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
我許多,當時我還在想,不過出門幾天,何至如此婆婆mama。 可能倪郎真有與預感吧,他這一走就是五年。 這五年來,首先是浙江起兵清君側,其余各地紛紛響應,外面積年累月都是喊殺震天。還好我留有錢財,帶上那名小妾,扮成夫妻離開杭州,去了一個叫做青余的地方安家。 五年后,新朝建立。 我想,父親作為被“清君側”的對象,必死無疑。 這樣也好,母親在底下需要父親的陪伴。 我帶著小妾回到了我和倪郎在杭州的家,我要等他回來。 因為多年來躲躲藏藏,時常提心吊膽,我的身體終究是耗不住,即將燈枯油盡。 臨死之前,我終于見到了我的倪郎。他身穿暗色長袍,頭戴玉冠,時光帶給他沉穩氣質,他,更好看了。 他說,他這些年去清君側了。 他說,他不帶我走是害怕傷害我,刀槍無眼。 他說,對不起,煙兒。我會是他唯一的皇后。 他問我,煙兒,這么多年你跟著我,不曾過過一天好日子,你可后悔? 我想回答他,我不后悔,遇上你讓我逃離那個家,遇上你,帶給我的都是滿滿的幸福而無苦難。 可是我來不及說了。 在那個下午,風吹過的院子里,我死在倪郎的懷里。 “可是,我現在后悔了??!” 王煙哭著?!拔疑踔羴G棄了父親給予的姓氏,一切都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王煙蒼白的臉上布滿淚水,眼神滄桑,二十歲左右的年輕面貌面容搭配老人般遲暮的眼,讓人忍不住發寒。 平時見她都是文文靜靜的美貌女子,如今將一切暴露出來,竟是這樣的嗎? 2.4離去 死亡之后,我迎來了新生,從嬰幼兒做起。 隨著年齡見長,我發現,這個世界太……不可思議了,我逐漸讓自己來適應這里,做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小學里,我們開始學習一些名人詩詞,卻發現,里面有不少都是倪郎曾經做過的詩詞,可作者卻是各有不同,并且,沒有一個的名字是倪宏文。 我想去查史書,我想為倪郎正名,這些庸才居然否定了倪郎才華! 可是,我不過是一個小學生,連字都認不全,查書?沒人會想到小孩子會去讀史書。學校里沒有圖書館回家期望父母能借到,他們都是嘴上答應,帶回來的都是些童話書、故事書。 無法,我只能加緊學習,能夠盡快得到看課外書的權利和能力。 終于,我被允許去市里的圖書館觀看,每天一個小時,還可以借一本書回家來看。 原來,那些詩詞都各有作者,也各有背景,感情來歷也有跡可循。 反觀倪郎,以他當時的人生經歷,似乎并不足以驅使他寫下那些詞句,并且還風格各異???,倪郎又怎會知道齊朝以后的詩詞呢? 更重要的是,齊朝之前的歷史與我在齊朝時所知是一樣的,知道我的各個年代,有父親——陶宰相,有他的改革,有時人對他的批評,可是,這個改革還是基本成功地實施了。然而,倪郎的痕跡完全沒有:沒有這個人的記載,沒有他的詩詞集,沒有他的,這個人,仿佛從來不曾出現。更不用說安平二十四年到二十九年的起義和之后倪郎的新朝。按照史書,在安平三十一年,新帝繼位后齊朝又延續了百年才被一個叫做李守的人推翻建立黎國。 我的心里涌起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但是我絲毫不愿意相信。我告訴自己說,這一切都是父親做的,是后世那些寫史書的人做的,就是那些人抹去了倪郎的存在!抹殺了他的成就! 后來,為了驗證我的想法,我積蓄力量,直到大學,主修歷史,研究齊朝安平年間陶氏改革。 這時候,伴隨著視野的開闊,知識的豐滿,我的眼光不僅僅局限于后宅。從前只能人云亦云,有些片面的看法便能收到大量贊揚不同,我終于明白了父親改革的深意。 王煙越發哽咽。 他的改革對百姓、對農民是福音但它觸及了貴族階級的利益,因而遭到有發言權的統治階級等我集體反對,他的名聲才那么差,被認為是竊國。 因為強力反對,父親越需要權利,越有權,越擠占其他人的利益,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這改革沒有至少兩三代人的的推進去,是基本看不出來效果的。父親,他就這么背負世人的罵名,背負親人的不理解,背負重重阻力,堅持完成了。還有一件事,就是那本。那本書,在這里的歷史上,由我的父親陶宰相成書并推廣,它在父親手中叫做 我著實愧對父親。 在現代信息轟炸的今天,我接觸到穿越,我特意去看過,里面的主人公成長的套路像極了倪郎,真的太像了。 往往,上天喜歡在你瀕臨絕望的時候,壓下最后一根稻草。 我在大學里認識了一個人,他說,他的名字叫做“倪宏文”。 我試著接觸他,越發驚恐地發現,他的一些小習慣與倪郎一樣,以往我聽不懂倪郎的某些喃喃自語,現在,我聽懂了。他的性格與我最初認識的倪郎多有相似,與成親后的倪宏文想比,他們都略顯天真罷了。 這樣,一切,就都說的通了。 小時候那個可怕的猜想,可能真的是事實吧!。 倪宏文穿越到齊朝,盜竊后人詩詞,搶在父親之前,將父親的變作發表,借此進入官場,揚名天下。之后因與父親政見不合而在朝堂針鋒相對,冒犯太后,被流放,再舉行所謂起義,推翻齊朝,自己成為皇帝。 呵!多么“勵志”的人生!多么“完美”的人生! 冷笑之后,王煙的聲音反而平靜下來,陽春卻覺得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我記起母親去世時,父親一夜間斑白的頭發; 我記起倪宏文發出后父親在書房燒掉一堆稿紙; 我記起弟弟說過他不喜歡讀書,他想上戰場,卻遭到我的反對; 我記起我總是可以輕易獲得想要的宅院之外的消息; 我記起每次出門時隱隱的視線; 我記起告訴倪郎的父親的政務資料; 我記起父親越發疲累的面容和繼母若有似無的憤恨; 我記起很多,卻也遺忘很多。 昨日之日不可追,我恨。 恨自己欺騙、背叛父親,恨倪宏文無恥利用,恨自己依然愛著罪魁禍首…… 所以,我約了倪宏文去瀾河邊見面,我拉著他,一同掉進瀾河。 看啊,多好,我為父親報了仇,我和倪郎死同xue。 他們說,我瘋了,瘋了好啊,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