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
之間□□,無論明日夫子考察什么,她只能努力保持微笑了。 也許是尚不熟悉的緣故,眾少年晚膳沒聚在一起, 姚木蘭一個人用的晚膳。 無論她如何吩咐,甘棠和白露都不愿與她同席用膳, 這一點讓她頗為無奈, 但姚木安也無法強行扭轉她們二人的思維。 第二日,正式開課了, 秦王照舊沒來, 姚木蘭有些遺憾,但更多的還是忐忑。 秦王雖未來,太傅成樾子卻是來了,大約是伴讀們入宮后的第一課, 太傅親自授課, 更為莊重一些。 上課的地方,就設在寬敞的偏殿中, 正殿太過空曠,授課時夫子的聲音會被散開, 弟子們注意力也難集中。 為表示尊敬,眾弟子先一步抵達正殿, 將書簡還有筆墨硯臺備好。 這些東西,甘棠和白露早就替姚木蘭備好了,她特地提前來,挑了一個靠后的位置,生怕太傅注意到她。 眾少年穿著嶄新的衣裳,跪坐在桌案前,一個個顧盼神飛,說不出的年輕倜儻。 蒙云旗微微偏頭,用擔憂的目光看了坐在后排的姑姑一眼,心中緊張感揮之不去。 察覺到蒙云旗的目光,姚木蘭朝他燦然一笑,如百花綻放明媚多姿,讓他飛快的收回了目光。 其他人沒有交頭接耳,只是用眼神無聲的交流著,大家對太傅成樾子,都存著一種天然的敬畏感。 眾少年跪坐時,身姿優美姿態昂揚,姚木蘭只堅持了一會兒,就覺得下半身無一處不酸痛。 她討巧,悄悄調整了跪姿,下半身靠著衣袍遮擋微微斜坐著,上半身則挺的筆直。 眾少年等了近兩刻鐘后,太傅成樾子終于來了,他還帶了兩個眉清目秀的垂髫童子,一個用盤中端著竹簡,另一個則放著筆墨硯臺。 成樾子年約五旬,斑白的頭發用玉冠束起,跪坐在最前方,睿智的眼眸一掃,先前還左顧右盼的少年們,瞬間就老實了。 眾少年長跪之后,齊齊問好,姚木蘭也跟著一并問了好。 太傅成樾子神情依然嚴肅,在正式開講之前,慣例先對眾弟子進行訓誡。 他用詞艱澀,姚木蘭聽的一頭霧水,濫竽充數的坐在那里,木頭人似的瞪大眼睛,心中盼著太傅日后授課千萬莫是這種風格。 若成樾子授課也是這種講話風格,姚木蘭怕是出師未捷身先死,抱著書簡涕淚橫流了。 好在成樾子的訓誡持續了不到一刻鐘,講完話之后,掃了一眼座下眾弟子,神情難辨讓人猜不出滿意還是不滿意:“各自報上名諱,都讀過什么書?” 慘矣!昨日姚木蘭剛以長輩的身份,享受了一下盤問小輩期末考試成績的快感,今天現世報就風風火火的來了。 緊張之下,姚木蘭悄悄調整了坐姿,神情也變得更加莊重嚴肅——至少看起來要像一個品行端正的弟子。 公子成蟜先開口:“回稟太傅,弟子成蟜粗讀過、、和、、?!?/br> 很好,姚木蘭保持微笑,連公子成蟜這個看似不學無術的人,都會這么多,她膝蓋不期然的中了一箭。 太傅微微頷首,不曾表達,將目光投向下一個弟子。 “弟子熊茂松,沒讀多少書,只讀了、和?!?/br> 總算有一個讀書少的了,姚木蘭松了口氣,但一想到對方好歹讀了三本書,她可是一本也沒讀過啊。 “青春年少,勿要荒廢學業,日后每月讀一本書?!?/br> “弟子遵命?!?/br> 面對太傅,熊茂松態度老實了許多,看來尊師重教這個傳統,古來有之。 接下來,公子思和公子琦分別報了名諱,大致提了一下所學書籍,雖比不上成蟜,但比熊茂松強了許多,太傅只是頷首未曾多言。 接著蒙云旗和王城先后報上所讀書籍,兩人倒是偏愛讀兵書一些。 接下來只剩下李載陽和姚木蘭了,如她所聊,外表沉靜柔弱的李載陽,讀過的書簡在眾少年中當居魁首。 連輕易不作表態的太傅,都道了一聲:“善,日后當勤加向學?!?/br> 最后只剩下姚木蘭一人了,當太傅目光投來的一瞬間,她頭皮發麻,微笑都快維持不下去了。 “弟子木蘭——” 姚木蘭特地放慢了語速,飛速思考著,該如何體面說出她是一個文盲的事實。 “開蒙不足一個月,尚未讀過什么書,識得幾個字……” 越往后說,姚木蘭聲音越低,不由自主的紅了臉,頭也垂了下去。 “嗤——” 不知誰發出了輕笑聲,太傅成樾子哼了一聲,那聲音便消了。 不怪有人發笑,平民子弟想要拜師讀書,乃是難事,但像貴族子弟,哪一個不是年幼時便開蒙的。 若說蒙家是武將出身,對讀書不甚重視,但蒙云旗年齡更小一些,還讀了那么多書,他這位叔叔著實有些說不過去。 十七八歲的年紀,竟然未開蒙,傳出去怕是要被人當做笑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既開蒙晚,當更加勤勉向學才是?!?/br> “多謝太傅教誨,弟子謹記心中?!?/br> 姚木蘭之前還怕成樾子認為她朽木不可雕也,如今得到教誨,心中自然感激不盡。 成樾子看似嚴肅,但也沒因為她開蒙晚,對她持有偏見,這簡直是姚木蘭所能想到的最好結果。 在初步掌握了眾弟子的學識層次之后,太傅成樾子正式開始授課了。 開學第一課,太傅講的是,眾弟子除了姚木蘭之外,幾乎都讀過。 但在這個時代,同一本書換一個人注解,就有可能變成一本新書,不同學派百花齊放,對經典書籍的理解各有不同。 呂不韋乃是雜家出身,為秦王請的太傅成樾子亦屬雜家,對各家學說都有所涉獵。 故而,成樾子講時,眾弟子無論聽過還是沒聽過的,都洗耳恭聽未曾有半點不耐之色。 姚木蘭將竹簡展開后,認真聽著太傅成樾子引經據典,講解篇。 本身沒有多少篇幅,但太傅成樾子從夏、商、周諸朝歷史講起,用引人入勝的故事,將枯燥無味的卦象講解的妙趣橫生。 夏、商、周的歷史,姚木蘭幾乎一竅不通,除了一些耳熟能詳的典故,她其余知識大多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