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1
寧愿冒天下之大不韙率兵圍城,犧牲小我成全大我,多么公正無私可歌可泣啊。 周文顯聞聽蘇錦樓的話后,差點沒當場嘔出一口血來,都打到家門口了,竟然還義正嚴辭說沒有犯上作亂?周文顯自問平生見過不少厚顏無恥之人,蘇錦樓堪稱第一。 就在周文顯打算金蟬脫殼棄城私逃之時,汴京里的幾個世家家主以及國公正在秘密商討對策。 輔國公首先說道,“大軍圍城,新帝無應對之法,為了拖延時間便拿底下的臣子開刀,再任由新帝胡作非為下去,誰知下一個被屠的是誰?” 當初光帝封蘇錦樓為執金吾,定國公私下里找了老友予以重利,大家拐著彎的對光帝說蘇錦樓的壞話,讓光帝生生的將發出去的詔令收了回來,其中出力最多的就是輔國公,周文顯把罪魁禍首定國公斬了,下一個難保不會將屠刀揮向其他的國公。 輔國公還沒活夠,他貪念著人間的富貴榮華,生怕周文顯哪一天熱血上頭把他當jian佞給斬了,故而他迫不及待的表明了對周文顯的不滿。 輔國公話音剛落,剩下的安國公和鎮國公紛紛表示同意,四大國公府同氣連枝,定國公已死,剩下的三大國公府自然要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保住國公府的地位與權力。 上官金鴻乃是上官家新任家主,在場幾人中數他年紀最輕,“我們幾家都有族人在朝廷任職,若是哪天圣上又想推一個替死鬼出來,也不知這把刀會落到哪家人的身上,與其等死,莫不如先發制人?!?/br> 都說流水的皇朝鐵打的世家,歷朝歷代朝廷倚重世家,是因為世家底蘊深厚,有許多族人在朝廷任職。 大慶疆土廣闊,許多皇族管理不到的地方都需要世家出面幫忙管理,各地具體的管理者不少都出自世家,百姓移孝于忠的實際對象亦是這些世家,于是形成了有家族、無民族、無國家的政治格局。 一旦動了世家,牽連甚廣,拔起蘿卜帶出泥,沒了官員,整個朝廷中樞癱瘓無法運轉,故而一般而言皇帝是不會擅動世家之人的。 可如今不一樣啊,周文顯明顯被逼的狗急跳墻,只要能保命保住皇位,他才不會在乎是否會牽連呢,反正現在詔令出不了汴京,朝廷中樞形同虛設,若是殺一兩個人能安撫住蘇錦樓,周文顯定會毫不猶豫舉起屠刀。 一旁的南宮昇快速的瞥了上官金鴻一眼,“可那畢竟是圣上,是天下之主?!?/br> “嘖!”上官金鴻一臉嫌棄,也不知是在嫌棄南宮昇揣著明白裝糊涂,還是在嫌棄周文顯的無能,“天下之主?如今明眼人都曉得天下之主已經易主,這個時候不想著投誠,難不成真等蘇錦樓打進來抄我們的家滅我們的族嗎?” 上官金鴻年輕氣盛,對比著其他三位穩如泰山的世家家主,他顯得有些沉不住氣,實際上大家能坐在這里商討對策就已經表明了各自的態度,只不過礙于最后的一點臉面都沒有明說而已,如今上官金鴻把目的挑明,大家自然紛紛表示贊同。 “蘇錦樓手握重兵,若是惹毛了他,旦夕之間我們整個家族都有可能覆滅?!?/br> 左家家主左明堂嘴上說著覆滅二字,面上卻仍是一副風輕云淡的模樣,顯然他知道蘇錦樓輕易不會動用武力鎮壓世家,若真那樣做了,天下讀書人的吐沫星子就能將他淹死。 只不過雖不會以武力鎮壓,等以后蘇錦樓登基之后出手打壓世家子弟,他們這些人也是無可奈何,故而,最好在蘇錦樓還未登上皇位之時賣他一個好,以便于以后雙方還能友好相處。 思及此處左明堂沒好氣的看了一眼對面老神自在的王學宗,也不知這老不死的上輩子積了什么德,王家先是出了一個驚世大儒,現在看來貌似還要出一個當皇帝的孫女婿。 不過,思及王永風與王家如寒冬臘月般的關系,左明堂又有些幸災樂禍,蘇錦樓娶的是王永風的閨女,親近的人自然也是王永風,只要王永風一天不與王家修復關系,蘇錦樓就不會對王家另眼相看。 再一想王永風與王家鬧掰的原因,左明堂不禁感慨,常言道娶妻當娶賢,妻賢夫少禍,古人誠不欺我也,王學宗若是再不約束他的好妻子,這王家遲早得遭殃。 王學宗此刻的心情是百感交集,他全然沒想到他那個未曾謀面的孫女婿竟然會走到今天的位置,這幾年他時常與嫡子通信,嫡子的態度從一開始的強硬逐漸軟化。 尤其是最近的這四五年間,嫡子時常在信中提及一個叫蘇錦樓的孩子,說這孩子在文學造詣上資質駑鈍但卻十分刻苦,所布置的任務都能一絲不茍的完成,在武藝上反倒是天資出眾,對于兵法亦是一點即通,還說若是以后蘇錦樓上京讓王家多照顧一二。 后來就是蘇錦樓與王文珺的婚事,說實在話,這門婚事王學宗一開始并不滿意,文珺是王家的嫡孫女,世家出身的女子天生比別人尊貴驕矜,怎可嫁給一個無名小卒,且那無名小卒家世不顯,又是天資愚鈍之輩,如何給文珺優渥舒心的生活?至于武藝上的天資,即使再怎么天賦異稟,在文人當政的大背景下也全無出頭一日。 只是他心里雖是不滿,在這樁婚事上卻并未明言提出反對,他好不容易與嫡子關系漸緩,可不能再做什么多余的事惹惱嫡子了,再說這么些年,文珺都是跟在親爹親娘身邊,她的父母都同意了這樁婚事,他這個不熟悉的祖父又有何資格指手畫腳呢? 不曾想,白荻入侵,青州叛亂,蘇錦樓一躍成為大慶的戰神,風頭無兩,備受推崇,就連汴京里的公子小姐都對他贊不絕口。 盡管蘇錦樓立下不世之功,可在汴京朝臣的打壓下,光帝連一官半職都沒賞給蘇錦樓,當時王學宗暗地里也曾替蘇錦樓運作一二,但胳膊擰不過大腿,反對蘇錦樓執掌京師的人太多了,幾個世家亦非鐵板一塊,最終王學宗只能暗自替蘇錦樓惋惜。 后來,蘇錦樓那個膽大包天的小子竟把涼王給宰了,還把整座汴京城給圍了,短短數月,時勢變遷,快的讓人措手不及,王學宗緩了好久仍感覺如置夢中。 “那么,大家都同意了?”上官金鴻看了看在座的每一人,掃視一圈后在王學宗的面上停頓了一下,“王世叔,以后還請您為我們上官家在新帝面前美言一二啊?!?/br> 這里的新帝指的是誰大家都心知肚明,只不過,身為世家家主,上官金鴻的作派太過外露,讓在場的其他人都頗為不適。 他們仔細回憶了以前上官家的家主是如何做派,印象最深的就是對方常年掛在嘴邊的微笑,再瞧瞧上官金鴻的行事作風,他們十分納悶,那只老狐貍到底是如何教孩子的,怎么教出了這么一個滾刀rou的家伙? 上官金鴻目光灼灼的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