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4
游》如何?”陳釀提議,“今夜月色極好,這支曲子倒也應景?!?/br> 七娘卻搖搖頭: “太清冷了些?!?/br> 陳釀方道: “若說熱心熱腸,倒是情真意切?!?/br> 七娘一怔,依舊搖頭: “此是無妻之曲。釀哥哥正當盛年,何故彈這個?不好!” 她才說罷,心頭卻暗自下沉。一時想起許道萍,無端添了許多傷感。 許jiejie已逝,故而,釀哥哥才要彈這無妻之曲么? 陳釀也覺出氣氛不對。他本無心之言,不想,卻引得她多思多心的。 二人皆不言語,默了許久。 此時無風,月影花影俱是沉默。 過了一陣子,陳釀又道: “不如,彈一曲,歐陽修先生游山玩水,借景言情,倒也閑適?!?/br> 七娘一時沉吟,嘆了口氣,道: “釀哥哥,還是彈吧!” 陳釀微怔。 方才說了許多,卻不及她一語道來的應景。 此曲為東漢末年的才女蔡琰所做。當年她被俘匈奴十二載,終得歸漢。 十二年間,她筆耕不輟,整理文書典籍。歸漢之后,又作傳世,文章華彩動情,男兒所不能及。 故而,后世又稱其為“文姬”。 七娘提及此曲,一來,她如今正理典籍文章,當以蔡文姬為楷模。 二來,蔡文姬既有歸漢之日,自己的家人未必沒有歸漢之期。如此想著,聊作一番寄托。 陳釀自然知她何意。 他方道: “共十八章,今夜,我便一一與你奏來?!?/br> 說罷,陳釀遂cao弄絲弦。指法或挑或抹,嫻熟又充滿韻律。 七娘緩緩閉上眼,聽得很是入神。 一弦一音,無不流入她的心底,在深處蕩起漣漪。 許是關于家人,許是關于世道。也許,還關于cao琴之人。 多年以后,七娘也極愛彈。 不知,是否因著那夜月光清潤如水,灑在花間葉間,一切都變得溫柔起來,一切都變得充滿希望。 直教人忘了,他們此時正處在怎樣的亂世! 日子便這般一日日過去。 根據劉十二的口供,江寧府也不停地追尋著商人的蹤跡。 只是,那商人便像是在宋境蒸發一般,半點消息也不聞。 如此,只有一個可能,他早已離宋,如今已在金營! 經了此事,趙明誠對江寧各渡口更加嚴防死守,稍有蹊蹺,便立刻調查。 一來二去,卻也抓得幾個擾亂船價的商人。 不過,那都是唯利是圖之輩,想著發幾日國難財便罷,倒與金人無關。 如此一來,此事又陷入僵局。 政事雖不順,趙明誠這幾日卻春風滿面。 倒不為別的,只因他夫人李清照就要抵達江寧。連帶著他幾大車的金石寶貝,可不是盼煞人也! 李清照的船靠岸那日,陳釀與七娘亦跟去接了。 只見她約莫四十余歲的年紀,一身風塵仆仆,氣韻颯然。 她身后自有仆從簇擁,行動間,倒不像尋常閨閣婦人。 聽說,李清照此行并無旁人相陪。十來箱的金石典籍,竟一件不差地運至江寧,不得不說是女中豪杰! 趙明誠久不見她,心下頗是思念。他也不避人,只牽了李清照下車。 一路之上,二人執手而行,有說有笑,絲毫不在乎路人的側目。 方至趙府,七娘才正式與李清照行過禮。 她揭下帷帽,李清照亦細細看來,霎時怔了怔。 ☆、第七十三章 齊天樂1 眼下的七娘,早已恢復了小娘子的打扮。 她在趙府養了大半個月,氣色自然比從前好上許多。一時間,只見得位容貌姣好,知禮知儀的小娘子。 李清照也不及坐下,只拉著七娘的手,又抱了抱。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倒是嚇了七娘一跳。 她早前便聽浣花說,李嬸嬸是位性情中人。眼下瞧來,也算見識著了! 李清照撫了撫她的額發,只道: “好侄女,你趙伯伯信中說你來了,我便高興得不得了,恨不得立刻飛回來!” 她又上下打量七娘一番: “眼下見著,倒比我想的更好!” 七娘端然行了一禮,因是初次見面,她倒不敢拿出往日的性子。 李清照見她拘束,只拉了她在身邊坐。 “你們一路自汴京而來,確是太苦了!”她道,“我此番離開青州,亦遇著許多兇險。你的難,嬸嬸是最明白的?!?/br> 還不待七娘應答,趙明誠忙湊上前問: “遇著什么了?可傷著了?” 他將李清照自上到下,細細審視一回,神情很是緊張。 李清照被他看得有些窘迫,倒不好意思地紅了臉。 她嗔道: “作甚么一驚一乍的?孩子們還在呢!” 不獨七娘,陳釀也有些憋笑。 李清照看了看他們,又向趙明誠道: “若真有事,你眼下見著的是鬼?” 趙明誠自是關心則亂,此時方也回過神。 他笑了笑,道: “那不知是‘鬼雄’,還是‘鬼雌’了?” 李清照曾作“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一句,故而趙明誠以此打趣。 她自然懂得,亦喜亦嗔地瞥了他一眼。 那一眼,風情萬種,雖年近半百,卻見出活脫脫的少女姿態! 七娘有些好奇地看向李清照。 她與母親的年紀相仿,性子卻大不相同。 朱夫人謹守閨儀,與謝詵自是相敬如賓,日子過得中規中矩。 可李清照不同,她是把生活過成詩詞之人! 李清照覺著七娘正看她,轉頭道: “你的文章我可看過!你先生的文章,我亦看過?!?/br> 說罷,她又指向陳釀。 她道: “果然是一脈相承?!?/br> 七娘如今正整理文稿,前幾日還錄了幾篇李清照的詞。 她一時來了興致,只向李清照問道: “李嬸嬸竟看過我的拙作,當真受寵若驚!不知,可否再請你評述幾句?” 李清照方道: “你那篇最好!當日,你父親將文稿傳至青州。我與你趙伯伯挑燈夜讀,皆笑得合不攏嘴?!?/br> 笑? 是嘲笑吧! 李清照接著道: “其中言語輕快,論點明細,引經據典亦別具一格。最難的的是,所言之處,像極了孫夫子!” 話音未落,卻聽李清照捧腹大笑起來。 她又抬手喚道: “明誠,你說是不是?” 趙明誠從前是孫夫子的學生,一想起孫夫子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