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3
邊親上一口,懶洋洋說:“我感覺正舒服,爺再看會兒書去?!?/br> 候在遠處的丫鬟都羨慕得很,羨慕福晉能得一心人,她們做奴才的什么沒見過?什么沒聽說過?越是富貴人家越荒唐,像爺這樣踏踏實實守著福晉過日子的,皇城根下你難找出第二個,當真太少了。 外頭總有人說瑞郡王骨頭都讓美色泡軟了,虧他不是儲君,否則他遲早要走上昏君那條路……九福晉比楊妃也沒差的。 叫府上奴才說,那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福晉就是頂頂體恤人的性子。 至于爺,看似寵妻寵到沒原則,其實他心里有桿秤,府上很多事都是爺在做主,福晉要任性也不行。他倆挺會互相遷就,大婚之后不是全然沒有摩擦,每回有誰不高興了也撐不過半天,沒多會兒就過去了。 要說九爺有哪里不好,大概就是沒啥大志向,別人想奪嫡,想封王,想建功立業,想手握重權……他對這些都沒感覺,平素怎么痛快怎么來。 別家皇子倒是總在背后腹誹,說老九白白占這么多資源,占著茅坑不拉屎,還不如趁早讓出來。 自個兒府上這些人都覺得挺好,主子安分不搞事還不好嗎? 他要是太上進太有追求那不是把闔府上下的腦袋全拴褲腰帶上? …… 這么好的天氣,鐵獅子胡同里頭,瑞郡王府兩位主子偷得浮生半日閑。 可也不是人人都能靜下心來享受燦爛春光,譬如雍郡王府上,董鄂格格簡直要瘋了。 難道是老天爺誠心不讓她好? 說好的上輩子太苦,這輩子給她機會補救,怎么重活一世比之前還要不如? 要說她上輩子,頂多也就是同胤禟之間沒啥真情,嫡福晉的體面總歸沒少,再有就是因為胤禟站錯隊,連帶著闔府上下都倒了霉,在栽跟頭之前,有好些年她還是挺風光的。 可眼下呢? 拼老命進了潛龍邸,結果就從這里開始,軌跡變了。未來的雍正皇帝完全看不出有爭的苗頭,他安居戶部,沒展露出任何野心……太子明明應該同康熙生出罅隙,他們父子感情卻頂頂的好,沒聽說有任何矛盾。 她要是沒記錯,康熙四十六年各方最多不過小打小鬧,老大老八出局都在那之后,結果眼下才四十一年,這倆已經沒戲了。 太子一家獨大,別的皇子全都難成氣候。 這是見了什么鬼? 這樣下去雍正還能登基? 最讓董鄂氏想不明白的還是同胤禟相關的事,上輩子到新皇登基,翊坤宮那位都在妃位上,她現在卻已經是皇貴妃了;上輩子胤禟根本沒封過郡王,他現在已經是了!…… 憑什么呢? 上輩子她跟著胤禟吃夠了苦頭,換做富察氏就天天享福。 都說九福晉嫁過來是進了福窩窩里,她聽了只想呵呵。 說得好像誰沒做過九福晉似的! 所以到底是見了什么鬼? 她當真重生在正史里了嗎? 難道這是誰他娘瞎寫的野史? 或者是她誤解了天老爺的意思?讓她重生不是踹了胤禟投奔胤禛,是讓她死心塌地跟著胤禟?對她的補償是改變胤禟倒霉悲催的命運? 要是這樣,董鄂氏真要哭瞎了。 她將美好人生拱手讓給了富察氏,都是她沉不住氣作的啊,現在想想,為啥一定要投奔新皇呢?老實做九福晉讓胤禟遠離老八這個禍害不就得了嗎? 只要一想這些事,董鄂氏胸口就疼,悶著疼,鈍鈍的疼。 三年之前,她重生回來的時候總嫌上輩子沒cao持好,她擬定了各種計劃,這輩子非得做那人上人。 這才多長時間?她已經比上輩子還不如了。 在雍郡王府頂著個格格的頭銜,無寵無嗣,最絕望的是她還沒看出郡王爺有奪嫡的想法宮里烏嬪就毀容破相了。就烏嬪這樣的能做太后?有這么個額娘,胤禛還有什么指望? 胤禛沒了指望,她呢?又該何去何從? 第157章 唏噓 甭管董鄂格格多不甘心, 日子照樣得過, 再者說, 她不過是個沒上玉牒的侍妾,誰會在乎她的心情? 這兩年前朝總不安穩,又因為天災頻發, 胤禛在戶部做事的時間長, 每每回府都累得提不起勁, 哪還有心思均分雨露? 從前是因為有德妃指手畫腳,縱使他沒多大興趣到時間總得往后院去, 自打德妃毀容破相降做烏嬪,她就極少踏出永和宮,烏喇那拉氏過去請安也總是不見, 多數時間連樣子也懶得裝, 極少數時候會使嬤嬤遞個話,讓做福晉的把后院管好, 讓侍妾多生給胤禛開枝散葉云云。 四福晉當面全應了,回府之后該怎么著怎么著,她料定烏嬪一顆心全撲在臉上, 還在做夢想恢復容貌, 壓根沒工夫去管不得寵的兒子的事。 胤禛樂得如此, 自打額娘不過問,他踏足后院的時間就大大減少,每個月也就五六回,其中初一十五還在福晉的正院, 剩下那幾天后院女人能搶破頭。 天數當真少,你還沒地兒說閑話,誰讓爺們忙得都是正事呢。 戶部掌管天下戶籍財經,乃是瑣事最多的部門,又因為油水多,戶部衙門尤其容易生蛀蟲,胤禛生性多疑,他不大能相信人,凡事都得從自己手里過一遍,大事小事都要指導一二,也難怪累成那樣。忙完手中的公務回府,他首先還不是去女眷那邊,先要去看看弘暉等人,考校他們功課,指點他們習字讀書。兒子那邊去過之后,他還要進書房忙活一通,或者臨兩篇字,或者抄一頁書,再或者同門下清客聊聊詩詞文章,還有空閑他還能讀兩章佛經……把這些全過一遍,終于想起來府上還有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侍妾。 等想起來,天色也不早了,精神頭好點倒是能整點花樣,感覺累了就是蓋棉被純聊天,左右他做主子的還能上趕著去遷就伺候人的奴才? 他府上兒子的確不多,可質量高啊。 尤其弘暉,打小就聰明肯讀書,做學問不用催,胤禛對這個嫡長子滿意極了,因為弘暉足夠優秀,讓他對兒子沒更多期待,能添幾個看緣分吧。 對他這個態度,烏喇那拉氏無所謂,她和胤禛的關系不像老九府上,他們夫妻之間敬重更多一些。自大婚以來胤禛沒落過她臉面,她自問盡到了嫡福晉的責任,盡心盡力cao持府上大小事。 早幾年的確有些醋勁兒,也就是攔著不想進新人,她捫心自問沒做過喪良心的事,這兩年更是徹底看開了,只要后院這些個別把手往她兒子身上伸,她們要爭寵或者怎么都成。 雍郡王以及郡王福晉看得開,李氏、宋氏、武氏、耿氏等人就鬧心多了,更別說豁出去臉不要跟了四爺的董鄂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