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8
軍的名聲早已傳遍整個大慶,若是讓他鎮守函裕關必定可以將外敵牢牢抵擋在大慶之外,現在大慶百姓不是都說蘇錦樓是戰神嗎?說他心系百姓,憐憫天下蒼生,若是蘇錦樓不接受招安主動挑起戰亂,豈不是自打嘴巴?天下百姓又會如何非議? 讓蘇錦樓去鎮守函裕關,不僅讓朝堂內外安枕無憂,且可以一步一步蠶食他手中的兵權,只要沒了兵權,蘇錦樓就是一個任人宰割的羔羊,是生是死全在光帝一念之間。 光帝怕夜長夢多,當場下詔,“傳令涼州,蘇錦樓擊退白荻平息青州叛亂,立下赫赫之功,寡人感念他勞苦功高,特封其為武安王,即刻率領兩萬大軍親赴函裕關鎮守,保我大慶永世安寧?!?/br> 光帝為了以示對蘇錦樓的尊重,派了身邊親侍和五個內監組成傳令使,在一縱守衛的保護下大張旗鼓的去往涼州,一路上傳令使不停的宣揚光帝對蘇錦樓的倚重和信任,這般動作之下還真有一部分百姓被蒙蔽住了。 于是,在蘇錦樓與部下共商大事準備興兵造反之際,聞聽士兵來報,說是汴京特使前來宣讀封賞詔令。 蘇錦樓與在場眾人面面相覷,皆弄不明白光帝的腦回路,他們明明都要攻打汴京了,光帝還要封賞?不會是受了太大的刺激,腦子進水了吧。 “且去看看皇帝老兒搞什么鬼?!?/br> 蘇錦樓帶著眾人走到前廳,只見幾個面白無鬚的內侍正神情倨傲的立在大廳正中央,對方見到自己這一行人還微微昂著腦袋,不拿正眼瞧人,蘇錦樓當即嗤笑一聲,隨后將這幾人當成空氣旁若無人般的行至上首處坐了下來。 領頭的親侍王林是大太監王守忠的干兒子之一,以往仗著王守忠的勢沒少在宮內作威作福,宮里多是踩低捧高之輩,那些低位太監宮女甚至包括部分不得寵的皇妃全都奉承巴結著王林,讓王林一度養成了頤指氣使的姿態,那一雙勢利眼也越發趨炎附勢起來。 王林身負皇命自覺高人一等,在他眼中蘇錦樓和身邊的部下都是一群烏合之眾,起不了多大的風浪,此時見蘇錦樓不但不主動行禮,還視自己于無物,頓時氣得熱血上涌,不過他好歹還知道這里是蘇錦樓的地方,不敢當場發作起來。 “蘇將軍,圣上詔令,還請蘇將軍設下香案下跪聽詔?!?/br> 蘇錦樓右手托腮,眼皮子都不往上抬一下,懶洋洋的說道,“有什么詔令就快宣吧,說完趕緊滾蛋,老子這里可不供飯?!?/br> “蘇將軍!”王林剛想出言呵斥,猛然想起之前干爹囑咐讓他不要多生事端的話,他平復心中怒氣,暗自決定等回宮后定要將蘇錦樓大不敬之舉如實稟告,“蘇將軍,圣上詔令,念你抗敵有功特封你為武安王,即刻率領兩萬精兵鎮守函裕關?!?/br> “武安?”蘇錦樓扯了扯嘴角,“我不喜歡這個封號,你回去讓皇帝老兒重新擬一個過來?!?/br> “你!”王林氣急之下不管不顧道,“蘇錦樓,你莫要不識抬舉?!?/br> 蘇錦樓還是那副慵懶的樣子,連表情都沒變一下,“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譽名,歷朝歷代國之能□□勝敵者均號武安,可惜……我不喜歡?!?/br> 提到武安,蘇錦樓就想到白起李牧項燕等人,白起是秦國悍將,立下數功,最為出名的是長平一戰,坑殺趙軍四十萬,幾乎將趙國團滅,李牧曾數退秦軍,被趙王親口贊譽“乃寡人之白起”,項燕屢敗秦軍,曾擊敗名將李信,然而這三人的結局都太凄慘,白起自刎而亡,李牧被趙王所殺,項燕敗于王翦之手死在亂軍之中。 