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6
見陳老太太時,總有眼生的仆婦在一旁守著,她剛開口暗示母親傅云章欺負她便有人打岔。她想不如干脆豁出去吐出全部實情,然而傅云章已經走了,母親再生氣也不能把傅云章怎么樣。她卻很可能立刻被壯婦們強行送回鄉下陳家去,鄉下那么荒涼冷清,她怎么待得下去! 傅容無計可施,回到房里,撒潑打滾,什么法子都試過了,最后趁人不備收買前來送飯送水的丫頭,讓她幫忙把退親的事情宣揚出去。 她真的怕了傅云章,什么斯文儒雅,分明是個表里不一的陰毒小人! 母親對她很好,可母親身邊全是傅云章安排的人,幫不了她,她只能把希望放在嫁人上面了。她出不了傅家內宅,可以讓母親把求親的人請到家中見面,她就不信自己真的事事只能聽從傅云章。 孔秀才放出話去,傅云章專心備考,無暇顧及傅容,等他從北直隸回來再為傅容擇婿??h里的人逐漸冷靜下來,他們本就是沖著傅云章才去傅家求親,如果結親不成反而惹惱傅云章,適得其反,得不償失。 先前蜂擁而至的鄉紳們慢慢不再登門了,挑花眼的傅容只能倉促選定人選,求陳老太太為她做主。 然而之前巴不得馬上迎娶傅容過門的陳知縣得到陳老太太幾次三番暗示可以即刻訂親之后,卻婉言推搪,說孩子們還小,可以等傅云章回來再定。 陳老太太惱羞變怒,強忍著才沒和陳知縣翻臉。 傅容這下子如喪考妣,躲在屋里哭了一場,對傅云章的懼怕又深了幾分,同時,對傅云英的嫉恨也越來越強烈。 ………… 孔秀才為傅容鬧出來的事情忙里忙外,常常和傅云英抱怨。 她雖不再去大宅,但大宅發生的事情她一清二楚。 猶如鬧劇一樣的瑣碎事情如果全部寫在信上,實在掃興。而且傅云章一定不想看這些,尤其是不想從她的回信上看到任何有關大宅那邊的事。 傅云章細心周到,無微不至,為她排憂解難,看她隨心所欲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從她身上汲取失卻的童年樂趣,仿佛只要她得到自己想要的,他也能感受到那種一往無前的自由和酣暢。 如果她的回信里出現陳老太太和傅容的名字,等于直接打碎傅云章的幻想。 傅云英心念幾轉,停筆等墨跡干透。 大宅的事孔秀才會事無巨細告訴二哥的,她無需多事。 信寫好后,傅云英讓王叔送到孔秀才那里去,然后回房整理行李。武昌府和黃州縣離得不遠,四時氣候差不多,她只需要帶貼身常用的東西就夠了,衣裳不用帶太多,反正她以后要改穿男裝,用不上。 剛打開鈿螺大衣箱,丫頭在外邊叩門,“五小姐,官人請您過去?!?/br> ………… 堂屋里,傅四老爺表情復雜,示意傅三叔陪鐘家人吃茶,自己找了個借口避到后院,吩咐下人去叫傅云英。 那頭傅云英剛出了長廊,看到傅四老爺站在薔薇花架下不停打轉,上前幾步,一聲四叔還沒叫出口,傅四老爺余光掃到她,飛快搶上前,急急忙忙吐出幾句話:“英姐,鐘家人上門求親,他們家想求娶你?!?/br> 傅四老爺說得太急,怕傅云英沒聽清,又重復了兩遍。 傅云英愕然,怔了半天才聽明白他說了什么。 “怎么會是我?” 她上頭有兩個jiejie,年紀又小,一般人不會這么冒失,真有結親的意思暗暗打探一下口風以后再明說便是,不會一個招呼不打就上門求親。 “事情突然,我本想推了的,可鐘家說求親的是鐘大郎的親弟弟……” 傅四老爺面有憂色。 世人都講究門當戶對,但如果誰家能攀上高枝,誰不眼饞?鐘家那樣的人家能看得上傅家的姑娘,而且還是人品相貌都不錯的長房嫡出幼子,不管在誰看來,是傅家人的福氣,他們應該感激涕零,趕緊應下親事。傅家如果不給個正正經經的說法就拒絕,等于結結實實打鐘家的臉,外人要問了,鐘家是本地望族大戶,你們家小娘子連鐘家人都看不上,難道想嫁帝王將相不成? 所以傅四老爺也為難了。 傅云英卻沒有犯難,驚詫過后,從容道:“我曉得了?!?/br> 傅四老爺哽了一下。 第55章 云哥 “四叔,我剛看完二哥的信。前不久武昌府知府范維屏于黃鶴樓舉行詩會,二哥拔得頭籌,鐘家大公子當天也在場?!?/br> 傅云英示意丫頭回房去取傅云章的信,緩緩道。 傅四老爺忙攔住丫頭,他認得字不多,信拿來了也看不懂,英姐不會扯謊騙他,看不看沒什么要緊。 “兩家門第相差太大,像鐘家這樣的大戶人家主動登門求親,必然是有緣故的,要么是他們家認準你的人品,不計較你的出身,要么是他們家小官人有什么不便與外人道的難處。聽你這么一說,我明白了?!备邓睦蠣敻袊@一聲,苦笑道,“鐘大郎前次對你二哥極為激賞,我料到鐘家可能為他們家哪房的庶子求娶傅容,沒想到他們家會把主意打到你頭上?!?/br> 傅云英沉吟片刻,心中一動,道:“大約是因為二哥給我寫信了?!?/br> ………… 傅云英猜的不錯,鐘家之所以上門求親,確實是因為傅云章的一封信。 鐘家祖上曾是王府官吏,太祖父隨楚王就藩武昌,籍貫并非湖廣,和本地世世代代的傳統豪姓望族不一樣,鐘家靠祖孫幾輩為王府效忠來延續家族顯耀。仗著楚王的庇蔭,鐘家在武昌府作威作福、無人敢欺。風光當然是風光的,但楚王老邁,楚王世子體弱多病,隨時可能夭折。如果楚王這一支除國,朝廷可能改封其他皇子就藩,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任王爺自有他自己信任的班底心腹,到那時,鐘家失去靠山,要如何在武昌府立足? 鐘家未雨綢繆,寧愿疏遠另外幾家同樣從王府分出來過活的世交,也要和武昌府的世家聯姻借以鞏固他們家的名望。從鐘大郎的父親開始,他們家男丁迎娶的發妻無一不是世代居于湖廣的望族之后。 傅家只是小門小戶,本不在鐘家考慮之列。然而鐘大郎并不這么想,他雖然浪蕩不羈,喜眠花宿柳,內里并不是一團草包,他出手闊綽,交游廣闊,五湖四海都有他的朋友,多年來他陸陸續續結識名人異士,可不單單是為了好玩。 自那次在酒宴上見到代傅四老爺說情的傅云章,鐘大郎眼前一亮,覺得對方非池中之物,就如錐子放在囊中,早晚有一日必能脫穎而出。 鐘大郎不敢說自己是伯樂,可他相信自己的直覺,那時他就想把傅云章招入鐘家為婿,鐘家將全力供他讀書進舉和日后的仕途,奈何傅云章外圓內方,四兩撥千斤,不等他把話說出口就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