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
辦喜事的模樣。 “驚蟄啊,人接回來了?”正想著,從屋里出來一個老婦人,穿著一身利落的深藍色衣裙,望著寧若蘭的神色很是和藹,寧若蘭不由心生好感。 “嗯,媳婦,這是娘,下來吧?!本绑@蟄回身伸手想扶寧若蘭下來,結果不成想寧若蘭雙腳一伸,自己就跳了下來,動作那叫一個利索,景驚蟄眼角抽了抽,神色倏的變得怪異起來。一旁和藹的看著寧若蘭的李氏也是目瞪口呆,半晌才干巴巴的說:“你爹和驚風他們擱里面呢,既然接回來了,那就趕緊拜堂吧,別誤了時辰?!?/br> 說完,又不知想到了什么,把景驚蟄拉倒一旁開始說起了悄悄話。 寧若蘭趁此機會站在院子里好好打量了一圈她即將生活的新家,發現景驚蟄的院子雖然破了些,不過卻不小,四四方方的院子空空蕩蕩,東北角堆了一些不要的破板子爛木頭,西邊只有一小排柴火,居然是劈得細細的小板兒(四聲)。除了這些,再沒別的。再看房子,好吧,整個一個茅草房,屋頂上還有新長出的茅草正迎風招展。從門口望進去,黑乎乎的一片。 那頭,不知李氏說了什么,景驚蟄原本輕松的臉色,一下子冷了下來,對著殷殷看著他的李氏,語氣不好的說:“娘你別說了,今個是我成親的日子。其他別的事先放一邊吧?!?/br> 李氏神情失落,想說話又不敢再開口的樣子叫一旁看著的寧若蘭暗地里蹙眉,心道景驚蟄難不成真是個不孝順的?看他對李氏講話的口氣,既不耐煩又不溫和,還真像一個不孝子! 景驚蟄皺著眉把牛牽到一旁栓好,之后就帶著寧若蘭進屋。寧若蘭跟在景驚蟄和李氏后頭,一手挎著包袱進去,雙眼適應了一下才看清屋里的情景。 堂屋里,景驚蟄的爹坐在上首,旁邊的位置是空的,寧若蘭猜想那許是李氏的,果然就見李氏坐了上去。下邊椅子上坐著和景驚蟄面相幾分相似的男人,這應該就是李氏口里的驚風了。在下邊坐著一個吊眼梢的年輕女人,是景驚風的媳婦王氏。 “拜堂吧,磨磨蹭蹭,吉時都要過了?!?/br> 座上的景老頭見他們進來,臉上沒啥表情的說。 景驚蟄點點頭,合著寧若蘭一起沖著門外站好,先拜了天地,再轉身拜父母,最后倆人對拜一下這親就算結成。 寧若蘭表面上不動聲色,其實暗地里早不知吐槽多少遍:這就成親了?這就成親了?還能再簡陋點不? 第11章 奇葩婆家人 景驚蟄的家人在他們拜完堂后,王氏就幾步竄到廚房端著一盆燉白菜走了出來,還能看到里面零星的幾個白rou片子。 “爹,娘,大哥好不容易成親,咱就別打擾他們了,我把菜端回去,咱擱家里吃一樣?!?/br> 景驚風在一旁探頭瞧了瞧王氏手里端的盆子,點點頭,也勸說:“是啊,爹,娘,咱回吧,鐵蛋還在家等著呢?!?/br> 景老頭摸出旱煙袋吸了口,半晌才點點頭,說:“行,老大你們自個吃吧,我們回了?!?/br> 王氏臉上露出得意的神色,一瞥眼,突然看到寧若蘭手腕上帶著的銀鐲子,頓時眼珠子瞪得老大,磨磨牙,忍不住走上前,空起一只手猛地抓住寧若蘭的手腕,不是滋味的說:“呦,還是銀的鐲子呢!娘,你快看啊?!?