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0
語要講究分寸和場合,萬一太過火,把李綺節惹怒了,那就得不償失啦。 三娘很少認真對誰冷過臉,她對每個人都和和氣氣的。即使是娃娃親楊天保,退親之后,她并沒怎么奚落過他,也沒對外人說過一句他的不是。 可她如果真的對誰失望透頂,那就是真正的翻臉無情,以后絕不會再給那人描補的機會。楊天保觸犯了她的底線,她便毫不猶豫地一腳把他蹬開,斷得徹徹底底。 楊天佑望著李綺節在暮色中愈顯嬌艷細嫩的臉龐,情不自禁地咽了口口水,等三娘成了自家媳婦,就能想怎么調/戲就怎么調/戲了! 李綺節當然明白楊天佑的未盡之語是什么,可惜她臉皮厚,不論楊天佑怎么促狹,她臉不紅、心不跳,笑瞇瞇道:“表哥好走~“ ☆、第67章 六十七 三天后, 李綺節和李大伯一行人返回瑤江縣, 然后從渡口坐船回李家村。 船行路上聽得最多的八卦, 便是縣令夫人將庶子楊九郎逐出家門的傳聞。 李大伯聽眾人說得頭頭是道, 不像是信口胡說的, 憂心忡忡道:“前幾日見著九郎還好好的,怎么就鬧成這樣了?“ 別說李大伯這個不知情的,就是事先聽楊天佑漏過口風的李綺節,聽說他被趕出楊家,也嚇了一大跳。 不是她不信任楊天佑, 而是事情的難度太大。就算楊天佑急于向她證明他的決心, 起碼也得先籌謀個好幾年,徐徐圖之, 才能順利從楊家脫身。 沒想到他言出必行,剛說要脫離楊家, 月余不到,就真的做到了。 現在外頭都在傳說楊天佑是被金氏盛怒之下趕出楊家門的,聽眾人的口吻,大多對他抱以同情和惋惜。金氏這會子可能躲在房里偷笑,為趕走庶子而覺得大快人心, 渾然不知楊天佑又坑了她一把。 李綺節心中五味雜陳。 楊天佑說他撂下一攤要緊事,原來不是夸張。他說的要緊事, 指的應該就是脫離楊家的計劃。難怪他當日來去匆匆,必須連夜趕回瑤江縣,準備多年, 好不容易才開始的全盤計劃,當然離不了他這個布局之人。 那時正值緊要關頭,難為他還能和她打趣說笑。 回到家中,李大伯先命人準備一桌精致酒菜,好生款待徐先生。 周氏親自出來相迎,將徐太太接入內院安置。 丫頭們已經將徐先生夫婦的廂房灑掃干凈,鋪蓋陳設都是周氏親自看著換的。聽說讀書人好風雅,周氏咬咬牙,把家里最值錢的幾樣盆景、器具送到廂房中,連她平日最寶貝的一套官窯寶石藍茶具都拿出來擺上了。 吃完飯,李大伯親自把徐先生送到房中休息。 李綺節心事重重,下船后徑自回房睡下。 周氏到她的院子外面問了好幾遍,見她總不起身,吩咐寶珠道:“灶房里燉了蘿卜湯,等三娘起來,讓她喝一盅?!?/br> 寶珠應了,周氏回房,李大伯一見到她,便迫不及待道:“怎么樣了?“ 周氏躊躇了一下,寶鵲連忙告退,出門時,順便關上門窗,把在院子里踢毽子玩的李昭節和李九冬一并叫走。 周氏搖了搖頭。 李大伯怫然變色:“怎么,她竟然還看不上咱們家?“ 張氏曾對周氏有恩,所以周氏對張氏很是尊重敬愛,但李大伯可沒有受過張氏的恩惠。他之所以對小沙彌百般愛護,完全是出于對小沙彌的喜愛,和張氏沒有任何關系。要不是看在小沙彌人品出眾的份上,他根本不會讓周氏去探聽張氏的想法。他們家是平常市井人家,不看重門第出身,但小沙彌的出身不光彩是事實,把三娘說給小沙彌,他還舍不得呢!張氏竟然不愿意? 周氏雖然沒說什么,但看她臉上為難的表情,張氏肯定拒絕了她的提議。 “官人,且聽我慢慢道來?!?/br> 周氏環顧一圈,確定房門口沒人偷聽,嘆了口氣,把小沙彌的身世一一說了。 李大伯怔了半天,半晌回不過神來,臉上的神情一息之間變了又變。 末了,他嘆息一聲,“有緣無分吶!“ 李大伯在和周氏談論小沙彌父族的同時,另一頭的張氏也正和小沙彌說起他的生父。 “三郎,你可還記得你父親臨終前的遺言?“ 小沙彌眼眸低垂,“孩兒記得?!?/br> 張氏咳嗽一陣,喘口氣,“記得就好,你父親郁郁而終,一生不得快活,他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你能夠完成他的心愿——蟾宮折桂、光宗耀祖,讓你叔叔他們對你刮目先看,然后風風光光請你回去認祖歸宗,在此之前,你只能一心一意刻苦讀書,不能被其他事情擾了心志!“ 張氏剛喝了藥,屋里一股悶悶的清苦味道,大丫頭結香打開窗戶通風。 小沙彌站在床榻前,正對著軒窗,微風過處,他身上穿的茶綠褐色春羅長衫泛起一陣漣漪,一如他的眸光,郁色氤氳。 “我也不瞞你?!皬埵峡攘藥紫?,躺回枕上,“周嫂子前天向我打聽你的生辰八字,我看她的意思,是想把三娘說給你?!?/br> 房里的氣憤霎時一滯,連院子外面終日聒噪的鳥叫雞鳴聲都不見了。 小沙彌面色淡然,一動不動。 寂靜中,聽得“啪嗒“一聲,結香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撿起不小心跌落在地的拂塵,訝然道:“三小姐和少爺都姓……“ 張氏面露不悅之色,“我照實和周嫂子說了?!?/br> 結香知道自己造次了,連忙低下頭去,不敢說話。 張氏看向小沙彌,病殃殃的臉上忽然現出幾絲異樣的神采:“大戶人家,絕不會允許宗族子弟和同姓女子成婚,即使兩家毫無血緣關系,也不可能。不過事無絕對,娘曾見過有同姓相婚的,只要兩家長輩許可,其實也沒什么要緊?!?/br> 她眼中露出慈愛之色,伸出一只枯瘦的手,似乎想撫摸兒子日漸消瘦的臉頰,“娘對兒女姻緣看得開,一切全看你自己的心意。三郎,你老老實實告訴娘,你是愿意拋棄前途,娶一個同姓女子為妻,從此隱姓埋名過日子,還是銘記你父親的遺愿,一心科舉?“ 她神情柔和,但說的話卻薄涼冷淡,像攙了冰渣,泛著絲絲縷縷涼氣。 小沙彌抬起眼簾,鳳目輕輕掃過母親蒼白的面孔,把她的試探之意瞧得分明。 “母親放心,孩兒心無旁騖,一日不實現父親的夙愿,便一日不成婚?!?/br> 聽到他的保證,張氏心口一松,連咳帶喘道:“你、你要記得今天說過的話!“ “母親不必煩憂?!靶∩硰浱а劭聪虼巴?,淡淡道,“我曾在父親靈前發過誓愿?!?/br> 張氏仍然不放心,逼著小沙彌重新把誓言背了三遍后,才放他離開。 爐子上燉了一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