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1
米家是攝政王世子劉平安的舅家,那可謂是得天獨存的沾了外戚光彩。在金陵城里,真是一門之中,多得官位。 就是趙茵的夫婿米隆安,都是謀上了一個六品的官位。 對此,趙子殷在封縣城知道后,是于書房里砸碎了他最愛的一套茶具。 那些日子里,因為趙子殷的心情低落,整個趙宅都可謂是氣氛凝重。 直到進了六月,杜明月收到了金陵城里大姑姐的書信,也是這一封信,讓杜明月看過后。于一日晚間,遞給了夫君趙子殷。 那是一封家書,信中的內容,也無外乎就是一些家?,嵥槭?。 倒是末尾時,趙婉儀告訴了杜明月,她近日里常帶著趙茵結交金陵城的官員家眷。趙茵是她親侄女,她自然會多加照顧一二。 有這個大姑姐的話,趙子殷的低氣壓,才算是解除了。 趙子殷似乎有大姑姐的安慰,是真正松口氣了。杜明月卻是心頭對趙茵這個繼女的未來,更加不看好了。 一個二房的媳婦,不得婆母和夫君的喜愛,一心跟在了大房的主婦身后抱大腿。說實話,這真不是一個好選擇啊。 特別是這個媳婦子還是膝下無兒女,沒有子嗣啊,在這個時代真是硬傷的。 只是,眼見著夫君趙子殷難得心情好心些了,杜明月不準備把這些明晃晃的傷疤抓開。還是準備過些日子,多跟大姑姐寫些家書,求大姑姐多照顧一些茵姐兒吧。 金陵城,離著封縣城太遠了。 特別是米家發達后,趙家在米家眼里,怕都不放在了心上吧。 想那米隆安這個姑爺啊,都比岳父大人的官職高了。呵呵,更不要提大姐夫那是青云直上啊。 哪怕是為了趙家的安全,杜明月都清楚的,趙家在米氏的眼中,鐵桿的高攀了。所以,現實就是趙家得罪不起米家。 所以,杜明月也就理解了,為何她的枕邊人,要摔碎了一套的茶具。 那是心頭悶火,沒地方灑嘛。 長興元年,秋。 在大唐朝的七州之地外,天下也是好不熱鬧的。 至少,杜明月從兒子們的口中,都是聽到了一二的天下事。 比如,蜀地又換主子了,然后,又是雍州跟荊州打了起來。反正翻開了輿圖,天下除了大唐境內外,似乎哪兒哪兒都在打仗。便是無盡山脈更北的地方,聽說,也是亂了起來。 總之,天下似乎又是烽煙亂起的樣子。 長興二年,秋。 已經年滿十二周歲的趙箓,是一個真正的半大小子了。 作為一個有理想的少年,趙箓在用一種學習的目光,看待了他爹教導他的成人世界。 也是這一年,一統了雍州和并州的漢王錢廖,出兵兗州與豫州。 在世人眼中,漢王一定完蛋了。 因為,大唐朝可是占據了七州之地。以區區二州之地與七州相抗衡,這怎么算,都應該是失敗之舉才對啊。 事實卻是長興二年的秋,大唐朝在兗州與豫州的軍隊敗了。 一時之間,漢王錢廖可謂是氣焰滔天,雄據中原四州之地,真一派英主的氣象??傊?,就在一些書生們給這位漢王上書,要上尊號,請漢王稱帝之時。 冬,第一場雪時。 一直在幽、冀二州虎視眈眈的豪族石氏一門起兵,逐漢王大軍。 這一戰,未分出勝負。 至長興三年,春。 石氏與符氏結盟,雙方過同出兵,與漢王錢廖的大軍,展開了連翻的大戰。 至夏,漢王錢廖大軍丟失兗州。 至此,石氏首領自稱幽王。符氏的家主,原徐州府尹自稱宋王。幽王占據幽、冀、青三州。漢王錢廖占據雍、并、豫三州。宋王占據徐、兗二州。 原本還據天下七州的大唐朝,轉眼之間就剩下了荊州之地。 也同樣是一年的春,元月時。 金陵城的長興帝,暴斃。 攝政王劉元德的名望,自然是大受打擊。 此時,大唐朝的帝位,可謂是名不符實。同樣的,真正有實力稱帝者,已無一人。 天下,十三州大帝之上,似乎注定了烽煙再起。 封縣城,趙子殷本來在遲疑不決的。但是,在金陵城那邊的長興帝駕崩消息傳來后,這位縣令大人同英德郡的其它縣令一樣,也是同樣效忠了宋王。 因為,大唐朝已經完了。至少,對于北方的普羅大眾而言,大唐朝是沒啥威信了。 趙子殷原本不懂的,就是這六州之地,為何失陷的如此之快?直到石氏和符氏兩個家族結盟,倒是讓趙子殷知道了一些底細。 因為跟蓬萊仙門的關系,趙子殷很清楚了,這兩家背后的靠山為何? 不用置疑了,石氏背后是蓮臺寺,以及周國公府當年的余孽,還有便是幽州那些投靠了大梁朝,由大草原上牽來的蠻族部落而轉化而來的幽州豪門啊。 至于符氏嘛,趙子殷倒是拿捏不太準了。 蓬萊仙門給的暗中消息,很明確的表示了,符氏身后的人,有些神秘。 長興三年,秋。 把一切的資源,都放在賭桌上后,劉元德領軍親征了。這一回的目標,便是徐州。 對于大軍的到來,趙子殷在投降宋王符氏后,再一次又投降了唐軍。 而且,還是親自去跪迎了領親衛入城的攝政王劉元德。 對于曾經的上司,再次見面時,趙子殷心中的感慨萬端。只不過,他這等小人物,有時候就是這般的可悲啊,這不,哪邊都是惹不起。 劉元德對于趙子殷,還是有些印象的。 不過,也不是什么特別記憶深刻的印象。還是看在了米家的面子上,趙子殷投降的爽快。所以,他的封縣城縣令,沒被擼掉了。 繼續任著縣令,趙子殷就的封縣城,就成了劉元德大軍過境后的大后方。 “爹,你是不是覺得攝政王會贏?” 在趙子殷過了劉元德的難關,于衙門里忙碌歸來后。長子趙箓提了問題。 對此,趙子殷倒是點頭了,他道:“此一戰,攝政王的贏面很大。至少,有六成?!?/br> “當初輸給漢王,那是因為攝政王想借機清除異己。只是沒想到玩大發了,變成了大軍潰敗……” 說到這里,趙子殷也是想嘆啊。 劉元德那等打擊了敵人的手段,簡直就是傷敵八百,自損三千啊。 “而現在嘛,卻是不同了?!?/br> 趙子殷嘲諷的說了這一句話道。 第124章 趙箓聽得親爹的話,頗是贊同, 道:“大唐已經到退無可退之地, 是當破釜沉舟?!?/br> 對于此話,趙子殷點頭, 也是一樣的看法。他道:“為父已經得到消息, 月前宋王長子突然染上惡疾病逝。宋王膝下幼子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