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6
不知道這信是誰寫的,竟然能引二爺發笑。 霍明錦收好紙條,問趙弼:“選婚太監什么時候回京城?” 趙弼愣了一下,答說:“差不多一個月后,沈家女已經確定入選,聽說宮里連宮室都打掃好了?!?/br> 霍明錦吩咐道:“等選婚太監回來,派人告訴孫貴妃,秀女中有一個叫傅月的,籍貫是湖廣黃州縣,和她年輕時有七八分相似,人是鄭丙親自挑中的?!?/br> 喬恒山和趙弼對望一眼,彼此都從對方眼中看到茫然和不解。 二爺怎么忽然關心起選秀的事? 喬恒山心思飛轉,試探著問:“二爺,這個叫傅月的,也是黃州縣人……莫非是傅云的姐妹?” 他負責整理武昌府那邊傳過來的情報,知道二爺命李寒石全力照拂一個叫傅云的少年。那少年天資聰穎,已經考中秀才,還將參加鄉試。雖說比不得薛閣老當年十二歲就考中舉人的驚世之舉,但以他的年紀,也算是很不簡單了。 霍明錦唔了一聲。 喬恒山更納悶了,“二爺,鄭丙被沈介溪收買,這次選秀挑中都是沈家相中的人家,傅月誤打誤撞中選,正好為我們所用,為何要將此事透露給孫貴妃?” 皇上絕不會寵愛沈家女,鄭丙特意挑一個孫貴妃相貌相似的秀女,必定是想將她送到沈家女身邊,為沈家女邀寵。而孫貴妃在宮中得意了這么多年,肯定不想看到一個和她年輕時相像的秀女進宮奪走她的寵愛。 總而言之,傅月是一枚好棋子。而且這枚棋子還是沈介溪自己的人選中送進宮的。 天賜良機,為什么二爺不加以利用呢? 喬恒山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在官場上,二爺是個初出茅廬的新手,雖然他手段悍戾兇殘,失了謙和之道,但很難得的是從不狂妄自大,很愿意聽從幕僚們的意見,但是只要和武昌府那個叫傅云的扯上關系,二爺便一意孤行,聽不進其他人的諫言……不,不是聽不進,而是根本不聽。 霍明錦嘴角一扯,負手而立,面對著飄進長廊淅淅瀝瀝的雨絲,淡淡道:“這是我的私事?!?/br> 語氣平淡,卻似有萬鈞之重。 二爺的私事? 喬恒山張大嘴巴,登時嚇出一身冷汗,忙拱手道:“屬下失言?!?/br> “無妨,這事就交給你去辦,不管用什么辦法,務必把傅月的名字從名單上劃去?!?/br> 霍明錦并未動怒,吩咐了一句。 喬恒山應喏。 …… 選婚太監最后一共從湖廣挑走五十名秀女。 官船離開武昌府的那一天,有的秀女家人望著大船駛向天際,抱頭痛哭,更多的人擦干不舍的眼淚,四處求神拜佛,祈求自家閨女能被選上。 因秀女還需要經過幾道篩選,縣里人不知道傅月到底算不算選中了,沒有上門恭賀,不過街坊鄰居都開始有意無意討好大吳氏和盧氏,夸傅家的女孩樣貌好,品性好,樣樣出挑。 不管最后有沒有入宮,能被選婚太監選上,那說明傅月姿容品格必定不錯,皇家相中的媳婦,能不好嗎? 于是開始有人試探著打聽傅桂和五姐的親事,五姐是傻子也不要緊,他們不計較! 傅四老爺煩不勝煩,又不能當著外人的面露出憂愁之態,以免被人告發一個大不敬之罪,一家人強顏歡笑,連年都沒好生過,只盼著傅月能趕緊落選。 就在一家人七上八下不知該如何是好時,傅云英收到霍明錦的回信。 信是一個從未見過的人送到府上的。 這天傅云英剛從外面回來,踏上石階的時候,那人攔住她,道:“公子,二爺說了,等官船回京師,傅月絕對是頭一批篩選下來的,到時候官府會派人送她返鄉。公子要是不放心,也可以安排家人去京師接傅月?!?/br> 傅云英松了口氣,沒來得及道謝,那人已經轉身混進人群中,找不到身影了。 來無影,去無蹤。 傅云英回房拆開信看,發現竟然是霍明錦的親筆信,他是武官,一筆字卻寫得偏挺秀清雋,典雅含蓄。畢竟是侯府嫡出的公子,少時是跟著名儒啟蒙的。 信上并沒有提及傅月一句,只叮囑她安心準備鄉試,其他的事無需cao心。 合上信,傅云英沉吟許久。 她讓王大郎去間壁告訴傅四老爺這個消息。 傅四老爺喜極而泣,大吳氏和盧氏高興得直念佛,傅桂更是當場大哭起來。 如果不是她貪玩,傅月就不會出去找她,不出門,就不會碰到選婚太監,傅桂這些天自責不已,瘦得下巴都尖了。 夜里傅云章回來,傅云英和他說了霍明錦答應幫忙的事,“他沒有要求我做什么,只是很關心我的考試結果?!?/br> 傅云章笑了笑,道:“或許是我多心了?!?/br> 心里卻覺得有些不安。 姚文達寫信告訴他,朝中又出了變故,這一次山東鹽運牽連出不少朝廷大員,大學士陳陽肯定是保不住官位了,就看皇上會不會看在他勞苦功高的情面上給他留一個體面。沈介溪勃然大怒,可錦衣衛越過三司法抓人,他亦無可奈何,而且沈黨內部明顯出了內應,不然霍明錦不可能找到確鑿證據。 霍明錦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一定要攪一個天翻地覆。 這樣的人,怎么可能平白無故幫傅云英呢?哪怕是因為欣賞,也不該一而再再而三施以援手還不提任何要求。 除非,他這是放長線釣大魚。 云英這個人,吃軟不吃硬。對她好,她都會記得。 這一點傅云章深有體會。 他抬頭望一眼院墻上方瓦藍的天空,想起參加保和殿復試時看到的巍峨高大的宮墻,臺階高聳入云,雕欄玉砌,富麗堂皇,人站在其中,渺小似塵埃。 唯有踏足紫禁城,才能問鼎權力巔峰。 一眨眼快三年了。 這一次殿試,他必須全力以赴。 …… 袁三趕在鄉試前回到武昌府。 這時候傅四老爺已經帶著人往京師去了。他放心不下傅月,想親自去接女兒。剛好趙師爺也要去京師,趙叔琬并未入選秀女,趙老爺和趙太太準備送她去京師投奔趙善姐,等來年會試,正好榜下捉婿。 既然同路,幾家商量過后,干脆一起動身,路上好有個照應。 傅云啟和傅云泰陪傅四老爺一起去順天府。 傅四老爺原先不肯帶傅云啟去,因為這樣他就錯過鄉試了。 傅云啟道:“四叔,我的學問比不得英姐,要不是她每天督促我讀書,我未必能考上秀才,我知道自己的斤兩,這一次鄉試我多半考不中。不如跟著您出去見見世面,游歷一番,增長見聞,以后寫文章下筆才有可說的東西?!?/br> 傅四老爺猶豫不決,問傅云英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