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2
meimei也不該這么口沒遮攔的?!?/br> 珊娘這話說得要大義有大義,要親情有親情,直叫族里的長輩們一陣點頭,倒拿不滿的眼看著袁詠梅,更有個依老賣老的教訓著袁詠梅道:“看你小時候倒是個通情達理的孩子,怎么如今越長大倒越不知道個城府進退了?你嫂子說得對,外頭那些渾話,不說當作沒聽到的,竟還拿來怪你嫂子,實在是你太失禮了?!闭f著,立逼著袁詠梅向珊娘道歉。 珊娘則裝著個大度,對那位奶奶輩的老太太笑道:“這倒不必,四meimei這也是孝心使然。當初知道我父親被府里家丁冒犯時,我也氣過一場的,后來想想,不過是誤會而已,也就沒放在心上了?!?/br> ——她這個大度裝得好!倒反襯出袁府的無禮來。要知道,直到這會兒,老太太和四夫人都對五老爺之事沒有表示過一句歉意呢。 坐在上首的老太太,那豐潤的臉頰默默抖了抖。袁詠梅站起來時,她就猜到她大概要說什么了。老太太原打著主意,是想借由袁詠梅的話替四老爺當眾洗白的,且她以為珊娘會咬住四老爺不放,卻再沒想到,珊娘竟替四老爺說著話,偏她那些話細究起來,又實在說不清四老爺在這件事里到底是不是清白的,倒叫人覺得袁府無禮,珊娘是個深明大義的…… 老太太只好瞪起眼,也跟著喝令袁詠梅向珊娘道歉,然后親自就五老爺“被家丁推搡”一事,向珊娘鄭重道了歉。珊娘自是一陣惺惺作態,二人又當眾表演了一番長慈幼孝的戲碼。 不管老太太怎么樣,珊娘倒是跟著裝佯扮像扮出了樂趣。 至于袁詠梅,深覺丟了臉面的她哪里還坐得住,不一會兒就借著更衣離席再不回來了。 酒過三巡后,許是前面開始跟袁長卿“討論”起他搬回來的事了,因四老爺不在,四夫人不好出面,前面便來人請了老太君出去。 老夫人這里才剛一走,那邊就又有個好事的湊到珊娘身邊,低聲問著她,“怎么好好的,你們小倆口竟從府里搬出去了?” 珊娘“委屈”地扁扁嘴,也壓著聲音道:“我也不知個究竟呢!偏大郎還不許我問?!?/br> 這話頓時引得周圍人全都豎起了耳朵。 珊娘又道,“那天我抄完經,在老太太臨時借我歇腳的東閣里歇著時,一不小心感了風寒,正頭昏腦脹著,大郎就找了過來。因大郎見東閣里竟沒個侍候的人,就發了火,遣我的丫鬟去叫人??晌覀冊跂|閣里等了半天也沒見有人來,偏我又發起燒來,大郎不放心,就先把我送了回去。后來我們才知道,說是二郎被人打了。老太太很是生氣,派人把大郎叫了過去,問了大郎什么我也不知道,那時候我病得昏昏沉沉的,只知道大郎黑著一張臉回來后,就命人收拾行李,帶著我搬了出去?!?/br> 雖說這個故事眾人早在外面聽過傳聞了,如今由當事人再敘述一回,頓時滿足了眾人的獵奇之心——至于真相,誰管! 珊娘這里盡情地表演著,直說得喉嚨都快啞了,才停下來喝了口酒潤潤嗓子??傻人凉櫷晟ぷ?,一抬頭,忽然就看到不遠處幾個婦人正看著她小聲說著什么。然后,其中一個婦人又走到別的桌旁,顯然是在傳著什么話的樣子。珊娘一時也沒在意,只回頭繼續應酬著那些過來跟她套近乎的人。直到她發現,再過來的人,臉上明顯少了那種討好之意,倒多了一股八卦之情,她這才悄悄納悶起來。 她心里正疑惑著,九嬸帶著她的小孫女雨兒兩個過來了。九嬸擔憂地問著珊娘:“你和長卿都沒事吧?” 珊娘被她問得一陣茫然。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前面傳來消息,說袁長卿直言不諱地把他新得的差事告訴了袁家人,且還毫不隱瞞地把昨兒瓊林宴上皇帝刁難他的事也給交待了。袁家怎么說也算得是京城的世家,那政治嗅覺極是敏銳,只從蛛絲馬跡中眾人便都看出來了,雖然袁長卿被昌元帝點了探花,可顯然他并不得圣心,且甚至還被皇帝嫌棄著……于是,原本那股套熱乎的勁兒,立時就變成了對八卦故事里的八卦主角的好奇。 坐上回家的馬車,珊娘不用問也知道,他們大概是不用搬回去了。且不說老太太終于放了心,知道袁長卿是個沒什么前途的,便是想要借著袁長卿取利的袁家族人們,也都覺得袁長卿大概也就這樣了,自然全都放了手。 第148章 巧婦伴拙夫 袁家之后,便是五老爺請客。 事實上,原該是袁長卿請客答謝從親友的,五老爺卻說他們家的庭院窄小,騰挪不開,叫袁長卿只管請人,他管辦宴,只當是他們倆口子借五老爺的園子置酒的。 方家聽說后很是不滿——五老爺家怎么說才五進宅院,哪里比得上方家寬敞,光那練武場就能跑馬耍槍的——于是方老夫人就親自殺去找五老爺理論了。 話說那方老夫人為人嚴肅,五老爺卻為人跳脫。跳脫的五老爺見到他親娘都不怵的,偏看到方老太太有點腿軟。就在他將要投降之際,人前一向不言不語的五太太說話了。 五太太柔聲道:“老夫人怕是還不知道,雖說我們家只五進宅院,那宅子卻叫老爺和他的朋友們收拾得極為雅致,如今在京里也算是得了點名聲。前些日子,藤青社和擷英社的老先生們都跟老爺說,要借我家園子起社呢。長生他以后走的是文路,多跟這些老先生們接觸于他的將來也有好處。便只是這一點,我們家里也要比貴府更合適一些?!?/br> 太太這番不卑不亢的言語,直驚得五老爺看著太太半天合不上嘴。在五老爺看來,太太就是個害羞靦腆不肯露頭的,再想不到太太竟敢跟方老夫人頂上,且還說得方老夫人半天沒言語。 方老夫人確實沒法子言語。五太太說得對,他們家是武將,跟文官來往向來不多,袁長卿卻是注定要走文官之路的。加上藤青社里幾乎聚集了京城所有的文壇大儒(林二先生便是其中一員),青年學子們無不以加入此社為榮;那擷英社更是由先帝時期的幾位名臣所創,社員中光是入過內閣的,就有七八位之多。袁長卿若能借由五老爺的園子和這些人結下良緣,對他自有好處。 至于五老爺家的園子。 五老爺原就愛個園林造景,在梅山鎮時就沒少折騰自家那巴掌大的小花園,如今來了京城,自然不會放過折騰自己的新家——他原還想折騰珊娘家的,叫珊娘給婉拒了。 雖然五老爺家里只五進宅院,可老爺是南方人,南方造園最是講究個小處見大。于是,那曲徑通幽、移步換景的小巧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