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2
書迷正在閱讀:溫柔給你、老婆總逼我崩人設、從末日游戲回歸正常世界的不正常大佬、[綜]審神者教你做刃、過期合約[娛樂圈]、暗中觀察[娛樂圈]、后妃上位記、有美夫郎(女尊)、你不許死[末世]、你是我的榮耀
”皇帝慈愛地說:“聽父皇的話,千萬別累壞了身子?!?/br> 裴清殊點點頭道:“父皇放心,兒臣明白?!?/br> 六皇子的前車之鑒,裴清殊一直記得。不管到了什么時候,他都會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的。 臨走之前,裴清殊放心不下,就又對皇帝啰嗦了一遍:“父皇,從小到大,兒子也沒求過您什么??蓛鹤舆@回請求您,千萬不要就這么輕饒了曹立群等人。實話同您說吧,早在兒臣回京之前,我就想過父皇有可能不想重罰曹立群他們。為了讓您重視此事,兒臣甚至曾經想過自殘身體……但一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二來兒臣不想欺瞞父皇,與您父子離心。所以兒臣決定,不用那種歪門邪道的辦法,而是盡自己的全力說服父皇?,F在兒子什么都和您說了,還望父皇能夠慎重考慮兒子的話?!?/br> 裴清殊說完之后,便施禮告退了。 皇帝聽了這番話之后,心中大受觸動。 裴清殊走后,他便去了鐘靈宮那里,同儷妃說出此事。 儷妃聽完之后,特別煩躁地看了皇帝一眼。 皇帝什么都不怕,就怕儷妃厭惡于他。見儷妃露出這種表情來,皇帝忙道:“月兒,你這是何意?” “皇上,殊兒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您還有什么好考慮的?”儷妃冷冷地說:“別再做讓我看不上您的事兒了?!?/br> 第135章 建議 裴清殊回到皇子府里的時候,已是累得筋疲力盡。他什么都顧不上想, 倒頭就睡, 結果睡到三更半夜突然驚醒。 小德子還跟公孫明他們在一起, 尚且沒有回京。今晚值夜的是小悅子。聽到里頭的動靜之后, 小悅子便湊過來問:“殿下可是要去凈房?” “送水進來,我要沐浴?!?/br> 小悅子忙領命去了。 裴清殊仰面躺在床上,忽然想去看看宋氏。他已經回來大半天了,還沒顧上和她說說話。但一想到這個時辰,她肯定已經睡了,就沒有過去打擾。 下人送了水進來,沐浴更衣之后, 裴清殊無奈地發現自己好像睡不著了, 只能閉目養神。 天快亮的時候, 他實在躺不住了,索性提早起身,開始寫自己這次出行的所見所聞,并從中整理出幾個建議來, 準備呈給皇帝。 差不多到了宋氏起身的時辰, 裴清殊才放下筆,借著朦朧的晨光走向后院。 說來也奇怪,他在宮里住了十幾年,在這座皇子府里住的時間不過幾日功夫而已,可是不知道為什么,裴清殊現在就是覺得, 這里才是自己的家。 不管他有多熟悉慶寧宮,那個地方,也已經不再是他的家了。就算房子給他留著,讓他回去睡,裴清殊還是會覺得不自在的。 還是皇子府好,不僅地方寬敞,更重要的是,他是這座府邸的男主人,不必看任何人的臉色。 宋氏見他來了,露出欣喜的笑容:“殿下這么早來,還沒用過早膳呢吧?南喬,還不快伺候殿下凈手?!?/br> “是?!蹦蠁讨浪问线@是給自己機會呢,于是嬌笑著上前,正要去拉裴清殊的手,結果被裴清殊給攔住了,“不用了,你先下去吧,我有事要和皇子妃說?!?/br> 南喬聽了,似乎有些委屈,但還是什么都沒說,乖乖地退了出去。 “她經常來么?” 南喬走后,裴清殊有些別扭地問。 不知道為什么,看著自己的兩個女人和睦相處的樣子,裴清殊總感覺哪里怪怪的。 按說妻妾和睦,本是好事,但她們這樣……尤其是宋氏這樣,讓裴清殊有一種她好像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感覺。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殿下不在府里的這些日子,我一個人呆著也是無聊。南喬常來陪我,和我說話解悶兒,兩人做個伴兒唄?!彼问险f著,親自上來幫裴清殊擦手,“殿下可算是回來了,這一路可辛苦?” 裴清殊坐下之后,也不顧那些個“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夫妻兩個邊吃邊講。大部分的時間里,都是裴清殊在說,宋氏在聽。 聽到驚險處時,宋氏禁不住用帕子捂住嘴,十分驚訝地說:“竟然有這種事?那,那殿下沒有受傷吧?” 裴清殊怕宋氏害羞,就沒好意思說,其實他身上并沒有什么外傷,不過因為這些天騎馬的時間過長,現在胯下還隱隱作痛呢…… “我沒事,就是虎子哥受了傷……不過幸好傷口處理得還算及時,問題不大?!?/br> “那就好?!彼问纤闪丝跉?,后怕地說:“我與殿下剛剛成婚不久,若是殿下有個三長兩短的,我可怎么活呀……” “放心,就算是為了你們,我也會好好保重自己的?!迸崆迨庹f著握住她的手,悄聲問道:“這個月的月信……來了么?” 見宋氏紅著臉點點頭,裴清殊隱隱有些失望,但也知道自己不能cao之過急,就沒再說什么,只是拍了拍宋氏的手道:“我還有些公務要處理,晚些時候再來看你?!?/br> 從宋氏那里出來之后,裴清殊便回到書房繼續寫奏章,順便讓人去傅府把傅煦叫過來,讓傅煦幫他再潤色潤色。 傅煦看完裴清殊的草稿之后,不由感慨道:“看來殿下此行,真是收獲頗豐?!?/br> 裴清殊寫的建議共有六條,每一條都做了詳細的解釋和說明。其中最主要的,也就是圍繞科舉一事的,主要有三條。 第一條就是有關廩生的選拔問題。裴清殊認為,現在讀書考試的成本很高,許多貧家子弟都讀不起書,以至于寒門越來越難出貴子。 既然朝廷每年都出了錢補給考生,那就應該補貼給最需要補貼的優秀學子。 所以他建議,取消所謂品性等十分主觀的考量因素,而是在府試錄取的五十名考生當中,從頭名開始,順序選擇家庭條件困難的考生補助。 所謂的困難,裴清殊和傅煦商量了一下,把家中人口超過三人,家庭年收入二十兩以下者,都納入了這個范圍之內。 其實普通人家年收入二十兩,尤其是在地方的,已經不算特別貧困了,起碼能夠吃飽穿暖。 但是讀書考試所消耗的銀兩,尤其是到外地趕考的費用,足以使得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望而卻步。 所以裴清殊他們把標準稍微定的低了一些,讓一些家庭條件比較一般的生員,也能得到朝廷的補助。 至于那些真的窮的吃不上飯的孩子,別說讀書考試了,就是吃飽穿暖還很成問題。 雖然很無奈,但他們暫時不在裴清殊扶持的目標對象之中。 “其實我想過了,我們提議這樣改革,唯一傷害的就是那些成績優異的富家子弟的利益??蓪λ麄儊碚f,這點銀米根本不算什么,因為他們看重的是那份榮譽。所以朝廷可以采取一些別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