蘇錦樓是打心底里不喜歡武安的封號,他不會成為別人手中的劍,更不會將生死榮辱皆系于他人之手。 這條封賞詔令一出,蘇錦樓就想明白了光帝等人的小心思,對此,他只想說,文人朝廷真是不堪大用,他們也不想想,若他蘇錦樓當真是信奉儒家思想,在乎那些個虛名,一開始他就不會血洗涼王府起兵造反了。 “你回去告訴光帝,如今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他下詔主動將皇位禪讓給我,另一條路就是我帶兵攻入皇城親自將皇位奪過來,”蘇錦樓起身打算離開,“其余的廢話就不用多說了,快滾吧?!?/br> 王林眼見蘇錦樓要走,從頭到尾蘇錦樓都沒將他放在眼里,惱羞成怒之下他竟想動手教訓蘇錦樓。 蘇錦樓哪會讓他近身?王林剛有動作,蘇錦樓便抽刀揮了過去,動手打向蘇錦樓的左手從臂彎處齊齊被切斷,鮮血淋淋的斷手落在地上,王林一聲慘叫當即昏了過去。 “來人,抓刺客!” 蘇錦樓話音剛落,門外沖進來數十個身著盔甲手執武器的士兵,他們齊齊將幾個內監團團圍住,并將兵器指向這幾人。 內監們哪里見過這種陣仗,士兵身上隱隱傳來的兇煞之氣駭得他們心驚rou跳。 “蘇,蘇將軍,我們是使臣,即便是兩國交戰都不斬來使,你,你現在是什么意思?” “不斬來使?”蘇錦樓瞥了說話的內監一眼,只這一眼便逼得內監瑟縮著脖子,再也提不起一絲與蘇錦樓說話的勇氣。 “想必這個用下巴看人的太監就是覺得我蘇錦樓不斬來使,這才膽敢如此囂張的吧,”蘇錦樓笑了下,“難不成你們沒聽過我曾經斬殺降將的事?我既能斬了降將,為何不能殺了使臣?再說,明明是你們先動的手,我這叫正當防衛?!?/br> 此時,魏昌延緩步走到蘇錦樓的身邊說道,“將軍,我們剛才還在犯愁興兵的緣由不足,現下卻不用發愁了?!?/br> 蘇錦樓眉毛一挑,看向魏昌延的目光滿是調侃,“魏先生,不愧是只老狐貍啊,蘇某佩服?!闭f完還對魏昌延抱了抱拳,以示自己的真心實意。 魏昌延淺淡的微笑就這么僵在了嘴角,不論何時,蘇錦樓總能讓他破功。 第130章 悲催太子 大慶的官員都安逸慣了, 尤其是在文官當政的情況下,個個都想著主和,他們生怕一旦打起仗來自己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光帝年邁, 雖說成日里被大臣三呼千秋萬歲, 可他心里也明白人總有一死, 自己的身體狀況自己最清楚,他的大限也就在這一兩年了,如今他只想安度殘年粉飾太平, 當然,若是蘇錦樓中計接受招安,他肯定要趁機將兵權收回來,然后好好懲治蘇錦樓這個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 在光帝看來,在他當著朝堂重臣的面親口答應封蘇錦樓為武安王的時候, 就意味著他已經對蘇錦樓示了弱, 此等行為對于一個身居至尊之位的天下之主而言乃是奇恥大辱,是一輩子都抹不去的污點。 光帝自認為自己的一生英明果斷, 從無敗筆,不曾想臨到老了卻被一個泥腿子出身的農家小子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