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7
他是瞞不過鐵血軍、瞞不過錦頤的。但要是換了平常,換了錦頤是個手無大權的光桿司令,他又何必要管瞞不瞞得過鐵血軍? 無非便是鐵血軍悍名在外,他要把錦頤留下來自證絕無似劉忠然一般的投日之心,來隱晦地向錦頤討個好罷了。 錦頤聞言,雖然沒有多說什么,卻也沒像一開始在武漢見到秦非正那樣態度強硬惡劣了,點了點頭,便隨著他的意留了下來—— 她確實是想知道劉忠然的人來找秦非正做什么。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沒更,所以今天更的字數多了些,差不多4000 另外,可能明天哥哥還出不來,只能后天了~讓劉上線今天一章、明天一章就下線~ 至于女主抗戰結束以后的各項事情,作者君只能說到時候小天使們就知道了喲~ 謝謝酷扔了1個地雷 愛你們,么么噠(づ ̄ 3 ̄)づ ☆、第一百二十章 “吱呀” 推門而進的是跟了劉忠然許久的高武和陶佑。 看著推門而入的兩人,錦頤倒還沒有什么, 只是到了秦非正這, 心里難免有些唏噓—— 高武是自幼便赴日留學的, 陶佑更曾是北大法學院政治系的教授, 后來才棄學從政的。這倆人,抗戰以前,都是心懷著對華夏前途的擔憂才選擇投身到國民政府的。 盧溝橋一役爆發以后,在對日問題上,他秦非正選擇了順應民意,至少是明面上要武裝抗日,而與他立場完全不同的劉忠然, 卻從一開始便選擇了“對日主和”。于是, 民黨內部人員自是對他們二人的派別進行了分別站隊。最終, 只不過是這二人選擇了劉忠然罷了。 甚至,在他將他們同及劉忠然的名字一同假如民黨暗殺名單的時候,他們在逃亡的路途中,仍然冒著暴露自己的風險, 通電全國, 為劉忠然向國人辯駁道,“自抗戰以來,劉先生仍本于一貫之精神與努力,求國家命脈之保存,求民族生機之持續,不斷以維護國力為念慮……故在國之無可再戰之今日, 主和無罪?!?/br> 然而,就在今天,這兩個寧愿與劉忠然一起逃往的人,這兩個被他記在了民黨暗殺名單上的人,卻選擇主動出現在他的面前,風塵仆仆、抑郁沉沉。 正于秦非正斟酌著開口間,高武和陶佑對望了一眼,有些頹然地低了低頭,最后卻是由陶佑率先開了口—— “總司令,劉……”話至一半,陶佑兀地停了下來。 時至如今,陶佑已經不知道該以何種方式再去稱呼劉忠然了。他同高武一起來找秦非正,并恭恭敬敬地喊他一句“總司令”,事實上便已經是示弱了。代表著的,即是他們在從民黨、從國民政府叛出以后,今天,他們同樣從劉忠然的隊伍里叛出了。于是,他再同以往一般喊劉忠然“劉司令”,便顯得不再合適了。 最終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稱呼,陶佑吸了一口氣,只好用了最普通、最陌生的一個喊法,“劉忠然此刻正在香港,日前已同日本的特派人員簽訂了一份條約?!?/br> 原來這是向秦非正高密,預備重新棄暗投明的。 錦頤心里做下了這樣的定義,卻并有出聲打斷陶佑。她只同秦非正一樣,不自覺地緊了緊交握在一處的雙手,擺出了一副聆聽的模樣。 陶佑沒有分神錦頤和秦非正的身上,他的思緒有些飄遠,一邊回想著一周以前發生的種種,一邊對著錦頤和秦非正娓娓道來—— 那一天,山野把那一份文件留下以后,便徑自走了。 在那一次赴約里,除了劉忠然自己,他還帶了他的三個親近屬下。那三個屬下里,他和高武便是其中之二。 在山野走后,劉忠然就直接拿起了那份文件看了起來。雖然即便是平常的劉忠然,從來也是板著一張臉、鮮少有閑話的,但應當不是他們三人的錯覺,在劉忠然看完了那份文件之后,他的情緒顯然要比先前沉重得許多。 于是,懷著那樣好奇和擔憂的心里,他們三個也從劉忠然的手里拿過那份文件閱覽起來。誰也沒想到的是,原本懷著好奇和擔憂的他們,在看完那份文件以后,同樣心情沉重了起來。 “想來,總司令和謝司令應當也猜得到,那就是我先前說的條約了?!?/br> 稍稍扯回了思緒,陶佑便對著錦頤和秦非正有些頹喪地嘆了這樣一句。 而在他之后,像是受了很大打擊回不過神來,一直都沉默不言的高武,這時才接著陶佑的話補充了一句,“那是一份賣國條約?!?/br> 錦頤有些訝異地挑了挑眉,先是把目光放在了高武的身上,然后又把目光放在了陶佑的身上。 既然想要“主和”,要同鬼子達成協議,要像前清那樣簽訂各種賣國條約去割讓土地、交出主權,應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她以為這兩人在決定跟著劉忠然,去向一頭惡狠狠、豪無人性的野獸“求和”的時候,就應該要有這種覺悟的。 “是的,一份賣國條約?!碧沼涌嘈α艘幌?。 事實上,在看清那一份條約之前,他和高武兩個人是真的相信“主和”才是能給華夏帶來未來的唯一辦法,也是真的相信劉忠然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為了把華夏民族在戰爭中所遭受到的傷害降到最小。所以,他們才會那樣維護劉忠然。 直到看清了山野留下的那一份條約,他們這才明白,他們這是被騙了! 那份條約提出的要求十分苛刻,霸占華夏的程度,更是大大超過了以往。他們要把控的地域,從華夏的極南到極北,從黑龍江要到了海南島。而其中,所包括的事務,下至礦業、上至天象,無論是主權、領土,還是交通、武器、銀行等等的一切,他們都要毫無遺漏地持有和把控。 那是一份日本以“日、滿、支共同建設東亞新秩序”為煙幕,置華夏于日本的奴役之下,等到華夏對日本再無不滿、抵抗之心,日本再將華夏徹底吞食的賣國條約。 或者,那甚至都不是“賣國條約”了。那應當被稱為“送國條約”。若真是按著那份條約來做了,到最后,“和平”確實是“和平”了,但彼時和平著的那片土地,卻也不能在被稱之為“華夏”了。 “這份條約咱們不能簽!” 那時候,他剛一看完那份條約,立馬便驚出了一身冷汗,把條約扔到了高武的手里,沒等高武看完,便連忙對著劉忠然急聲道。 他的話剛一說完,高武三兩眼地把那份合約看了個大概以后,便也緊跟著皺眉勸道:“司令,這份條約要是簽了,華夏可就真的完了!我看,我們都退出了內陸了,干脆也別管和談不和談的了,干脆就在香港這隱居吧!” 說完,嘖了嘖嘴,有些焦慮,怕劉忠然真要簽了這份條約,高武還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