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2
抬腳便走。 …… 后來,齋堂爭吵的事傳到姜伯春耳朵里,他懲罰幾個學生抄寫,一人抄五十遍。 托他們的福,傅云英在書院的威望又上了一個臺階。沒人再嘀咕她不配為助教了。 …… 雪后天氣晴朗,但積雪卻多日不化。 韓氏打發下人送口信到書院,問傅云英什么時候回去過年。貢院街那邊東西都收拾好了,隨時可以啟程。 她最近忙著編纂一本專門講制藝的書,需要參考大量書籍,估摸著沒時間回黃州縣,讓鋪子里的掌柜帶口信回去征求傅四老爺的意見。 傅四老爺得知傅云英成了書院助教,覺得她現在應該就和孫先生一樣是個夫子了,生怕擾了她的事業,對掌柜說:“告訴少爺,回不來就不回了,免得趕來趕去過不好年,家里都好著呢,用不著惦記,等暖和了我去那邊看她?!?/br> 讓掌柜裝了滿滿一船的年貨送到武昌府。 傅云英不回去,傅云啟也不想回去,韓氏什么都聽女兒的,于是三人加上蹭飯吃的袁三留在武昌府過年。 書院過年有一個半月的假期,學生們基本都是湖廣本地人,臨近過年時,陸陸續續收拾行囊,幾個同鄉湊錢雇騾車一起回家。 主講們大多也歸鄉和家人團聚,剩下的要么是拖兒帶女受不了旅途波折,要么是孤身一人毫無牽掛,干脆留在武昌府過年,順便為科舉考試做準備。副講中有好幾位屢次鄉試落第,到現在仍然不放棄,一旦考中舉人,就有了做官的資格,雖然考不上進士一輩子也當不了大官,但并不是人人都盯著會試那幾百個名額,能當個芝麻小官光耀門楣,大部分讀書人就心滿意足了。 即使有趙師爺和書院其他教授從旁指導,傅云英一個人仍然忙不過來,需要助手,袁三、傅云啟、鐘天祿自然都愿意出力,除此之外,她還找趙琪、杜嘉貞幫忙。 那天書院學生在東齋前列隊等候山長訓話,她頂著眾人異樣的眼光走到杜嘉貞面前,請他協助自己。 周圍嘰嘰喳喳的學生頓時安靜下來,彼此交換眼神,等他們倆鬧翻。 杜嘉貞面色古怪,帶著點防備和譏諷,冷冷道:“為什么要我幫你?” 傅云英微笑著說:“我要為院中學生編寫指導時文寫作的冊子,但我一個人能力有限。你是書院最出色的學生之一,有你相助,我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這項任務?!?/br> 杜嘉貞嘴唇輕抿,沒說話。 …… 編寫冊子這個差事聽起來繁瑣,但每個人都求之不得,按書院歷來的規矩,編好書冊后,經教授們修改,將副本送交朝廷相看,獲得許可,書院便可自行刊印,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能留下自己的名字。 從前只有藏經閣的管干有資格編書,傅云英在藏經閣幫忙期間,跟隨管干學了很多編纂書目的知識。 她自入院以來,每寫一篇八股文,還要寫心得體會,學生們向她請教問題,她每一個都記錄下來,將大家的探討和見解也全部寫在紙上。通過分析每個學子寫八股文時遇到的困惑和難題,她積累了大量素材。 素材總結好,翻遍藏經閣的藏書后,她決定編寫一本輔導八股文寫作的,內容用不著艱深,只求通俗易懂,因為這份手冊面向天下所有學子,主要是啟蒙所用。 這可是一項大工程,傅云英事先沒有告訴任何人,等先完成了這個章節后,才把這事透露給趙師爺和姜伯春知道,然后將草稿送交兩位長輩點評。 時下關于八股文寫作的書不是沒有,但大多數是教學子們投機取巧的猜題文章,或者是艱澀的長篇大論,還沒有人用簡單的語言系統地分析四書五經、朱熹集注和八股文寫作。 如果之前有人說書院的學生要編一本制藝手冊,姜伯春和趙師爺可能要笑掉大牙,但傅云英卻直接把草稿給他們兩看,兩人目瞪口呆,牙齒是沒掉,下巴合不上了。 這本啟蒙讀物一旦刊印,很可能和、、一樣,傳遍大江南北,傅云之名,雖不能名震九州,也必將名噪一時。 姜伯春收起輕視之心,對傅云英的態度越發鄭重。他和書院教授愿意全力配合傅云英編纂書目,還幫她出了很多主意。 趙師爺有些心驚rou跳,從跟隨孫先生讀書,到進入江城書院,進入藏經閣,再到無私幫助同窗學子,擔任助教……傅云英的每一步似乎都在為這本冊子打基礎,又好像只是水到渠成,并不是她刻意為之。 若她是個男子,能像其他人一樣參加科舉考試,不知道她能走得多遠…… 他問傅云英:“等手冊寫成,署傅云這個名字,你心里覺得委屈么?” 她回道:“老師,有個現成的名字,為什么不用呢?” 趙師爺眼前一亮,“丹映公子?” 丹映公子神龍見首不見尾,每個月和自己的老師在紙上爭辯,名聲已經傳遍湖廣,但本人從不參加任何文會、詩會,湖廣文人都在猜測他到底是何方神圣,何以如此淡泊名利。 對啊,丹映公子這個名字比傅云更有影響力! …… 這事沒有瞞著書院的人,現在除了趙家人,其他人也知道傅云就是丹映公子了。 大家只短短驚詫了一天,第二天就樂呵呵四處顯擺,“丹映公子曉得不?我同窗?!?/br> 杜嘉貞得知此事后,把自己關在房里,郁卒了好幾天。 他常常當眾拿出丹映公子的文章和同窗們討論,還說過若能得見本人,欣喜若狂…… 哪里曉得本人天天在他眼前晃來晃去,奪去所有人的注意力,奪走他的風光,奪走師長們的喜愛,他很得牙癢癢的傅云,竟然就是丹映公子! …… 傅云過來找他,杜嘉貞很意外。 編書的事從小的來說能造福那些家境普通、沒有師長引導、摸不著八股文竅門的學子,從大的來說,如果她的手冊編得好,不止能惠及一方,甚至可以流芳百世。 內閣費時幾年為皇帝編書,首輔沈介溪將功勞全部攬到自己身上,天下文人盡皆憤憤不平,但那幾本書署名寫了沈介溪,已經無法更改,后世的人只記得沈介溪的大名。 這種能無形給作者帶來人脈關系和政治資本的好事,傅云竟然會找上自己? 杜嘉貞直覺傅云是想羞辱他。 畢竟他從來沒給傅云好臉色看,一直和他針鋒相對,當初還想過利用周大郎、蘇桐欺負他。 杜嘉貞沉默了很久。 周圍的人大氣不敢出一聲,一眨不眨地盯著他們看。 傅云英面色不改,問道:“杜兄,教授們和我都覺得你是最佳的人選,你覺得呢?” 杜嘉貞依舊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