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7
在榻上,榻前,六月垂手侍立,正低聲稟報,“……娘娘說,讓您能早一點去看她,就早一點過去?!?/br> “說說五哥兒?!睂庍h面色冷峻,他知道大jiejie為什么讓他盡量早點去看她,可是,箭已離弦,斷沒有再回頭的道理! “是!五爺身體很好,氣血旺盛、生機勃勃?!?/br> “嗯?!睂庍h長長舒了口氣,活動了下肩膀,臉色稍稍緩和,五哥兒的身體,是他最擔心的,他和阿爹雖然想到了五哥兒的病弱是大jiejie的惑敵之計,卻不敢肯定,畢竟,大jiejie懷上五哥兒時,正用著藥,而且,大jiejie懷五哥兒那一年,耽思竭慮,心神不寧……(。) ☆、第九十五章 驛站 他讓六月走這一趟,不是為了看大jiejie,而是為了看五哥兒,萬一五哥兒真象明面上那么病弱,連幾聲爆竹響都經受不起,那他就只好想辦法護著jiejie假死逃遁,他想過了,真要那樣,他就陪著jiejie,也不回家,一路往北,落草為寇,至少自由自在。 如今五哥兒生機勃勃,這是天佑寧家! “別的呢?”寧遠又問了句。 “五哥兒是睡著被人叫醒了過來的,一身睡意,不過,五哥兒一雙眼睛黑白分明,亮極了,黑眼珠清透烏黑,那雙眼睛,和七爺象極了?!绷侣冻鼋z笑容,雖然只見了一面,他很喜歡那位五爺。 “眼明心亮!我寧家的血脈!哼!”寧遠傲慢的抬起下巴,一時心情好極了,看來,五哥兒不但身體強健,還是個聰明伶俐的。真是萬事俱備,只差他想出個好主意了! “說說京城的消息?!?/br> “是,崔爺說小的去的正好,七爺讓打聽的事,細細碎碎,信里寫不清楚,當面稟報最好……”六月簡潔明了的一件件說著京城各家的瑣細事。 “……晉王非常照顧母舅楊雪坤,楊雪坤小名蝸?!?/br> “叫什么?哪個蝸牛?”寧遠打斷了六月的話,六月干笑一聲,指了指墻角,“就是,地上的蝸牛。崔爺說,楊舅爺的大名跟楊舅爺全不相搭,倒是這個小名,名如其人?!?/br> 寧遠抓起折扇嘩的抖開,兩根眉毛一替一根抬了幾下,“這京城,倒有幾分意思,你接著說!” “是!崔爺說,晉王生母楊嬪父親原是六部小官,一場病沒了,楊家原來就十分困頓,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楊蝸牛是遺腹子,楊嬪當初自請入宮為奴,據說也是為了替弟弟籌錢治病,楊嬪極疼這個弟弟,自從晉王出宮開府,據說最多的時候,楊嬪一天打發人跑了三四趟,囑咐晉王照顧好舅舅。晉王對這位母舅確實照顧有加,從晉王出宮開府到現在,楊舅爺大大小小惹了七八件麻煩事,都是晉王出面替他了結的?!?/br> “哪些事,一件件細說?!睂庍h瞇起了眼。 如今活著的,連五哥兒在內,一共四個皇子,另外三個,個個都得盯的死死的,府里落片樹葉,都算大事! “是!”六月細細說了楊舅爺惹下的那七八件事,“……崔爺說了,這位楊舅爺,就是灘糊不上墻的爛稀泥,懶、饞也就算了,愛占小便宜這一樣實在討人厭,占便宜是惹事的禍根?!?/br> “嗯,小爺聽出來了,前兒他賠的四萬銀子,是先從墨相家那位墨七少爺手里借了,隔天,晉王府長史、綏寧伯世子姜煥璋拿了銀票子還給了墨七?” “是?!?/br> “有意思??礃幼訒x王對他這個新任命的長史很親近,說說這個姜煥璋!” “是!”六月從姜煥璋父親。綏寧伯姜華遠說起,寧遠聽到姜伯爺抵了御賜祖宅,就為了買那塊上古的徽墨這里,噗的一聲,哈哈大笑,一邊笑一邊用折扇啪啪拍著炕幾,“跟崔信說,給小爺把這個……賣墨這個人給小爺找出來,小爺就喜歡這樣的!上古的徽墨,虧他想得出來,這是個妙人兒!” “是?!绷侣冻鼋z無奈的笑,等寧遠笑聲落下,接著往下說,“……小的回來時,李氏已經在李家在寧壽庵外的別院里住下了,如今,姜煥璋撐著姨娘顧氏主持了綏寧伯府中饋,崔爺打聽到的信兒,說是顧氏在綏寧伯府的處境十分艱難?!?/br> “銀票子是怎么回事?崔信沒查清楚?” “是。崔爺也覺得稀奇,說是仔細打聽過,那天晚上,顧大爺確實匣子沒離手,可第二天到了德隆銀號,銀票子就成了白紙,崔爺說,照他看,這十萬銀子確實沒了,不象是顧家父子藏了這十萬銀子,再次訛詐姜家??傻降资窃趺礃影牙夏鸽u變成了鴨,他還沒查出來?!?/br> “李氏那些嫁妝里,有多少包金假貨?” “崔爺說,應該不少,他拿到的,就有二三十件了,顧大爺揣了一懷回去,里面就兩件真東西,崔爺還從姜府下人手里拿到了四五件?!?/br> “傳話給崔信,好好查查這個李氏,還有李家,那位女財神,還有她新過繼的那個兒子李信?!睂庍h一根眉毛挑的老高,揉著下巴,一臉的興致?!斑@位李氏有意思,這是明擺著的,一串兒小手段肯定出自她手,把姜家和顧家耍的團團轉!難道就因為姜煥璋待她不好?倒是個有性格的!小爺我……” 喜歡兩個字差點脫口而出,幸好寧遠反應快,硬生生又咽了回去,人家是個小媳婦,他不能隨便喜歡! 張太太和李信很晚才回到紫藤山莊,張太太一臉喜色,她在佛祖面前抽了簽,又給李信認認真真批了八字,件件都是上上大吉,這一兩個月的郁結,被這幾根上上大吉沖散了不少。 不管是她請來的,還是有別的什么原因,總之,文二爺來了,再加上張太太進門這一臉喜色,李桐頓時心情大好,一家三口,這一頓晚飯吃的歡欣愉快。 飯后上了茶,李桐說起了文二爺的事,“……文二爺的大才,是上個月姜煥璋會客,我正好路過,偷聽了幾句,正好那人說到上元縣的文二爺,說文二爺師爺世家出身,他父親和叔父,一個學了刑名,一個學了錢糧,文二爺因為一生下來就是個瘸子,所以到七八歲上,就跟在叔父身邊學習錢糧,據說他十五六歲時,錢糧上就比他叔父還要精通,他叔父那時候在河督衙門當差……” “哪一任河督?”李信驚訝問道。 “這個沒聽說起?!崩钔┎桓艺f的太細,就是這些,只怕阿娘已經有幾分疑心了。 “文二爺錢糧上學到了家,就去了父親身邊學刑名,據說是在兩淮憲司衙門,又學了幾年,憲司犯了事,他父親牽連了進去,押解進京的路上病死了,之后,也不清楚怎么回事,總之他叔父也下了大獄,還抄了家,到后來,他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