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
?你小時候連飯都吃不飽,哪有什么心思來學習刺繡?小時候的事做不得數的!我看你在做衣服上挺有天賦的,萬一突然開竅了呢?” 她頓了頓又道:“再說了,現在女兒做什么事打的都是您的幌子,這做衣服的事兒咱們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萬一被人發現了您連刺繡都不會,那不是露餡了嗎?” “這事兒咱們不急于一時,慢慢來,每天都抽空練習會兒,也不要求你精通,只是最基本的花鳥魚蟲,梅蘭竹菊你總該會吧?” 何逸清口舌生花,沈氏漸漸被說動了,聽著也不算難???她猶豫地對上女兒明亮的雙眼,“那.......我試試?” 這廂母女兩人干得熱火朝天,安哥兒有了新玩伴,天天吃喝玩樂,也不無聊,而何父就顯得有些無所事事了,稻田里的雜草已經除過三遍了,何家四周的地也都被他被開墾出來種上了各樣蔬菜,甚至連家里都被里里外外的拾掇了一遍。 何父自覺在家里幫不上忙,卻又沒什么事兒干,便想著接著出去給人家打短工,可沈氏卻怎么也不同意,不放行。 沈氏不同意也是有原因的,出去給人家打短工雖然來錢快但干的都是些重活、累活,多傷身體??!以前家里債臺高筑,她又不頂事兒,何父為了還債只能出去打短工,她雖然十分心疼但也無可奈何。 可現在不一樣了,家里無債一身輕,甚至還小有結余,最艱難的日子過去了,沈氏怎么可能再讓何父去干傷身子的活兒?堅決不同意! 何父被沈氏阻了,閑在家里有些悶悶不樂,天天只能陪著安哥兒玩,何逸清理解自家爹的心情,靈機一動,便想了一個法子。 她建議道:“爹,要不你去跟教書先生學幾個字兒,正好家里剛買了紙筆?!?/br> 學字?何父心里有些納悶,好端端的學寫字干啥?會說話不就行了?再說了,做學問都是燒錢的,家里哪有那個錢,不成不成。 何逸清卻別有一番考慮,她自己是認字的,前世她送安哥兒讀書時,也跟在后面學著,雖不會吟詩作對,但聽說讀寫都是沒問題的??傻飬s是大字不識幾個,萬一以后自家生意做大了,他們連賬本和合同都看不懂,很容易被人騙的,這也是她前世做生意時得到的教訓。 何逸清勸道:“哎呀,爹,多認些字兒總沒壞處的,至少你以后跟鎮上那些掌柜的打起交道來也多些底氣。又不是要你去考科舉,只是學一些常用字,認得會寫就行了,簡單的很,也不需要多少束脩?!?/br> 見何父有些心動,何逸清又加了把火,“爹,你每天學會了正好回來教我們三人認字,咱們交一份錢四個人得好處,再劃算不過了!” 何逸清又問沈氏,“娘,你說是不是?” 沈氏在一旁聽著,也覺得不錯,“女兒說的有道理!”何父去學字兒總比出去干苦力強!而且也要不了幾個錢。 何父徹底心動了,要是能做個文化人,誰甘心做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他要是會寫字,以后村里誰敢看低他?這字,他學了! 說干就干,何父問沈氏拿了五百文錢,又準備了兩斤豬rou,二十個雞蛋,一籃子新鮮菜蔬,便去了隔壁王家村。 因為何家村人口少,滿打滿算也只有不到六十戶,三百多個人,整個村里只有村長是個老童生,并沒有教書先生。 所以村民們若想送自家孩子去讀書,就要去隔壁王家村。王家村李有個過了知命之年的王老秀才,考進士屢試不中,早就絕了科舉的心思,安心地呆在村里教起書來。 何父提著一籃子束脩去拜訪王秀才并說明了來意,王秀才聽后,雖然有些驚訝,但還是收下了何父。左右也只是教些簡單字,費不了多大功夫。 從那天起,何父便過上了每天上下學的日子。 第27章 教學 何父天天早出晚歸的上學堂去了,沈氏還專門給他縫了個書袋,里邊放了紙、筆、墨,又怕他讀書讀餓了,還多放了幾個玉米餅子。 還別說,何父長衫一穿,書袋一背,到真不像個莊稼漢子了。 安哥兒看著何父這幅打扮,很是新奇,鬧著也要去上學,拉著不讓何父走,沈氏急忙溫聲軟語地哄他,心里卻開始盤算起來:清姐兒有能耐,不需要讓他們多cao心;而安哥兒還小,以后還不知道是個什么樣兒,得給他早做打算,等到了四歲就送他讀書去,若是讀的進,怎么樣也要供他讀書,總好過以后做個莊稼漢子。 何父隨王秀才進入書堂,一道道清脆的童聲傳進耳朵,聲調拉得長長的。他微微用目光掃了一眼,學堂里大概坐著有二十多個學生,都是附近幾個村里的孩子,他們的年紀有些參差不齊,似乎八歲到十二三歲的都有。 何父走了一路,學堂里的二十幾雙眼睛就跟了一路,都好奇的盯著何父看,似乎不明白他年齡那么大為什么出現在學堂? 何父黝黑的臉有些發紅,他甚至還聽到了有小孩子在“嗤嗤”的笑,頓時手足無措起來,他低著頭雙手接過王秀才給的書,輕聲道了句:“謝謝先生?!北隳刈搅宋恢蒙?。 一拿到書,何父就打量了下左右的幾個孩子,發現自己拿到的書與別人的不一樣,他的書是用幾十張紙縫起來的,沒有封面,上面的字也比別人書上的要大,這讓何父有些不解。 其實王秀才也是一番好意,雖然何父才交了五百多文的束脩,但他還是想好好教的,于是連夜寫了幾十張常用的大字,并將它們裝訂在一起給何父教學用。何父只要將這本書上面的字都會讀會寫了,就算學有所成了。 王秀才在眾人面前簡單地介紹了下何父,便開始授課,先是讓這些學生拿出昨天布置的練習的字貼,然后開始挨個查看,沒檢查到的,就要繼續背誦文章,一會兒要挨個提問。 王秀才授業比較嚴厲,一把戒尺從不離手,他拿著戒尺邊走邊看,若是見到寫的馬虎不好的學生也絲毫不留情面,直接用戒尺打手板,幾張寫得不好就打幾下,力道還不小。幾個不認真的學生被打得嗷嗷叫,手心都紅了。 何父在一旁看著,突然感覺脊背一涼,縮了縮脖子,心道:他都一把年紀了,先生應該不會打他手板......吧?若是在這群小蘿卜頭面前被打手板了,那可丟人丟大發了!他可一定要好好學! 等王秀才全部檢查完了,他就讓這些孩子們繼續背書,然后來到了何父旁邊。正好何父的桌子是一個人坐,他便挨著何父坐下,拿起那本“大字書”,開始教何父認字兒??紤]到何父的年齡,他還特意放慢了速度。 何父一不想被打手板,二惦記著要回去教他們娘三兒,因此學得十分認真,短短半天就認了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