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2
許昕華表示記下了,又跟劉向謙聊了幾句,才帶著信回了家。 沈知年的確是好幾個月前寫的信,因為他很浪漫的在信里面夾了幾朵櫻花,情意綿綿的說第一次看到日本街頭的櫻花,就想到了她,如果她能站在櫻花樹下,那畫面一定美不勝收??上龥]能跟他一起來,只好趁櫻花枯敗之前摘幾朵寄給她,希望她能從花瓣上感受到當時的心情。 他整整寫了五頁信紙,除了情話,更多的交代了他到日本后的生活,事無巨細,絮絮叨叨,字里行間里充滿了對故土的思念。 許昕華看得很仔細,看完信卻遲遲沒有下筆回信,不是不想回,而是不知道從何寫起。 沈知年信里寫滿了剛和她分開的心情,離別后的思念,可許昕華看到信時,她已經習慣了他的離開,再聽到他的消息都變得心如止水,對著他在信里載滿的情感,她已經沒辦法感同身受。 一封信看到最后,許昕華已經沒有了起初的高興,摸著平靜的胸口沉默了許久,才開始落筆,慢慢寫下她在滬城的新生活,寫她和郁白文“偉大”的計劃,寫她哥把房買在對門,等大嫂二嫂搬過來肯定會傻眼…… 最后,在信里寫下滬城分公司的地址,和她現在的手機號,許昕華就直接把信寄出去了。 又過了一兩個月,許昕華在公司開會,一個奇怪的陌生號碼打進手機里,她若有所感,暫停了會議,起身回辦公室接電話。 “昕華,是我?!笔煜さ穆曇魪碾娫捓飩鞒鰜?,也許因為遙遠的距離,帶上了一絲飄忽。 許昕華坐進椅子里,淡笑道:“嗯,收到信了?” “昨天才收到,郵件送得太慢了?!?/br> “是啊?!?/br> 沈知年離開是在二月份,許昕華接到他電話時,滬城已經入秋了,這么長時間沒有聯系,即便是戀人也變得生疏了,剛寒暄兩句就陷入了沉默。 兩人都不想讓氣氛太尷尬,所以下一秒,不約而同的開口:“你……” 氣氛好像更尷尬了…… 許昕華很快反應過來,道:“你先說吧?!?/br> 沈知年頓了頓,若無其事,聲音還帶著笑意的問:“上次你在信里說公司有個大計劃,要勸服董事長才行?,F在怎么樣,有好消息了嗎?” 聽到沈知年的詢問,許昕華抿了抿唇,他過去很少過問她公司的事,現在一開口就是問公事,未必是出于關心,可能就是不知道說什么,隨便找的話題。但許昕華也想戳穿,一副高興的樣子道:“很順利,郁哥上周已經回去籌集資金了,我估計年前應該能把地拿下來?!?/br> 雖然此刻他們心思各異,但許昕華的高興也是真的,一旦這塊地皮以公司的名義拿下來,她這個大股東的身價跟著上漲,是她私人名下買多少套房都比不上的。 許昕華對沈知年說年前,事實上她自己樂觀估計,不出意外的話下個月就能定下來,羊城是郁家的地盤,銀行和政府的關系早就打點好了,只等郁父一點頭,其他根本不用擔心。 還有個會議等著許昕華回去主持,她也沒跟沈知年聊太久,交換完彼此的消息,就掛了電話,許昕華回到會議室,啟動切換工作模式,冷淡而正式的道:“不好意思,耽誤了幾分鐘,大家繼續?!?/br> 剛好輪到業務部匯報工作,早已準備好的孫愛國拿著材料站起來道,“這個月,業務部已經成功簽下了六份合同,保守估計下周還能完成兩單……” 第83章 變美麗的八十三章 許昕華和沈知年恢復了聯系,卻沒有像劉向謙以為的那樣,他們的感情能夠迅速回溫,關系又像是他還在國內時一樣和諧融洽。 感情本來就無法一蹴而就,而時間對感情造成的裂痕,也不是用同樣或者更多的時間就能夠修補的。 有些人感覺丟了,用一輩子也未必找得回來。 沈知年以前對此很執著,帶著些天真的固執,也許不是不明白,只是固執的不肯面對,而出國后的他似乎也平和了很多,不知道是感情淡了,還是更加成熟了。 結果就是他開始承認現實并順其自然,和許昕華斷斷續續的聯系著,有空就打個電話過去,忙的時候要消失一兩個月,習慣了這個頻率的許昕華也不會太擔心。 生活漸漸趨于平淡,雖是戀人,他們的相處模式卻更像一對默契的老友。 許昕華有時候也會想,他們這樣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更多一點,她想起上輩子聽過一首歌,有一句歌詞是這樣寫的:“如果再見不能紅著眼,是否還能紅著臉?” 現在想想,對愛過的人始終保留一份當初的悸動,應該是最美好的結束吧。做不成情人做朋友,不過是聊以慰藉而已。 可惜許昕華也只能感慨,她沒有能力,也沒有精力再去改變這段關系。經過公司全體成員的努力,滬城的市場已經徹底被他們拿下來了,現在走在大街上,看那些年輕靚麗的滬城姑娘們,不說百分之百,但至少十個里面有六七個都穿著、或穿過欣榮的衣服。 按照公司以前的規劃,市場開發到這個地步,上海分公司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可以準備北上了。 但由于兩個月前,郁白文順利拿下了羊城新區的地皮,要建一個占地幾百公頃的大型工廠,公司已經傾家蕩產,背上了巨額貸款不說,除了一部分應急用的流動資金,大部分錢也都砸這上面了,現在別說去首都開分公司,就是去物價相對較低的中部省市發展,資金還是太緊張了些。 當初決定建新工廠的時候,許昕華就和郁白文達成共識了,再開分公司的計劃暫緩兩三年,休養生息。 不過這難不倒許昕華,暫不開新公司,不代表不能繼續開發新市場,等滬城周邊縣城都陸續開上了加盟店,分公司的賬目也越來越寬裕了,許昕華開始考慮向其周邊的省市發展。 滬城是國際都市,它管轄下的縣城也大都是全國出名的富縣,從公司每個月的業績報表上就能看出來,像金山松江這些縣區的加盟店,月度營業額跟東省好幾個市的加盟店營業額都不相上下了,所以從購買力方面來看,滬城管轄的縣城已經是“市級水平”。 不僅如此,以它為中心的周邊省市,也是自古有名的富庶之地,經常有人調侃,說滬城周圍都是富親戚,首都身邊窮親戚,許昕華就考慮去滬城的“富親戚”那邊發展發展,比如浙省蘇省,既然都是“親戚”了,共用同一間分公司也說得過去——以后規模擴大了,隨時都可以設立分公司。 許昕華想到得太晚,年前不管是在浙省,還是蘇省開分店,都已經趕不上了。 主要是許昕華不想再事事親為,她手底下不是沒人可用,經過兩年的時間,她已經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