/br> 說完,晃晃腦袋,語氣酸酸的說:“果然有了一兩銀子的聘禮就是不一樣,嫁過來就能戴銀鐲子!想當初我和孩子他爹成親,哪見過啥銀鐲子啊,有個銅簪子就頂不錯的,嫂子,你可真走運?!?/br> 寧若蘭淡笑著抽回手腕,看了看王氏頭上戴著的銀簪子,眨巴下眼睛,說:“我瞧著弟妹頭上戴的銀簪子比我的還好呢!我雖是嫂嫂,可畢竟是新進門的,也沒啥好東西可以給,這是我自個繡的荷包,娘和弟妹別嫌棄?!闭f著,寧若蘭從包袱里拿出她特意去鎮上買的兩文一個的小荷包遞給李氏和王氏,又掏出一文錢買來一副鞋墊子遞給景老頭,“爹,這幅鞋墊子是給你做的,東西簡陋了些,你們千萬別嫌棄?!?/br> 發完東西后,寧若蘭就雙眼殷切切的看著王氏,王氏瞄了瞄景老頭還有景驚風,臉色很不自然,干巴巴的笑了兩聲后急忙說:“哎呀,這么久鐵蛋準定餓壞了,爹,娘,咱們走吧?” 李氏也是面皮發紅,溜下椅子蹩著腳到王氏身邊,催促景老頭和景驚風說:“走吧走吧,別耽擱驚蟄和他媳婦吃飯?!?/br> 景老頭咳咳兩聲,收起煙袋,目不斜視的當先走出去,其他人趕緊跟在后頭出了門。院子里還能聽到王氏絲毫未壓低的聲音:“···不會陪嫁就一口箱子吧?老寧家也太摳門了!” “行了老二媳婦,還說啥呢,趕緊回?!边@是李氏的聲音。 “媳婦,你去把東西放下,先進屋歇會兒,我去把牛車還回去?!本绑@蟄把箱子抬下來放到屋里,和還站在堂屋的寧若蘭說道。 “嗯?牛車不是你的?”寧若蘭還以為牛車是景驚蟄自個的,這時候聽他要去還牛,脫口問出。不過,話一出口,瞄見景驚蟄窘迫的臉色,便有些后悔。她總是忽略掉這里是貧窮落后的古時,這時候有一頭牛的人家,在村里應該是條件非常好的了,像景驚蟄這樣的,估計是養不起一頭牛的。 “不是我的,我是借里正家的?!本绑@蟄說完,就牽著牛出去了。 沒別人在,寧若蘭總算能好好打量下以后要生活的屋子。她現在站的是堂屋,后邊是廚房,左右兩邊各有一間臥室,空蕩蕩的門上連個門簾子都沒有,一眼就掃個遍。左邊明顯是景驚蟄日常的住處,而右邊則被當做了雜物室,連個炕都沒有,里面堆了幾個不大的麻袋,旁邊架子上還有兩個布袋子,從形狀上和寧若蘭這段日子的了解,猜著一個裝的是苞米面,一個則是苞米碴子,這兩樣都是如今村里大部分人家的主食。 雜物間沒啥看的,寧若蘭便邁步進了左邊的屋子。本以為景驚蟄一個大男人根本不會收拾屋子,里邊不知會亂成什么樣,結果寧若蘭深吸一口氣,都準備在聞到不好聞的味道憋著氣時才發現,屋里面意外的整齊干凈。 炕上光溜溜的,被子整整齊齊的疊在一個賣相不算好的炕柜里,地上擺了一個木桌子,如果放在現代,那就是復古的純手工工藝,而現在嘛,它就只是一個粗粗炮制出來的木桌子。加上兩個同樣沒有經過精雕細琢的木凳子,此外就再沒有別的了。 還真不是一般的窮! 寧家雖然也不富,可屋里還有幾個柜子啥的,特別是寧大莊和張氏屋里,炕上和地上明顯一體的大柜子,一看就很上檔次,真不知當時寧大莊哪來的錢置辦這些。寧若蘭此刻還不知,她覺得挺好的那些柜子,其實都是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