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9
莫懷遠年紀輕輕已經中了舉,又和京兆尹千金定親,盤根錯節的關系,讓莫家地位越來越穩固。 世家大族的女子,從小就被洗腦,是為了家族利益而犧牲的,聯姻,攀高枝,有幾人幸福?因為她們知道,只有家族不倒,才能作為她們的支撐,男人不可信。 爹娘來信中,頻繁提到莫家,莫小荷很是反感,族里若真那么好,為什么會拋棄名聲上有污點的莫大丫?歸根結底,還是堂姐沒利用價值,還讓族人蒙羞,既然這么現實,就別總是標榜著親情和血脈,從而控制族人的思維。 “夫君,我有點亂,這么說你能明白嗎?” 莫小荷語無倫次,在京都耳濡目染,她發現莫家并不是表面上那般和睦,娘親因出生鄉野,經常被踩,被丫鬟婆子怠慢,直到莫懷遠得到重視后,情況才有好轉。 “恩?!?/br> 顧崢把莫小荷擁在懷里,輕輕拍著她的后背安撫,剛剛她還干嘔幾次,顧崢連忙按照和老郎中請教的法子,上了一碟子早就準備好的酸梅。 “所以,我會寫信給族里?!?/br> 莫小荷想想自己也夠憋屈的,她沒安全感的時候,就想快刀斬亂麻,以為弄死蘭姨娘就高枕無憂了,卻沒考慮后果。 沒錯,蘭姨娘是應該死,卻不該死在她手里,她受了委屈,自己擔著,還得連累夫君顧崢,那背后的家族是干什么吃的?退一步,她買兇殺人,萬一過不去心里那道坎呢? 顧崢無奈地點點頭,神不知鬼不覺地除掉一個人,對他來說不難,既然莫小荷有別的安排,他也不反對,他能感受到她心里的糾結,就好像一個善良的人,被賊人逼上絕路,卻始終拿不起手中的刀。 莫小荷說完,輾轉反側,始終睡不著,她從床上爬起來,給族里寫了一封長信,說明緣由。 大年初二一大早,莫小荷拉著顧崢出門,她準備把信送出去,卻意外等來了莫家鋪子的掌柜,掌柜特地來送信,并且連連表達歉意。 “小荷小姐,您看這信件的時間,已經是兩個月以前的了?!?/br> 掌柜是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看上去很精明,莫小荷見過他一次,記得他管著一家銀樓,明面上不是莫家的產業,她記得東家似乎是姓劉。 皇后娘娘莫顏是心有成算的人,大吳甘愿俯首稱臣二十多年,她還是不能放心,早早埋下暗樁,監視大吳的一舉一動。 “還真是,怎么年前沒送到?” 莫小荷看著上面蠟燭滴落的印記,垂眸沉思,看來這封信很重要,若是家信,一般都是花點銀子,委托來大吳做生意的商隊,先送到大舅娘手里,轉交給她。 “年前邊城有動作,抓了不少壯丁服徭役,城門檢查嚴格,咱們鋪子的貨被扣下了?!?/br> 大冷的天,掌柜的滿頭冷汗,這么多年沒出過問題,手底下的人大意了,信隨隨便便夾帶在他們的貨里,多虧他上下疏通,使了銀子,昨夜才偷偷地弄出來。 莫小荷給掌柜倒了一杯熱茶,拆開信封,快速瀏覽,和以往家信不同,上面只有幾行小字,娘李氏在字里行間透露出對當下形勢的擔憂,讓她和顧崢收到信立刻啟程奔著大越京都,給出的理由是,大哥莫懷遠要成親。 “小荷小姐,您早點離開吧,這邊城,眼瞅著就要亂了?!?/br> 掌柜不安地欠了欠身子,目前的平和都是假象,只要有導火索,隨時可能開戰,年里糧草鋪子關門,就在初一晚上,城里好幾家糧鋪的庫房都被賊人撬開,搬運一空。 之前一切都是預感和猜測,在掌柜口中聽到,莫小荷還是愣了下,有一種深深的恐懼和無力感。 “糧商們鬧到知府衙門,讓知府大人給個說法,那人正焦頭爛額,無暇顧及小妾,這個就交給老奴來辦?!?/br> 掌柜態度很好,彎著腰表示歉意,“讓小荷小姐受委屈了?!?/br> “無妨?!?/br> 莫小荷一向吃軟不吃硬,聞言,只是擺了擺手,有人解決蘭姨娘,不給她留下隱患,的確很省心,她也不必一直惦記著。 送走掌柜,莫小荷抬眼望天,灰蒙蒙的,太陽被烏云遮住,這是要變天了嗎? 懷孕初期的感覺真是不怎么美好,從初一到正月十五,半個月的時間,莫小荷每日都要吐上兩三次,吃了吐,又怕肚子一點東西沒有,勉強自己繼續吃下去,如此反復折騰,人瘦了一圈,原本就巴掌大的小臉,下巴更尖了。 顧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恨不得替自家娘子承受,原本想多要幾個孩子的念頭,徹底打消,他陪著莫小荷又去看一次郎中,郎中把脈之后,確定是滑脈無疑。 往年正月十五,衙門都會辦一場燈會,今年毫無預兆地取消,并且禁止民間私自舉辦燈會,見莫小荷眼里難掩失望之色,顧崢自己動手,給她做了一盞兔子燈。 自從初一晚上,徐鐵頭和莫大丫有共同的秘密后,二人相處自然,也不避嫌,相約一起來到顧崢家的小院子。剛一進門,徐鐵頭謹慎地關閉院門,連莫大丫臉上都多了幾分凝重之色。 “徐大哥,堂姐,正要找你們呢,張大娘包了湯圓,我和夫君又買了元宵?!?/br> 得到兔子燈的莫小荷,多日以來,終于多云轉晴,懷孕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又愛胡思亂想,冷靜下來以后,她以為自己是中邪,魔怔了,好在有顧崢體諒她。 “進屋說?!?/br> 徐鐵頭手里拎著兩個紙包,熟門熟路地放到灶間,他看屋檐下的兔子燈,也沒了嘲笑顧崢的心情,邁著大步到堂屋,坐下后,咕咚咚地灌了一大碗茶水。 “茶還是涼的,壺里的熱水剛燒開?!?/br> 顧崢拿著銅壺倒水,被徐鐵頭攔下,“喝水先不急,你聽我說,前幾天,我回家取東西……” 徐鐵頭說的家在邊城的府城,他回去有點事情處理,想出城去大越一趟,發覺城門關閉,進不來,出不去,大吳相當于閉關鎖國,與大越隔絕。 邊城的氣氛緊張,就連遲鈍的普通百姓,也發覺形勢不對,很多有過經歷的老者都說,上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在二十幾年以前,兩國開戰的時候。 “我給官差一錠銀子,想要詢問何時能打開城門,我在大越還有小本生意,正打算去收銀子?!?/br> 徐鐵頭搖搖頭,銀子官差沒有收,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