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6
思?!倍琶髟孪肓讼牒?,也實在不想管了杜春霞的一攤子爛事。這等事情,她真不想多插手。所以,她又道:“我不好介入,免得你將來后悔。怨了我,今日不勸你退一步……” “此事,春霞,你也別瞞著了?!?/br> “與腹中孩兒的親爹,好好的談一談?!?/br> “不管如何,你真是要打掉了這一胎。到時候,有他掩護你。你在公府里的日子,才不會難熬?!?/br> “打胎后,小月子也是重要的。你啊,還是要多愛惜自己的身子?!?/br> 杜明月說完話后,起身拿了一吊銅錢,塞進了杜春霞的手中。她道:“我啊,別的也幫不上什么,也不敢幫什么?!?/br> “如今,你應該尋管事一起好好的想了退路?!?/br> “你們好歹是露水的姻緣,總有些薄面情?!?/br> 聽得杜明月的話,再是收了杜明月給的一吊錢。杜春霞心頭有些不舒服。畢竟,杜春霞沒有達成了她的來意。 杜春霞這會子,也算是看出來了,堂姐并不準備幫忙,她要的打胎藥還得自己張羅了。 所以,杜春霞走時,臉色有些難看。 杜明月倒是不在意。 杜明月在想著,她這位堂妹會如何選擇攤牌的事兒? 如果杜春霞真準備瞞下來,杜明月只會覺得,她的堂妹已經無可救藥了。 在這個開平三年的秋,杜明月還是得到了消息。她的堂妹杜春霞,最終喝了打胎藥,打下了腹中的胎兒。 而那打胎藥的來源,就是那個沒降世的小孩兒的親爹,給準備。 要說,不幸運的事情,就是杜春霞那一回遭了罪。往后,已經是沒有再孕的能力了。 這不,在晚秋時節,杜春霞來了趙家宅子一趟,跟杜明月哭述了她的可憐來。 對此,杜明月只是默默的聽著,連安慰都懶得安慰了她面前的蠢貨。這得多蠢,才會信了一個老色鬼的話? 就那么喝了別人給的藥,然后,相信那個男人能給她尋個更體面的差事。所以,就舍了腹中的孩兒。 “你如今,在哪個地方上差?” 杜明月最后,實在受不了魔音穿腦,提了問話道。 “在老夫人的院中做灑掃?!?/br> 杜春霞也后悔了,往日在廚房里幫忙,好歹還能混些吃渴的。眼下做了老夫人院中的灑掃,可謂是規距嚴,見天里下來啊,真真是沒得空閑時。 第99章 杜明月望著杜春霞這個堂妹, 良久后, 嘆道:“如今木已成舟, 往事豈是可追悔的?” 當初,杜明月盼著杜春霞進了唐國公府里, 打著的主意嘛, 就是禍水東移。說實話,杜明月自認為, 她沒給杜春霞真沒造成了什么傷害的。 要杜明月看來,杜春霞走到了今天這一步,完全就是因為一個“貪”字。 “你啊, 有想過今后要怎么辦嗎?” “總不可能,給公府的老夫人當一輩子的灑掃吧?” 聽得杜明月的問話, 杜春霞嚶嚶的哭出了聲, 她道:“明月姐,我也不知道這后半輩子應該如何???” 作為一個嫁過人的女子, 而且, 還是一個壞了身子骨, 失去了生育能力的女子, 杜春霞這時候,自然是悔不當初。 可再是悔, 她也是沒好的法子。 若不然,她不會來求了堂姐給出主意。畢竟,在杜春霞看來,她的身邊也沒有什么其它人, 能實在的為她著想一二。 “你安心的在公府里好好辦差吧?!倍琶髟滤妓髁似毯?,又道:“多存些私房錢,等將來年紀大些了,收養一個孩子在膝下。等著年老之時,也就由養子為你送終?!?/br> 說這等打算時,杜明月也算是真心為杜春霞著想了。畢竟,唐國公府的差事,以杜春霞的態度,也不是個干滿一輩子的模樣。 瞧瞧,這是兩個月的時間里,都別摸出府了兩回。 唉,遇上個較真兒的,就知道杜春霞啊,不是老實的性子。 “養子?” 嘴里念叨了兩字,杜春霞有些后悔了,她覺得她當初就不應該打掉了腹中的孩兒。這養子再親,哪有自己的骨rou好。 “你還有別的想法嗎?” “若有,你便好生思量,以你的法子為主也成?!?/br> 杜明月不是討嫌的人,杜春霞真有好法子,她完全樂得當甩手掌柜。 倒是杜春霞聽得堂姐這般講,臉上尷尬的笑一笑,回道:“依明月姐你的意思……” 這時候,杜春霞哪會不明白了,她自己就是一個棒槌,老給人當了槍使喚啊。所以,本著后半輩子真收了養子,還得堂姐家出力嘛。這杜春霞到底沒蠢到家,還是知道有親戚在,這都是能尋個幫襯的。 這不,杜春霞也不敢反駁堂姐的話了。 開平三年,這等晚秋的時節。 唐國公府與諸侯商議的會盟之事,是熱鬧的在金陵城召開了。 說起來,今天的秋,倒不是各路諸侯有多么的好心,讓鄭國公府在好好的調整一下人馬,等待將開的戰事。 而是,雍州的瘟疫,讓各路諸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家伙都是不敢踏足了雍州,怕遭了池魚之秧嘛。 一旦等著晚秋過,冬天一來臨了,這等肆掠的瘟疫,自然就是到了頭。 來年啊,才是諸侯們眼中的最好討伐時機嘛。 這不,關于如何攻打了周國公府所控制的雍州、兗州,如何解決了后續的分臟。這些事情,諸侯們自然是要先坐下來,好好商量一個明白。 要曉得,天下共主的大梁朝,已經甭塌了。 這時候,有兵就是草頭王。 諸侯們攻打了鄭國公府,除了要給自個兒貼了大義的標簽外,也是想撈足了好處的。 人人都不是無私供奉的傻子。特別是諸侯們,那全是人精兒。 開平四年,春,萬物復蘇時。 一場大戰,拉開了帷幕。 以唐國公府為首的反對派,進攻鄭國公府的諸侯盟軍們。是從五路出發,逼入雍兗二州之地。 這五路諸侯,分別是第一路軍,徐、揚二州的藩鎮之主,唐國公劉元瑞。第二路軍,荊州的吳國公。第三路軍,涼州的涼國公。第四路軍,并州的秦國公。第五路軍,豫州節度使李子泰。 經過了火拼,又經過了瘟疫,鄭國公府的實力,可謂是銳減。 這五路大軍開來,鄭國公府自然是毫無招架之力。 于是,諸侯盟軍,是用一種勢如破竹之態度,合圍了長安城。 鄭國公府投降了。鄭國公本人,則是火燒了公府,與公府同葬于火海之中。介于剩下來的都是些旁枝血脈,嫡枝已無存。 作為諸侯盟首的唐國公劉元瑞,自然是大度的提議了,不妨給鄭國公府留些血脈,以奉養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