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
天傍晚約齊幾十人,以摔杯為號,去砸楊家祖宅的鐵鍋。 李綺節頓時樂了:還挺講究的嘛,知道以摔杯為號。 李子恒在一旁道:“既然知道他們什么時候動手,咱們可以去告訴楊家人,楊表叔是縣太爺,派幾個差役皂隸,拿了枷鎖往楊家大門前一站,誰敢沖進去?“ 李綺節一指頭點在李子恒腦殼上:“歷來兩族相斗,官府都不敢管的,管了哪邊都不討好,鄉里人也不樂意讓官府指手畫腳。被人砸破鐵鍋是丟面子,找官府施壓,更加抬不起頭?!?/br> 說不定,楊家嫡支族老就是想逼楊縣令親自出山? ☆、第44章 翌日清晨,楊天保乘坐一條過路的商船,趕在辰時三刻左右回到瑤江縣。 孟、李兩家是鄰居,只隔著一道薄薄的院墻,在院子里高聲說話,間壁左右都能聽見。他進李家門的時候,躡手躡腳,大氣不敢出一聲,還舉起寬大袖擺,擋在臉前,生怕孟家下人看到他。 李綺節關上房門:“五表哥放心,我們和孟四哥打過招呼了,孟舉人和孟娘子不會注意到你的?!?/br> 楊天保吁口氣:“還是得小心些,畢竟……“ 李綺節冷笑一聲:“畢竟你成孟家嬌客了?“ 楊天保想起李綺節打人時的利落果斷,頓時一陣膽寒心驚,默默躲到李子恒身后。 李子恒撇撇嘴,冷冷地瞥了楊天保一眼。 三meimei不好惹,怎么大表哥身上也帶著一股殺氣?楊天保不明所以,腳步慢慢往外挪,和李家兄妹保持著不遠不近、隨時可以抽身逃跑的距離。 李綺節道:“表哥,見了李家那些年輕子弟,你曉得該說什么嗎?“ 楊天保點點頭:“等我見了幾位同窗,一定把他們駁斥得面紅耳赤,我們是讀書人,哪能像市井無賴一樣聚眾斗毆……“ “快打住?!袄罹_節直搖頭,“文斗還是武斗,說來說去,都是各憑本事。你和一群血氣方剛的少年人掉書袋,還不如擼起袖子直接和他們打一場呢?!?/br> 楊天保一句話噎在嗓子眼里,臉上青青白白,表情略顯抽搐。 李子恒推開楊天保,一臉躍躍欲試:“那我們該怎么辦?還是得打一架嗎?“ 他早就揎拳擄袖,恨不能立刻去抄家伙。 “打還是得打的,不然嫡支那幫人不會解氣?!袄罹_節慢悠悠道,“但不能以我的名義打,也不能在楊家祖宅打?!?/br> 聽說還是要打架,楊天保微微一顫,暗暗道:三娘果然是個粗魯人!不止說話粗魯,行為處事也粗魯! 嫌棄了半天,心思忽然一轉,隱隱有些恐懼:難不成三娘把我叫回來,就是想支使我去打架? 越想越覺得很有可能,不止身體,連聲音都跟著發起顫兒:“那、應、應該在哪兒打?以什么名義打?“ 李子恒拍拍自己的胳膊,笑道:“對啊,怎么打?一個個打,還是一窩蜂一起上?“ 李綺節沒說話,走到竹報平安木屏風后頭,撈起一只皮革制成的蹴鞠,扔到李子恒腳下。 “就比這個?!?/br> 這個蹴鞠是李綺節特意找匠人定做的,顏色、大小和重量都和小娘子們平時閨中玩耍時玩的蹴鞠有些不一樣。 楊天保認出在腳底下滾動的是蹴鞠,立刻一蹦三尺高:“比蹴鞠?我可不會!“ 李綺節撿起蹴鞠,往楊天保懷里一塞:“不會可以學嘛?!?/br> 傳統的蹴鞠比賽并不是團體賽,而是講究個人技藝,誰能把蹴鞠玩得爐火純青,誰就是個中高手,輸贏的標準,掌握在裁判手中。不像后世那樣,講究團體合作,以進球數為輸贏標準。 李綺節決定讓兩幫人來一場現代足球賽,不論是楊天保,還是李家嫡支那幫人,嚴格說起來,都不會踢足球,會不會蹴鞠,關系不是很大,反正都是頭一次,輸贏不重要。她只是想借這個機會,利用楊李兩家的年輕兒郎,宣揚一下足球賽罷了。 李子恒是唯一一個聽李綺節講解過足球賽的人,看她拿出蹴鞠,摩拳擦掌道:“從前聽你說過球賽,早就想那樣來一場比賽了,只可惜沒能找齊人一起來耍,終于可以試一下怎么玩了!“ 楊天??迒手?,喃喃道:“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李綺節淡淡一笑,幽幽道:“五表哥可以不玩,等李家嫡支那幫人打上楊家門,不出兩天,縣里人都會知道你無故退親,在外邊豢養花娘……“ 對于讀書人來說,好名聲和真才學一樣,都是必不可少的。 楊天保立馬臉色一變,強笑道:“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蹴鞠雖然不是射、御中的一種,但有益于強身健體,我、我玩就是了!“ 李子恒想起一事,把李綺節拉到一邊:“嫡支那邊會答應嗎?“ 李綺節眨眨眼睛,道:“我已經讓天佑表哥去和嫡支那邊的人商量,如果他們贏了,就把二十畝地的契書送到他們手上……“ “為了地契,他們愿意把械、斗改成足球賽?“李子恒一拍腦袋,“既然錢鈔就能收買人心,那咱們還這么提心吊膽做什么?直接給他們每家送些錢鈔,讓他們別去找楊家的麻煩不就好了?“ “哪有那么容易?!袄罹_節望著窗外一角婆娑綠影,聲音里帶了幾分寒意,“原本花些錢鈔確實是最簡單的方法,但我偏偏不想白白送錢去填那幫人的口袋。而且有了第一回,以后說不定還有第二回,第三回,難不成我只能坐以待斃,一次次用錢去堵他們的嘴巴?“ 李子恒騰地臉上一熱,一股怒氣直沖頭頂:“沒錯,不能縱著嫡支的人!“ 李綺節雙眉舒展,綻出如花笑靨:“所以,既然他們想把事情鬧大,那我索性如他們的意,把事情鬧得更大?!?/br> 瑤江縣城,東大街。 幾個頭梳小髻、身穿藍布短打的小童站在人流最為集中的牌坊前,舉起一只只木質喇叭形狀的擴聲筒,齊聲道:“城外往西二十里,蹴鞠球場,免費球賽,供應茶水果子?!?/br> 聲音經過擴聲筒里特殊的牛皮震動裝置,放大了無數倍,洪亮悠長,帶著回音,通過空氣傳播,一下子傳向四面八方。 靠得最近的幾個差役,猝不及防之下,耳朵差點被震聾,連忙捂住耳朵,一邊后退,一邊罵罵咧咧道:“那是個什么玩意兒?“ 一個皂班衙役伸手去摸木質擴聲筒,稀罕道:“少爺從哪兒弄來的這新鮮東西?聲音怎么那么大那么清楚?“ 小童白了衙役一眼,狠狠拍掉他的手,哼道:“別摸,這東西精貴著呢!“ 衙役低啐一口:“嘿,你還抖起來了?“ 一擼袖子,正想去搶奪小童手上的擴聲筒,忽然一陣踉蹌,被圍攏的老百姓擠到外邊去了。 有人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