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0
霍明錦俯身,和她頭碰頭。 “舍不得生你的氣?!?/br> 她沒說話,手指輕撫他的臉頰。 霍明錦抬手掐掐她的臉,眼眸中笑意浮動,緩緩道:“云英,我總會比你先走一步的……所以得珍惜每一天和你在一起的日子,過一天少一天,我怎么舍得浪費時間生你的氣?” 說完話,嘴角一勾,抱起她,讓她感受自己的緊繃炙熱。 “疼你都來不及?!?/br> 傅云英雙眼微微泛紅,久久無言,慢慢把他推倒在羅漢床上。 霍明錦就勢躺倒,含笑看著她。 她俯下身,摸他的臉。 霍明錦靜靜地望著她。 房里很安靜,依偎在一處,能聽到彼此的心跳聲。 四目相對,對望了很久。 情、潮無聲涌動。 他突然翻身,將她壓在身下,火熱的吻雨點似的,密密麻麻落在她頸邊。 她雙手被他扣著,細細喘息,徹底敞開自己。 一室旖旎。 …… 崔宅。 庭院里依舊是那幾株柿子樹。 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春暖花開,柳絲輕拂,柿子樹還沒長出新葉,枝干光禿禿的。 崔南軒站在樹下,仰望柿子樹,青綠色的樹皮上有一道道圓疤,得等到夏季,柿子樹才能枝葉蓊郁。 年年都結柿子,成熟的時候一枚枚紅透爛熟,掛在枝頭,像點了一盞盞小巧的紅燈籠。 她不在,不會再有人提著竹簍子,眼巴巴守在樹下,等著他架起梯子上樹摘柿子。 也不會再有人因為他夜里咳嗽幾聲就守在小火爐前煮冰糖燉梨,知道他不喜歡酸,加很多很多雪花洋糖。 更不會有人偷偷收藏他的文章,連他在酒桌應酬的時候隨意寫給其他人的詩也按著日期抄錄下來,認真地寫下評語…… 崔南軒低頭,翻開手中一本手抄本。 抄本放了十多年,即使精心存放,紙頁還是泛黃了。 他視線落在其中一頁上,手指輕撫那幾個娟秀的字:吾夫才高八斗。 短短六個字的評語。 可以想見,她伏案窗前,寫下這一句話時,嘴角一定微微翹著,眉眼彎彎,帶著自豪和驕傲,還有點欣喜,有點敬佩。 有人走到崔南軒身后,“閣老,宮里來人了?!?/br> 他似乎沒聽到,出了一會兒神。 來人屏氣凝神,不敢催促。 片刻后,崔南軒合起抄本,收進袖子里。 坐轎子進宮,走過巷子時,可以聽見外面市井百姓在大聲討論傅云英。 轎子拐彎的時候,他讓轎夫停下來,撥開車簾一角,側耳細聽。 最近的戲和書風靡大江南北,因人人都知道這戲寫的是傅云英,朝中大臣也背著人偷偷讓家中下仆買書。崔南軒自然也看了,他能一目十行,只需要看一遍就能基本復述出大部分唱詞。 外面的人嘻嘻哈哈,把傅云英和花木蘭作比較,夸她孝順,為完成父親的遺愿女扮男裝。 這肯定是傅云章放出來的消息,讓傅云英當一個孝女,接受她身份的人會更多。 至今都沒人當眾拿污言穢語詆毀她,這也必定有他們的功勞。 崔南軒不大在乎名聲,但他明白對傅云英來說不一樣,她是女子,身份暴露后必須先占一個好名聲。 如此才能一勞永逸,真正以女子的身份站穩腳跟。 經歷這場風波,她能夠無所顧忌地做一個女巡撫。 崔南軒忽然瞇了瞇眼睛。 難怪霍明錦平定遼東以后,像是憑空消失了一樣……現在傅云英正處在風口浪尖上,他隱于幕后,對她來說是最好的。 他能以迅雷之勢昭示自己對她的欲、望,也能果斷利落地收斂鋒芒。 有意化無意,大象化無形。 街頭那邊似乎起了什么sao動,一片嘈雜中,女子高聲說話的聲音飄了過來。 崔南軒瞥一眼爭吵聲傳來的方向。 十幾個婦人站在牌坊下,正叉著腰和另外一群婦人爭吵。 兩幫人揎拳擄袖,吵得臉紅脖子粗的。 圍觀的人群勸勸這邊,勸勸那邊,好不熱鬧。 隨從見崔南軒望著爭吵的人群,忙上前兩步,小聲向他解釋:“這些天很多女子趕來為傅大人喊冤,她們的家人嫌她們拋頭露面,趕過來勸她們回家,這些女子不愿意,天天都有人為這事吵架的?!?/br> 婦人中有罵傅云英不守婦道的,也有真心佩服她、崇拜她,沖破重重阻力趕來支持她的。 雖然這部分人現在很少,但是以后會越來越多。 她看到這樣的景象,一定會很欣慰吧? 崔南軒閉了閉眼睛,放下車簾。 先去平時議事的內閣,王閣老、汪玫、姚文達、范維屏幾人陸陸續續趕到。 王閣老看眾人一眼,道:“不能再等了,萬安宮已經修飾一新,連椒房都預備好了。民間百姓都在關注此事……今天我等聯名請求皇上赦免傅云英?!?/br> 他話音落下,汪玫捧出一份折子給眾人看。 不等其他人反應,崔南軒頭一個接過筆,在折子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其他幾位閣老嚇了一跳。 他從來只管民生經濟,跟進改革的事,堅決不摻和政黨之間的勾心斗角,任他東南西北風,他自巋然不動,今天怎么轉性啦? 崔南軒一筆一筆寫下自己的名字,眼前仿佛浮現出她寫“吾夫才高八斗”幾個字時含笑的面容。 寫完最后一筆,他一言不發,轉身離開。 眾人面面相覷了一會兒。 簽字只是個儀式而已,請求赦免傅云英的奏疏早就準備好了,按照官職署名,王閣老列在首位。 這道奏疏很快送達朱和昶面前。 …… 乾清宮,東配殿。 朱和昶看完奏疏后,笑了笑,把奏疏遞給剛才秘密進宮的傅云英。 她看過奏疏,也笑了。 以王閣老為首,群臣聯名為她求情。 以后,這些為她求情的人不得不繼續護著她,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是由他們舉薦的,如果她有什么不妥,王閣老他們也得吃掛落兒。 “先官復原職,等事情平息下來,再過幾年,就沒人能攔得住你了?!?/br> 朱和昶含笑道,朝傅云英眨了眨眼睛。 “王閣老他們那天作的幾首詩,朕讓人記下來,不僅要出詩集,還得刻在石碑上,到時候就把石碑放在坊市最熱鬧的地方。一來,讓世人曉得楊玉娘的勤王之功和你的撫民之功,二來,以后誰敢多嘴,就讓他們去看那幾首詩?!?/br> 石碑立在坊市里,誰敢再對楊玉娘和傅云英的女子身份冷嘲熱諷,罰他們站在石碑前思過! 傅云英失笑,朱和昶這主意還真是刁鉆,這不是逼著王閣老他們硬著頭皮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