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0
書迷正在閱讀:小神話、星際之軟妹子的坑爹穿越、天賜姻緣、繁華未若眉間歡、輪回轉 引生曲、雪擁藍關、浮塵相思涼、輕輕夫人、東都、快穿之妖孽NPC保衛戰
,忽然雙膝跪下,向云陽侯和管夫人磕了幾個頭。 管夫人別過臉,想起知道衛子清死的那一瞬間的茫然感,她準備了一輩子去和他們鉚到底,那頭卻忽然松了勁……她站了起來,頭也不回的走了出去,她忽然覺得她這一輩子,似乎都比不過這個自己從前看不起的女人,愛的時候,不顧一切的爭取,排除萬難,決不放棄,恨的時候,便干脆利落的殺掉他,死了還狠狠地惡心了她一把……雖然采取的方法令人不屑,可是她卻活得這般恣意…… 秋高馬肥,北蠻那邊又開始蠢蠢欲動,邊界時有北蠻騎兵成群結隊過了國界劫掠之事發生,他們來去如風,到大秦搶一把,就可以過個好年,往年雖然也有,卻不如今年猖獗,邊疆屢屢有報,言北蠻軍方有異動。仁熙帝極是惱火,大秦休養生息數年,卻是漸漸重文輕武了些,對北蠻有威懾力的謝佑如今身居相位,卻是忙著田畝制改革,無法領兵邊疆震懾,好在此時,云陽侯主動站了出來,自愿領兵赴邊疆,仁熙帝大悅,準其所奏,封云陽侯為振威將軍,領兵平北疆,冼夫人因為百越族人首領,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素有勇武之名,準予隨夫出征,云陽侯之子管英則封了個副將隨軍出征。 而與此同時,急云也踏上了赴南詔的征途。 作者有話要說:都說他們圣母,讓管夫人最后再做次圣母哈,表砸我,古人做圣母的很多很多,這絕不是個例,我是覺得這事情能讓管夫人心靈上有所觸動也是好事…… 恩,這章又發放飯盒2個,接下來繼續發放飯盒…… 第102章 各有志 送走急云的李熙很郁悶,為了掩護急云的行蹤,他也早就回到了山莊養病,秋光水色,倒是好好畫了幾幅好畫。 然而這一日他卻迎來了個不速之客,明華公主。 明華公主不過小他幾個月,因為人溫柔,從前在宮里關系還算融洽,到底有些兄妹情分在,后來下降袁玉,袁玉又是急云的義弟,自然四時八節的節禮,又分外用心些,然而到底算不上來往十分密切,今日特特一個人來到山莊探病,不帶駙馬,卻著實有些古怪。 明華看到居然是養病中的李熙親自來迎她,反而是王妃沒有看到,有些失望,勉強笑道:“看起來氣色好多了,顯見得是嫂嫂侍疾有功,卻不知怎么不見嫂嫂?” 李熙笑了笑道:“她習武的,最近閉關了?!遍]關真是個好理由啊…… 明華哦了一聲,臉上郁色又起,李熙觀其神色,笑道:“meimei是怎么了?” 明華垂下眼睫,卻是有些忍不住淚水,半晌才道:“也沒什么……只是聽說夫君從前曾得嫂嫂啟蒙教誨,極是敬愛這位jiejie,因此想來問問嫂嫂夫君有什么喜好?!?/br> 李熙點了點頭,笑道:“想是駙馬不太快活?” 明華終于忍不住落了淚道:“我也知他鯤鵬之志,如今被困于公主府,著實委屈了他,因此自嫁給了他,我一心一意地對他,并不曾擺公主架子,又請人去接了他親人來京城,就住于公主府內,還專門讓太醫替他姑姑治病,如今病已是好了許多,清醒得很……對公婆也是恭敬之極……” 李熙驚訝道:“難道meimei如此恭順體貼,駙馬及其家人仍給你氣受了?” 明華慌忙搖頭,淚水滾珠也似落下:“不曾,玉郎對我一直溫柔備至,公婆也極是和氣,就是祖母嘴巴刻薄些,對我也是極好的,只是玉郎卻總是郁郁寡歡,有時明明是在書房看書,好好的卻又買起醉來……這般下去……這般下去我心里著實難受……我對玉郎一片真心,然而卻為著我,他志不得伸……教我心里如何好受……” 她喜歡他,好學,用功,聰明,有著俠義之心,出身貧寒但不亢不卑,如今卻眼睜睜地看著他仿佛一顆新星還未到最亮,便要隕落。 本來袁家人來了京城,袁玉倒也打起精神,當時晉王妃聞訊也去看了看他們,倒是一家子其樂融融,結果沒多久袁雪病情好轉,老太太便說擔心家里的豬和地,要回去,一家子又回了煙水村,其實她心里也知道,袁家人那是真正的莊戶人家,哪里吃得消這公主府里的繁文縟節,來住一段時間不錯,住的時間長了,京里又極是寂寞沒有朋友,他們又不能習慣貴人的生活圈子,自然是要回去,回去鄉里鄉親和官員們趨奉他們,卻是過得自在多了。只是玉郎卻是一日比一日的憔悴下來,她只得試著看看能不能從晉王妃這邊試試勸一勸。 李熙點點頭,沉思片刻笑道:“不妨事,如今秋景疏朗,我這里又有一池的好水好花,泛舟賞月,船上攜著筆床茶灶,仿佛浮家泛宅似的隨水蕩去,高興就寫幾筆畫,吟幾句詩,看看山高月小,溪光樹色,于開闊心情上卻是極好的,不如讓駙馬與你來我別院住上一段時間,我來慢慢勸解于他,你看可好?” 明華愁眉不展,這些文會從前玉郎還常去,自從做了駙馬后,他極少應,除非謝開陽硬來拉他,他才去一次二次,然而晉王盛情難卻,再說興許過幾日嫂嫂就閉關結束了也未可知,便勉強笑道:“那有勞熙哥哥了,我回去便擇個日子隨玉郎一同過來?!?/br> 過了幾日果然袁玉和明華一同來了別業內,李熙安排了靜芳園給他們居住,里頭臨著水,滿眼荷花蘆葦,十分軒爽。 夜了李熙卻是留了袁玉在書房小酌,慢慢和他說些詩書之事,漸漸又說到朝廷體制上,袁玉因急云的原因對他原有親近之意,喝了些酒,果然也放開了心防,少不得大談起如今變革之法:“如今圣上變法,卻仍不敢動祖宗官制,其實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都可歸于禮部,而大理寺可并于刑部,太仆寺則可并于兵部,通政司則可并于都察院,其余冗員,予以裁汰,除去駢枝,吏治清爽,清除內弊……” 李熙只是笑瞇瞇聽著,時不時附和兩句,漸漸從恤農到興工,從兵務到外事,他居然說了個滔滔不絕,倒都是頗有見解,李熙聽著聽著頗覺此人是個人才,思路很是開闊,大概幼時也受了急云一些影響吧,一些思想和后世有些相近,若不是為駙馬,做個變革之臣的確不錯,倒不枉急云對他頗為照顧。 袁玉說著說著卻忽然沉默了,一杯酒接著一杯酒的喝著,李熙笑著給他斟酒問道:“如何不喝了?” 袁玉垂下睫毛道:“不過是空談罷了……” 李熙笑道:“你眼光敏銳,見解獨特,又有遠見卓識,是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