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71
書迷正在閱讀:草草了事、原配逆襲指南(快穿)、她只是制服控、侯門風月、你負責談情 我負責數錢、我最親愛的、驕傲的卑微的我、鬧喜、從前有座Z山、設計到家
她和譚大先生若是斗個旗鼓相當,這等程度的挑撥誰都不會往心里去,這計策毒辣就毒辣在譚大先生是真的輸了??上攵?,這流言傳到他耳朵里可有多刺耳。簡直每一句都在戳他心窩。 怎么辦?寫信去解釋? 他會不會又像上次那樣丟在一旁? 據杜元樸言道,譚大先生從平雄嶺下來之后沒有多停留,即刻回京,回去之后就沒再露面。 不但是他。國師府大門緊閉,進出的人都是行色匆匆,文笙請他重點關注的梁承更是失了蹤。半點消息也沒打聽到,無法判斷白云塢那事譚家查到了什么程度。當家的譚老國師下步有什么打算。 文笙越想越覺頭大,心念一動,生出親自走一趟奉京的想法。 奉京有自己人在,杜元樸親自坐鎮,指揮斥候暗探行事。 還未等她把這個想法和李承運說明,并與杜元樸先通個氣兒,八月的奉京接連出了幾件大事。 建昭帝的親弟弟銘王楊安薨了。 銘王雖然因為身體過于肥胖,一直不怎么康健,但他歲數和建昭帝差了不少,還在壯年,怎么也不到壽終正寢的時候。 而且李承運和這小舅舅關系一直不錯,在京里時便得了他不少照顧,如今戰事再起,京里楊昊御大權在握,這節骨眼上銘王突然離世,怎么都透著一絲不尋常的意味。 銘王死訊剛傳出來,便有消息稱銘王世子靈前持劍怒叱攝政王楊昊御弒父殺叔,其子皇位得來不正,楊昊御命令隨行羽林軍將其拿下,銘王世子怒罵不休,直到被堵了嘴拖出去。 銘王身體不好,只生有兩子一女,小郡主楊蓉和譚令蕙曾經交情不錯,同文笙也見過好幾回。 楊昊御收拾了銘王世子,轉頭再找楊安的次子和楊蓉,卻發現這兩人早已經不知去向,羽林軍幾經搜捕也未找到,懷疑被人秘密救走。 出手救人的正是杜元樸。 他一直在等這樣的機會,銘王之子那是楊昊御的堂弟,同樣姓楊,都是皇家骨血,比李承運更近了一層。 他若能站到離水這邊,對李承運于大義上壓倒楊昊御、分化朝臣權貴大有裨益。 雖然奉京城風聲日緊搜捕甚嚴,杜元樸還是找著機會把楊安的次子偷運出來。 小郡主楊蓉因是女子,喬裝改扮出城容易被識破,只好先緩一緩。 那位小王爺星夜兼程,一進開州境,還未等見著李承運便宣稱從此以后同楊昊御大仇不共戴天,誓要助表哥李承運鏟除國賊,以正乾坤。 銘王之死雖然鬧出偌大動靜,但無論傷心也好,憤怒也罷,那都是李承運的事,同文笙關系不大,接下來又出了一件事,令她不得不格外關注。 似乎是一夕之間,譚家將派到關中的大批人手包括譚三先生、譚四先生全部召回。 這到與流言所說,譚大先生斗樂輸了,被迫答應文笙那幾個條件隱隱吻合。 鄴州邊境正烽煙四起,消息傳遞不暢,文笙想聽聽杜元樸那邊傳來的情報怎么說。 八月下旬,杜元樸由奉京傳來一個口信:譚家出事! 譚家會出什么大事,在譚夢州看來,竟比五兒子和好幾個孫子的生死更加要緊,需得把人都叫回去? 但這卻只能靠文笙自己猜度了。 杜元樸在京里的布置大范圍泄露,手下斥候探子折損大半,他自己遇襲,身受重傷,據送信人講十有八九落入了朝廷手中。 自此奉京與開州這邊的聯系完全被切斷。 文笙聽說杜元樸出事心就猛地一沉,當即和童永年說了一聲,離開戰場,返回開州,先去見紀南棠。 對紀南棠而言,杜元樸既是心腹,也是摯友,明明胸有奇謀,可以另謀高就,卻因為他在京里一呆就是多少年,為他打理俗務,疏通關系。 可以說沒有杜元樸和這幫老兄弟,就沒有他紀南棠的今日。 更不用說自從他們決定輔佐李承運打江山,杜元樸甘冒奇險留在京里,日日在刀鋒上行走。 偏偏這時候他對于營救杜元樸半點辦法也沒有。 甚至他需得當作沒這回事,繼續留在開州,指揮大軍同朝廷的人馬廝殺。 得到消息不過一天,紀南棠嘴上就起了一層燎泡。 他在營中一聽說文笙到了,立刻說了聲“快請”,親自迎出來。 文笙風塵仆仆下馬,快步跟著紀南棠進了帳篷,急道:“將軍,奉京咱們還有多少人手?” 紀南棠搖了搖頭。 “有是有,你若需要,一會兒我叫景杰把名冊整理給你,只是出了這樣的變故,很難說這些人是否還可靠?!?/br> 文笙聞言心中一沉,她原以為紀家軍在奉京經營多時,總有留待緊急時才動用的棋子。 紀南棠道:“你忘了白云塢的那種毒藥?” 他還有一層未說出口的憂慮,像付蘭誠和譚家的侍衛,他并沒有多少了解,可他與朱子良二人同朝為將,各自掌兵一方,對朱子良的脾氣秉性不說了如指掌,也所知甚詳,若說連朱子良都能被控制,只能說那毒藥對人性的破壞是毀滅性的,對這種匪夷所思的東西,怎么往壞處想都不為過。 若是連杜元樸都被敵人控制,那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文笙心中有數,點了點頭,說道:“將軍,你也不要太過擔憂,我這就去奉京,只要杜先生還活著,我必盡全力將他帶回來?!?/br> 紀南棠怔了一怔,帶兵這么多年,他很少有這么猶豫不定的時候,一方面,眼下去奉京風險太大,文笙又是這么招眼,另一方面,兩眼一抹黑也不是事,局面總要想辦法打開。 他沉吟良久,終道:“千萬小心,我們和國公爺商量一下,看他有沒有能幫得上忙的親故?!?/br> 第四百八十一章 人莫若故(二合一) 八月奉京,風聲鶴唳。 自從銘王府的小王爺、小郡主逃出王府,京城四門便已經布下了重兵,嚴加盤查出入人等。 那時候著急出城的人們悄悄花點銀子打點,守城官兵盤查起來還敢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可自銘王次子離京鬧出了那么大的動靜,楊昊御勃然大怒,負責的軍官殺的殺關的關,接替他們的官員不敢再大意。 加上最近紀家軍的杜元樸及手下人事發,引起好一陣sao亂,四門都換上了眼明心細的精干兵卒,不光出城查得緊,進城的行人車馬也有許多雙眼睛盯著,生怕混進jian細刺客之類,在京里鬧事。 臨近中午,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