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1
星星眼的眾人捧心表示心底的羨慕與崇敬,哇哦, 陶學神真厲害,給我們棠柳鎮長臉了。 據說,七齋書院的蘇錦樓也考中秀才了,雖然是倒數第二名,但人家已經是實實在在的秀才公了喲~~ 眾人習慣性表示, 哦, 正?! 粚?!哪都不正常!蘇錦樓?是他們所想的那個蘇錦樓嗎? 是那個在七齋書院進學,交白卷, 不尊師長,頂撞夫子,被夫子趕出學堂, 從此放飛自我長期曠課的蘇錦樓? 我們雖然單純天真, 但你可不能說這些鬼都不信的謊言來耍人玩。 “誰閑極無聊沒事編瞎話耍你們???”傳話人一臉不屑,“官家的喜報都貼出來了, 就在官家衙門旁邊,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 你不信?我也不信,可人家官家總不會耍你們玩吧?!?/br> 于是,不敢置信的學子們帶著風中凌亂的心情紛紛跑去看喜報了,他們一字一句的摳字眼,生怕自己眼花看錯了,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快把貼在墻上的紙給盯出一個洞了,喜報上寫著的蘇錦樓三個大字仍然牢牢的矗立在那里,沒有絲毫變化。 看來就是他們所想的那個蘇錦樓,不是眼花,不是別人開玩笑,更不是做夢,蘇錦樓真的考中秀才了,那個不學無術,胸無點墨的學渣真的成了秀才公。 老天無眼?。?!天道不公?。?! 人家蘇錦樓天天曠課,隨便去考考就一步踏入了士層階族,他們呢?每天苦哈哈的背書讀文練字作詩,結果卻屢屢受挫,有不少人竟連府試都過不了,至今連個安慰獎都沒拿到,心酸! 這些學子的世界觀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想想看,若是一個班級中的學渣,一年上不了幾次課,成天逃學還敢和老師做對,平時的測試次次吊車尾,結果人家高考大爆發考了個985或者211學校,怎么可能不讓人跌破眼球。 蘇錦樓太出名了,棠柳鎮的學院無一不曉得他的大名,這樣學渣中的學渣竟然考過了院試,學子們怎么可能一點怨言也沒有。 在這里面受到打擊最大的就是七齋書院的師生了,尤其是與蘇錦樓牽扯頗深的曾夫子以及葛修文、蕭清行。 曾夫子曾不止一次在課堂上公開批評蘇錦樓,什么冥頑不靈啊,無可救藥啊,不知所謂啊,反正所有負面的忤逆之言都是形容蘇錦樓的,話里話外就是這種不思進取,對學識沒有半點尊重之心的小混混一輩子都出不了頭,只能渾渾噩噩的呆在他那個小村子里虛度光陰。 如今人家蘇錦樓考中秀才了,地位與曾夫子持平,這臉打得,正抽反抽倒著抽,花式十八樣抽臉,抽的曾夫子眼珠子差點戳上天被刺激得厥過去。 再說前好基友葛修文,自從和蘇錦樓為了金錢這等俗物反目成仇后,配合著曾夫子全力抹黑蘇錦樓的名聲,蘇錦樓在棠柳鎮臭名遠揚有他一半的功勞,現在眼見蘇錦樓成了秀才公,他悔啊,悔的腸子都青了。 早知道蘇錦樓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肯定忍辱負重堅定維護好和蘇錦樓的基情,絕不會為了區區銀子就與對方斷絕關系,想想看,若是他有了個秀才好友在身后支持,不僅自家親爹會高看他一眼,于他背地里發展勢力也多有助益。 出門談生意時,把蘇錦樓這個活字招牌一拉,向別人介紹說,“這是我兄弟,正兒八經的秀才公?!眲e人一瞧,連秀才公都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為他端茶倒水鞍前馬后,還不立馬對他心生佩服?多有面子啊。 可事實卻是他和蘇錦樓已經沒關系了,因著先前的糾葛,連普通同窗的情誼都維持不了,他能不后悔嗎? 蒼天啊,大地吶,你這個磨人的小妖精咋這么會戲弄人呢?他與蘇錦樓你儂我儂好的能穿一條褲子之時,蘇錦樓屢試不中,別說秀才,連最基礎的縣試都沒過,等他和蘇錦樓鬧掰了杠上了,人家一考就考了個秀才回來,命運對我不公,老天爺對我太刻薄,我不服啊…… 除了以上兩位被蘇錦樓刺激的三觀盡毀的夫子和好基友,還有一個曾被蘇錦樓氣得吐血的蕭清行,人家蕭清行聞聽蘇錦樓高中秀才后十分平靜,沒有吐血沒有咆哮,更沒有摔杯子摔碗啥的,他像是壓根沒聽到這個重磅消息。 “清行兄,你沒事吧?”黃石巖滿臉擔憂,清行兄向來以自身的學識為傲,但運道不佳,考了好多次都未考中,如今眼看著于學問上一向被他碾壓的蘇錦樓一躍成為秀才,怎么也不該這般平靜才是。 “我,”蕭清行喉嚨干澀,火辣辣的疼,他咳了一聲后說道,“我沒事,石巖賢弟無需多心,現在,我只想一個人靜一靜?!?/br> “哦,那我就不打擾你了?!秉S石巖非常善解人意主動告辭,“你好好休息,我明天再來看你?!?/br> 送走了至交黃石巖后,蕭清行靜靜端坐在書桌旁,雙目無神,愣愣的盯著書桌一角,像個石雕似的一動不動,滿腦子都是蘇錦樓高中的消息。 怎么會這樣?這個世道太荒誕了,蘇錦樓怎么可能中榜?明明蘇錦樓只是個自命清高,胸無點墨,才疏學淺的廢物,他有什么本事能登榜? 蘇錦樓成秀才了,那自己呢?自己成什么了?不過一童生爾,還是個多年在原地踏步的童生,總聽人言,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難不成他也注定是個老童生? 蕭清行的學問在七齋書院里一直獨占鰲頭,以前王夫子教學之時對他最為喜愛,寄予的厚望也是最厚重的,曾夫子接手七齋書院后,見蕭清行不好糊弄,基本功又扎實,不敢像教導李金科那樣故意說一些謬論誤導他。 后來學院里五個童生走了四個,唯剩蕭清行一個獨苗苗,曾夫子為了七齋書院的招牌,不敢過于苛責蕭清行,蕭清行出手闊綽,舍得花錢,曾夫子收了他的孝敬,也會認認真真指導他的學業。 可曾夫子本身的學識底子擺在那,比之先前的王夫子,他不僅在人品上相差十萬八千里,自身學問也是拍馬而趕不上的。 當初曾夫子憑他自己的本事考中秀才,盡管不像蘇錦樓一樣摻雜了水份,但名次卻是排在后面的,他家里窮,沒銀子自費去府學進學,想要拜師卻無人愿收,只能打道回府,好不容易搭上了王夫子的路子接手了七齋書院,從此在摟銀子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府學并不是想進就能進的,每年只收應屆的秀才,稟生和增生免費入學,附生自費進學,也就是說如果附生沒有能力自費,一旦錯過了最初的報名機會,那么即使將來富甲天下,腰纏萬貫,人家也不會收你。 貧窮誤終生,曾夫子日日夜夜都在遺憾當年因囊中羞澀而錯過了去府學深造的好機會,其實臨平府除了府學還有不少民辦的學院,雖比不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