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3
書迷正在閱讀:溫柔給你、老婆總逼我崩人設、從末日游戲回歸正常世界的不正常大佬、[綜]審神者教你做刃、過期合約[娛樂圈]、暗中觀察[娛樂圈]、后妃上位記、有美夫郎(女尊)、你不許死[末世]、你是我的榮耀
皇帝為了集權,多讓大臣們直接呈上密折。 不過后來,有兩朝皇帝對通政司進行了改革,使得通政司內大多是皇帝的近臣。這樣一來,既能使密奏制度化,又能保證皇帝對天下事的了解。 所以說,現在能夠進入通政司的大臣,大多是皇帝信任之人。 龐大人能夠不靠裙帶關系,只憑自己的實力進入通政司,想來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 而且聽說龐大人只有一個女兒,對女兒極為疼愛。想來四皇子娶了龐家的小姐之后,對他將來的發展也會有所助益。 從幾位皇兄岳家的選擇上來看,裴清殊覺得大皇子和三皇子選的都是與看似清貴,實則沒有什么實權的家族聯姻。二皇子和四皇子則是選擇了在別的方面有所欠缺,但是父兄有實職的妻子。 以裴清殊的視角來看,四位皇兄之中,還是數二皇子的婚事選的最好。雖說二皇子妃貌若無鹽,父親年紀又大了,可她的父親蘇宏光蘇大人乃是正三品衛尉寺卿,天子近臣,一直很得皇帝的信任。 就像得寵的妃子能吹枕邊風一樣,得寵的臣子,每日都能見到皇帝,誰知道他會不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皇帝的想法呢? 截止到目前為止,裴清殊還是沒能確定亡國之君到底是大皇子還是二皇子。 四皇子的確也有那個可能,但是裴清殊不愿意去這么猜。 至于年紀同樣合適的五皇子……基本上已經完完全全地被裴清殊給忽略了。 他實在是想不出來,到底出現什么情況,皇帝才會立老實巴交的成妃為繼后,立不聲不響的五皇子做太子。 …… 轉過年的春天,四皇子大婚,出宮建府。 為了慶賀四皇子的新婚之喜和喬遷之喜雙喜臨門,裴清殊下了血本,讓人搜索了兩幅特別值錢的古畫送給四皇子。 禮物送出去的時候,裴清殊看得出來,四皇子很喜歡,直接叫人掛在了書房里。 裴清殊覺得自己的審美被人肯定了,美滋滋的都忘了心疼錢了。 四皇子成婚之后,自然就不能繼續給裴清殊他們輔導功課了。不過他們兄弟幾個之間的來往還是沒有斷掉。每到休沐日的時候,四皇子都會進宮向榮貴妃請安。 一般來說,皇子們出宮之后,他們原本在慶寧宮的住所仍舊會保留下來。所以每十日,他們兄弟幾個還是可以聚在一起畫畫談天。 四皇子剛成婚那陣子,裴清殊和七皇子時不時地會去寶慈宮湊個熱鬧,主要是為了認識認識他們的那位新嫂嫂。 裴清殊本以為四皇子會找一個和左大姑娘十分相似的姑娘,誰知見到龐氏之后,裴清殊就發現,這位新四嫂看起來和他想象中的樣子完全不同。 左大姑娘端莊秀麗,看似溫婉,眉眼之間卻有一股英氣??蛇@位四皇子妃,低眉順眼,不聲不響,看起來就是一個典型的小家碧玉。長相雖說不丑,但也不是十分漂亮,只能說是端正。 見了本人之后,裴清殊才明白淑妃為什么會說龐氏配不上四皇子了。 不過裴清殊覺得,不管過去發生了什么,現在左姑娘和四皇子都各自婚嫁了,應該把以前的事情統統忘掉,朝前看才是。 對于這位新嫂嫂,裴清殊十分敬重。因為頭一回見面的時候,四皇子妃送了裴清殊和七皇子一人一套芙蓉白玉茶具,回過頭裴清殊便從自己的私庫里挑出一整套點翠赤金首飾來還禮。凡是見面的時候,裴清殊也必然恭恭敬敬地稱她為四嫂,不因其他因素而輕視龐氏半分。 許是榮貴妃只有四皇子這么一個兒子,龐氏沒有嫡親小叔子的緣故,見裴清殊他們和四皇子這么要好,龐氏就把他們倆當成自己的弟弟一樣對待。逢年過節,或是家里得了什么好東西,龐氏總是要送上他們一份。 七皇子每回收到來自四嫂的禮物,都要忍不住跟裴清殊感慨一番:娶媳婦真好! 七皇子的虛歲已經有十四,周歲也有十二了,近來想娶媳婦的趨勢越發明顯。之前裴清殊還總覺得自己年紀小,不太掛心男女方面的事情??墒茄劭粗呋首右部斓搅耸沼脤m女的年齡,裴清殊忽然有點擔心…… 他……以后該怎么辦呢? 裴清殊是一開始就沒想過要再找男人怎么怎么樣的,不管他以前的心理狀態是什么,現在的他就是男人,他也已經習慣自己的身體狀態了。 他骨子里其實還是一個很傳統的人,覺得男人就是應該和女人在一起。當然,這其中也有怕被世人議論的成分在。他覺得若是自己不娶女人的話,就會像二皇子那樣,被淑妃說成是變態。所以他遲早是會有女人的,而且迫于皇家的壓力,恐怕還不止一個。 不知道到時候……他能不能受得住啊。 不過,比起個人的婚姻這種小事,裴清殊更關心的,還是國家大事。 這些年來,匈奴人數次sao擾大齊邊境,幾乎每過兩、三年就會跑來一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雖說每一次,匈奴人都會被大齊的將士趕跑,可裴清殊總覺得,匈奴人只是在積攢實力,不斷試探大齊的實力和底線。 可是如今,大齊官場上總體的狀態還是重文輕武,國家并無多少將才可用。 老一輩的大將軍王大將軍,也就是定妃的祖父,如今已經年過七十,難以再戰。他老人家年輕的時候雖然英勇無比,可他的兩個兒子、三個侄兒全都為國捐軀,已是后繼無人。 中年將領也有幾個,可他們大多已經習慣了京城的富貴安逸,向來主和不主戰。 至于青年將領,除了大皇子小露頭角之外,這幾年武科舉上來的武舉人、武狀元都并不是十分突出,加上沒有根基,在軍中難以出頭。 裴清殊越了解,越心驚,越覺得這個國家岌岌可危。 宮廷內斗暗潮洶涌,外無猛將保家衛國,這樣的國家,該怎么挽救呢? 現在在長華殿里,裴清殊的成績已經能夠穩定地排進前三名了。所以一有空的時候,他就開始研讀那些自己并不喜歡的兵書,試圖多了解一些用兵打仗方面的知識。 可裴清殊還是覺得,自己的能力實在太有限了。 這個時候他就很羨慕大皇子,生來高大強壯不說,還十分擅長騎射。這回匈奴人犯境,大皇子又領了五千人馬,守衛邊境去了。 因為匈奴人只是小規模的擾境,所以皇帝并沒有大張旗鼓地給大皇子踐行,只是臨走時讓兒子們聚在一起吃了頓飯。 酒席之上,二皇子舉著酒杯,把大皇子從頭到腳夸了一遍,兩人兄友弟恭,好不和諧。 三皇子始終沉默地捏著酒杯,一改往日的狂妄自大,一言不發地坐在那里。裴清殊細心地發現,從頭到尾,三皇子滴酒未沾。 其他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