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
的問題前便要先嘲弄地看萬翼一眼,而后成竹在胸的仰起漂亮的小臉蛋,款款而談。 萬翼搓搓下巴,這么熱情的頻頻回眸啊……難道他是看上我了? 不覺下學時間快到了,當祁見鈺又一起揚起腦袋轉向萬翼時,正對著他的只有一顆烏溜溜的后腦勺。 萬翼將腦袋埋進手臂,儼然睡得正香。 他暗恨不已,只把話答了一半便甩出一句,“我認為也該聽聽萬翼的高見,畢竟百花齊放各有光彩?!?/br> 董博士自然也聽得出這話針對萬翼,不過他也對萬翼這一行為怨念無比,揚聲念出萬翼的名字,“萬翼,你也來說說你的見解領悟?!?/br> 萬翼不答,依舊睡得死沉死沉。 小書童瞬間暴汗,壓低聲輕輕推了推他,“公子……公子你快醒來?!?/br> “唔……” “公子……你再不起來董博士就要吃人了?!?/br> 哇,這么厲害? 萬翼慢騰騰的睜開眼,慢騰騰的打了個呵欠,焦距再慢騰騰地對準徹底黑下臉的導師,關心道,“……董博士,身體不舒服?”面色怎的這么難看? 董博士被氣樂了,竟覺得他這樣也不失幾分率真。當然……其中也不排除萬翼這張好皮相發揮的功力。于是董夫子便難得好心地放低問題難度,打算給萬翼留幾分薄面?!叭f翼,你對董狐此人如何看待?原因又為何?!?/br> 董狐乃是春秋時有名的太史。就是這書的作者孔老夫子也對他推崇備至,今日的課程‘趙盾弒其君’,就是董狐起的原筆。 萬翼不由嘆息一聲,這個問題實在太傷自尊……還是他看上去當真那么草包?。 你說學的,這個連孔子都稱贊的人物,評價還有什么挑戰性,只要一面倒的堆砌華美之詞就可以功成身退了。 可萬翼突然別扭了,開口硬是先來一句,“董博士,不知你對又有何看法?” 冷不防被反問,董博士理所當然道,“左氏敘事之工,文采之富,不必依傍經書,可以獨有千古?!?/br> 萬翼道,“既然董博士也這般推崇信任,萬翼便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擁立董狐的‘趙盾弒君’論;中,所載史實是趙盾并未弒君,君王是為他人所殺。那么董師傅,既然這兩本皆是名史,那究竟該判定孰是孰非?” 這問題實在太犀利了些。 董博士摸了摸胡子沉吟一聲,祁見鈺便起身代他答了,“雖然君王并非趙盾所殺,但董狐說的也沒錯:‘子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討賊,非子而誰?’” 萬翼不由同情那個倒霉催的趙盾。 本是個出名的雄才良臣,非要學人搞什么忠言直諫,自古忠臣沒幾個有好下場嘛。果然,他君王被他諫著諫著就惱羞成怒,要干掉他。 于是這趙盾就連夜奔逃,誰料到他侄子是個彪悍人物,在他奔逃的時候,干脆利落的把君王給殺了。 太史董狐便道:你趙盾身為執政大臣,在逃亡未過國境時,原有的君臣之義就沒有斷絕?;氐匠?,就應當組織人馬討伐亂臣,不討伐便是未盡到職責,因此“弒君”之名應由他承當。 后來,孔子聽說了此事,在中評論:‘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瘧艿椒Q贊。這“趙盾弒其君”就被當做典型,寫入。 萬翼并未急著正面反駁祁見鈺的觀點,只是突兀的又問出一句,“你認為太史的職責是什么?” 祁見鈺想也不想道,“自然是公正記載史事?!?/br> “那所言是不是非虛,不能平空捏造事件?” 祁見鈺驀地察覺他在問題中設陷阱,小心道,“自然如此,但君王之死趙盾也脫不開干系……” 萬翼食指在唇邊輕輕一點,“噓?!边@個動作讓半個班的思春期小正太微紅了臉,萬翼卻恍然不覺,只對祁見鈺逼問道“你先不要辯解,只管回答我:君王是誰殺的?” 祁見鈺竟覺得此刻這個國子監出了名的草包,臉上隱約透出一分陌生的神采,氣勢昂然逼人,口中不覺道,“君王乃趙穿所殺……“說完后驀地反應過來,懊惱地追補一句,“但趙穿是趙盾的侄兒……” “我只問你,君王是不是趙穿親手所殺?” 話問到這步,他只得答,“是?!?/br> “那‘弒君’的意思是不是殺死君王?” 一路被那個窩囊廢壓著打??扇f翼的問題卻又問得極為刁鉆,無法從旁反駁,祁見鈺只能恨恨從牙縫再擠出一個“是”字。 萬翼露出滿意的笑容,“既然這樣,明明是趙穿殺死君王,卻硬是要記為趙盾弒君。這明顯不符合史實。行動與問責怎可能完全等同?” 祁見鈺一時語塞,但萬翼卻是開了話匣子,更加大膽的說,“孔圣人在對董狐的評價是‘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但在我看來,董狐是完全“隱”了。董狐并未在史書中如實記述事實,反而是以主觀判斷‘趙盾弒其君’這短短五個字結論,未嘗不是一種歪曲。而孔……” 說到這萬翼驀然打住了,如今天下獨尊儒術,像他這般光明正大地提出對圣人的質疑,未免驚世駭俗。 想是憋屈太久,方才竟有些忘形。 董博士被萬翼方才突然發難給震住,靜下心細細思量,雖有些地方只摳字面意思,未免有強詞奪理的嫌疑,卻也有幾分意思。 這萬翼……或許也能是個可造之材? “殿下,那萬翼滿嘴歪理,不用在意……” “沒錯沒錯,這窩囊廢只是湊巧罷了……” 祁見鈺黑著臉,口中不發一語,手中的玉扇卻是差點被啪嚓一聲捏為兩段。今日在眾目睽睽之下,被萬翼死纏爛打的問題逼至啞口實在是巨大的羞辱,祁見鈺此刻對萬翼是深恨到極點…… 而我們的萬翼此刻卻揮汗如雨,哀怨而認命的抄寫十遍文書。 第四章 春雨淅瀝瀝下了近月,待天晴夏至,對入修堂的太學生們而言,入學以來最重要的一場考試就要到了。 國子監入學不分年齡,共分三個年級,一年級與二年級學期是一年半,學生們入學三年后,經過考試淘汰,合格的學子才能升入三年級,不合格的則必須留在原堂學習。 萬翼所在的入修堂就是二年級,三年級是率性堂。 是以考期將近,每日能看到越來越多下學后仍留在課堂的太學生們,額上綁著率性堂三個大字,通宵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