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5
書迷正在閱讀:溫柔給你、老婆總逼我崩人設、從末日游戲回歸正常世界的不正常大佬、[綜]審神者教你做刃、過期合約[娛樂圈]、暗中觀察[娛樂圈]、后妃上位記、有美夫郎(女尊)、你不許死[末世]、你是我的榮耀
府侯府的小姐,那也是出身于書香門第,應當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 誰知因為朱太傅當年忙于準備科考的原因,朱氏并不是在他身邊由他教導,而是在南方老家長大的。 成親之后,皇帝就對朱氏很失望。 不過當時他只是一個各方面條件都很一般的皇子,先帝給他賜這門親事,在那時候來看已經是莫大的榮耀了。所以說皇帝心里雖然不滿,卻也沒敢說什么,還因為朱氏門第頗高的原因,一直對她處處忍讓,這才使得朱氏越來越不尊重皇帝,夫妻漸行漸遠。 現在,皇后有名無實地被困在坤儀宮里,朱家人其實一直都是心有怨言的。只不過確實是因為皇后做錯了事,他們也不好明目張膽地抱怨而已。他們只能一個勁地在家里合計,應當如何補救此事。 救皇后出來,目前看來已經是很難了。雖說他們不清楚皇后當初具體犯了什么事,可皇后親自簽字畫押,承認自己陷害妃嬪一事,朱家人都是知道的。 所以,他們只能另想它法。 最后想出來的辦法,就是鼓動皇帝選秀,然后再送一個朱家的女孩兒進宮。 第90章 驚聞 皇帝看著這位老太傅,清高自傲了一輩子, 這會兒卻低聲下氣地求他, 心中不免有幾分松動。 想當年, 他雖是先帝駕崩之前最年長的皇子, 可先帝向來偏心幼子,喜歡他的九弟。若不是有這位岳丈幫他在先帝面前說好話,這個皇位輪不輪得到他來坐還不好說。 所以對朱太傅,皇帝一直心存感激。若不是皇后后來實在不像樣子,恐怕他也不會和皇后走到今天這個地步。 朱太傅哽咽著,沉聲說道:“老臣不指望皇上開恩,能放小女出來。老臣只是想著, 朱家的女兒做出了這等失德之事, 老臣心中有愧??!若不再給皇上送一個貼心人兒, 老臣實在是寢食難安,將來就算死了,也合不上眼??!” 見朱太傅說得如此嚴重,皇帝連忙站起身來, 親自扶著朱太傅說道:“國丈言重了, 雖說朕與皇后夫妻緣分已盡,可朕心里一直是感念著您和朱家的。正因如此,朕也沒有嚴懲皇后,牽連朱家。至于貼心之人,朕已有后宮佳麗無數,實在精力有限, 恐怕不能照顧到您的小侄女。與其如此,倒不如讓她另嫁他人,朕親自為她賜一門好親事如何?” 朱太傅搖搖頭道:“皇上,您還不明白么?現在最重要的,不是我們朱家女嫁給誰的問題,而是皇上您,您究竟為何如此執著,不肯選秀??!” 皇帝為難道:“太傅不是不知,這幾年來,前朝后宮,諸事紛雜,朕逐漸無心于后宮,實在不想耽誤了這些年輕的小姑娘啊?!?/br> 朱太傅沉痛地說:“皇上到底是無心于后宮,還是已然心有所屬,就算您不說,可后宮之人,朝堂之人,天下之人,又有哪個沒有長眼睛,哪個沒有長耳朵?是看不出來,還是聽不出來呢?!” 皇帝心中陡然一驚,不知所措地看著朱太傅。 “非要老臣說的如此直白,皇上才能夠醒悟么?您想要獨寵儷妃娘娘的心情,老臣可以理解,可您這么做,恐怕不是在保護儷妃娘娘,反倒是害了她??!睿王殿下的前車之鑒,難道您都忘記了么?!” 睿王,就是六皇子死后,皇帝給他的追封。 一想起六皇子之死,皇帝不禁又是心中一痛。 見皇帝露出為難的神色來,朱太傅趁熱打鐵,繼續勸道:“從您坐上皇位的那一刻起,您就應該明白,這后宮是您的不假,可也不是只為您一個人的喜好所準備的?;噬嫌X得老臣是倚老賣老也好,為了一己私利,強詞奪理也罷,老臣都認了。只是老臣實在不能看著皇上這般沉溺于女色,忘記了君主應有的責任吶!” “太傅不用再說了,朕明白了?!被实郾鞠胫?,自己把儷妃藏到延福宮里去,一年才能見上一兩個月的面,其他人就能淡忘自己寵愛儷妃的事實。 可是今天,朱太傅的話提醒了他。他對儷妃的愛意,已經刻入骨髓。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皇帝把儷妃送去建福宮,不是因為厭惡了她,恰恰是因為喜歡她,在保護她。 所以,萬一有人起了嫉妒之心,把手伸到建福宮去,儷妃就危險了。 而且,如果他執意不肯選秀納妃的話,那些想送女兒入宮的朝臣不敢怨恨皇帝,就會把這筆賬算到儷妃頭上。 不管怎么看,接受大臣們的提議,舉行一次選秀,都是最好的選擇。 皇帝重重地嘆了一口氣道:“朕這就找兩位貴妃商議此事。您若是執意想送朱氏女入宮,朕納了她便是。只是您要想好了,就像朕剛才所說的,朕恐怕不會有精力親自照顧她?!?/br> 這話的意思其實就是,朱氏女進宮之后,皇帝不會寵愛她,只是為了給朱氏一個面子,會給那女子一個位份,保證她的吃穿用度。 朱太傅連忙應下,向皇帝行大禮,連說“皇上英明”。 皇帝懷著沉重的心情,將朱太傅親自送出了乾元殿。 …… 延和十七年的初春,在距離上一次選秀十一年之后,后宮里終于迎來了又一次的選秀。 這次選秀,由內務司負責初試,四妃負責復試,全貴妃和榮貴妃負責殿選,皇帝全程都沒有直接參與過。 不過在選秀之前,皇帝就和兩個貴妃還有四妃交待過了。太后去世還不到三年,他尚且無心后宮,讓她們選的時候要求嚴格一些,最終只要選幾個女子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至于朱家的女子,不論品貌如何,都留到最后一關,直接封嬪。 眾妃聽了,自是立馬應下。不管是有寵的還是無寵的后妃,沒有人愿意讓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丈夫。后宮里能少幾個女人,總歸是一件好事。 不過,身處高位的妃子,總是要比低位妃嬪考慮的要多的多。 就像榮貴妃在殿選之前,就叫來淑妃,姊妹兩個一起商議選秀之事。 “現今全妃身邊有敬妃,有敦嬪,可咱們這邊呢,麗嬪早就不中用了,慶嬪都恩嬪又都是老實巴交的性子,起不了什么實際性的作用。所以我尋思著,趁著這次選秀,咱們是不是應當從親戚挑選一兩個女孩兒來,做咱們的幫手?!?/br> 淑妃聽了,贊同地點了點頭:“話是這么說,不過找誰合適呢……” 姐妹兩個想了半天,最終把目光放在了榮貴妃的一個遠房外甥女上。雖是差了輩分的,可因為是遠親,只要進了宮以位份相稱,倒也不算什么違背禮法的大問題。 榮貴妃這邊要選自己人,全貴妃那邊當然也不甘示弱,牟足了勁地要選自己的親眷入宮。 經過重重選拔之后,皇帝最終只象征性地封了四個女孩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