也許結局難講我那么多遺憾那么多期盼你知道嗎……” 如果當時他能在地鐵站里找到她,如果他能給她打一個電話。 “我愛你是多么清楚多么堅固的信仰我愛你是多么溫暖多么勇敢的力量……” “我知道那些不該說的話 讓你負氣流浪想知道多年漂浮的時光是否你也想家……” 何妍聽不下去了,匆匆起身去洗手間洗臉。 小心地拿紙巾擦干臉上的水漬,何妍走出KTV大門,望著車水馬龍的大街發了一會兒呆,這才收拾心情,轉身回去。 還沒走到包間門口,就和王曉川碰了個正著——他正拿著手機,好像是要出去打電話。 “哎你……”擦肩而過的瞬間,他叫住了她,“你的眼睛,再稍微洗一下吧?!?/br> 何妍十分窘迫,低著頭趕緊走開了。 一周后,柳葉飛轉達了王曉川的口信:“他托我傳個話,不知道有沒有榮幸請何博士一起吃晚飯?” 何妍反而很驚訝:“他還單身?” 很久以后何妍才知道,當時葉子原本有意把她介紹給在場的另一個人,沒想到陰差陽錯,倒湊成了她和王曉川。 王曉川性格不錯,除了唱歌之外還喜歡戶外運動,會帶著她爬山、打球。他是本地人,家里經營著一家餐館,不算大富大貴,但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有一個jiejie,幾年前遠嫁海外。父母希望小兒子留在身邊,早就買好了房子,一環內寬敞舒適的三室兩廳。 何妍偶爾會想,和譚睿在一起的時候,跟著他住七十多坪的出租房,卻幸福得不得了。那時她還年輕,還能那么任性放肆地追求自己的愛情,把現實的殘酷拋在腦后。 幾年過去,她終于開始考慮走進一場世俗的婚姻。她和王曉川不是沒有感情,相處也還融洽,只是假期里花時間學做粉蒸排骨給譚睿試吃的用心和甜蜜,是再也沒有了。 她當然喜歡他,卻實在說不上愛他。 曾經那樣熱烈地愛過一個人仿佛已經耗盡了她的力氣,只愿歸于平淡安寧。 也許是和譚睿從戀愛到同居過渡地太過順利,何妍完全沒料到兩人的感情在同居之后出現了不少摩擦,起因都是生活習慣、處事方式之類,他們也并非脾氣惡劣的人——可這么日積月累,竟然就到了過不下去的地步。 大約只是愛的不夠深,所以不夠寬容,也注定不能相扶相攜,攜手并肩。 在何妍畢業前夕,她和王曉川和平分手。 這段感情給她留下的最大影響是愛上了張信哲的歌——除了那首。 柳葉飛畢業后理所當然地留在了C市工作,何妍又獨自一人帶著行李回到了A市,在一所民辦高校任教。 父母用多年積蓄為這個獨生女兒購置了房產,何妍工作之外的時間幾乎都花在裝修新房上。不過她很享受這種忙碌,至少忙起來就不會被催著去相親。 是的,相親——二十七歲的她早已被親朋好友貼上了大齡剩女的標簽,恨不得立刻找到一個高富帥把她嫁了。 從大學時代的轟轟烈烈,到讀博期間的平平淡淡,再到稱斤論兩的相親市場。她不知道自己是進步還是退步。 時光打磨掉所有任性的棱角,剩下向現實妥協的本能。她挑選那些相親對象,這個個子矮,那個眼睛小,第三個什么都好但是工作經常出差……而他們也同樣用挑剔的眼光衡量著她。 母親抱怨她要求太高,可是,那些人中沒有一個能讓她有“動心”的感覺,甚至沒有哪怕是剎那間浮現于心的溫暖或欣賞。她幾乎望得見未來一潭死水般的婚姻。 她當然不知道,譚睿此刻無比慶幸自己選擇了讀博,不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