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1
都惦量著分寸呢。 他當時看著好像很憤怒,其實心里冷靜著呢,人都是會同情弱者的,同樣是做了同一件的壞事,被人揍了一頓,吃了些苦頭,大家說起來,會說那就是活該! 可如果殘了,廢了,拖累妻兒老小一大家子跟著吃苦受罪,那日子一久,人們便會覺得是打人的不對,太殘暴了。 不過就這頓好打,也足夠這幫人好好的長了個教訓,以至于在往后的日子里,一瞅見許向華跑的比兔子快。 日子一天一天慢慢滑過,轉眼間便到了一九,六,八年冬天,許滿紅從公社開會回來后,便召開了全村大會,許家莊要來一批知青了,六男四女,由于許向莊生產隊沒有富裕的房子,現在蓋也來不及了,這些知青只能分散開住進村子里的社員家中。 許滿紅私下找到許向華說道:“老九,你家屋子大,人口也少,你和梅子都年輕人,好打交道,給你家分上兩三個知青吧?!?/br> 許向華想都沒想,便搖頭拒絕道:“七叔,你還是問其他人吧,我家肯定不行,我和梅子都不習慣有外人在家里?!?/br> 許滿紅一瞪眼,說道:“咋就不行了?住進去慢慢就習慣了,你家房子多,人口少,騰出一間來給知青住能咋的?人家城里孩子千里迢迢來咱們這小山溝溝安家落戶,以后就要跟咱們這些老農民一起在田里下苦力,流大汗,多不容易??!咱們能照顧就得照顧點?!?/br> 許向華想到前世知青來村里后發生的一些個事情,他不否認這批知青里有幾個人確實不錯,但也有那些個危險分子。 要知道六,八年的這批知青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前兩年紅色運動剛開始的主力軍,能有幾個是省油的燈,讓他們住到自己家里,那是萬萬不能的。許向華苦笑著說道:“七叔,他們來咱們農村干啥來了?” “這還用說,當然是扎根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啊?!?/br> “這就對嘍,你看,他們就是來當農民的嘛,再說了又不是確實沒地方住,你剛才一宣布,咱們村多少人家都搶著想讓知青去住呢,我就不湊這個熱鬧了?!?/br> 許滿紅見說不過許向華,氣的伸手指了指他說道:“你呀,你,小九子,你得對村里的事熱心點,將來有機會往上走一步才好說嘛?!?/br> 許向華裝傻的笑了笑,給許滿紅點了根煙,趁他正美著,趕緊開溜,省的這老頭一會逮住他又念叨。 其實許向華說的都是實情,村里的確實有很多人家都搶著讓知青去自己家住,只因為知青一個月有37斤口糧和八塊錢的補助。 這住在誰家里,就在誰家搭伙吃飯,那口糧肯定就得交給那家人了唄。許家莊這一帶的收成算是比較好的了,就這每人每天分到的糧食也到不了一斤。 知青們一天的口糧就能分到一斤多糧食,而且城里人的飯量還小,這一年下來除了房租,可還能落不少口糧呢。這年頭,糧食多金貴呀,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誰不想往自己家劃拉。 第102章 前世許向華并沒有和知青們多接觸過, 見面頂多也就是個臉熟。不過知青們的到來, 倒確實給許家莊這個閉塞的小山溝帶來了一些活力,他們不同于村里人的衣著打扮,說話談吐,生活習慣等等,都讓社員們和小孩子們又好奇又崇拜。再加上十個知青里面還有個男知青會講些三國之類的, 更是讓社員們對這些有知識,有文化, 城里來的知青們高看了一眼。 前世社員們和剛來的知青很快便打成了一片, 更準確點來說就是, 冬日閑的無聊的社員們每天都去竄門子, 圍觀知青,看新鮮,瞧熱鬧。 知青們雖然對農村的生活條件, 環境有些微詞,但是有句老話說的好,新茅房還有三天香呢。 這剛到一個地方,還比較新鮮, 再加上知青們下鄉動員時的熱血還沒有退盡,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在正是冬天沒啥農活的時侯,所以當時剛開始的狀況便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糊弄著過唄。 等到明年開春一忙起來,繁重的農活就便得這幾個不會干活, 被農村枯燥無味,吃的差,衛生差,生活條件更差,磨礪過的知青跟社員們之間產生一些碰撞,關系也不會這么融恰了。 沒下鄉之前,這些十七八歲的小年輕們都是想著畢竟建國都快二十年了,經過快二十來年的社會主義建設,農村就是再窮,估計也能住上個磚房,裝著電燈和自來水,也有收割機和拖拉機了吧。 農忙時社員們耕地和收割都用拖拉機和收割機,農閑時社員們聽聽收音機和廣播,夏天去河里游個泳,撈個魚,冬天去山上打個狍子,野雞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么逍遙自在。 可現實是,許家莊這個這不算最窮的小山溝,只有一臺手扶拖拉機,能住上半磚瓦房的,全村也就只有差不多一半的人家。村子里倒是通上電了,可幾乎每晚都停電,家家戶戶一到晚上都得點煤油燈。 吃水就更不可能是自來水了,村里除了極個別人家有壓水井,剩的吃用水都得去村中間的井里挑。 睡的是土炕,屋里也是泥土地,雞鴨鵝狗滿院走,隨地拉屎,還有許多人家還養著跳蚤和虱子這些小寵物,在這個年月,都是很正常的事。 有些個社員一人只有一套單衣和一套棉衣,換洗的時侯躲在屋里不敢出門,一年到頭就換一次衣服洗一次澡,想方便得到建在外面的茅坑方便,夏天蚊子盯,蒼蠅撓,冬天屁股都能凍掉了。 田間地頭也不是想象中的拖拉機,收割機,詩情畫意,而是趕著騾馬老牛,拉著著犁仗翻地,頂著烈日用鋤頭鏟地,揮著鐮刀哈腰收割,屏著呼吸拉著臭哄哄的大糞車。 再到后來也就是明年,知青們的錢,糧補助停發后,跟社員們一樣憑工分掙糧食和錢的時侯,矛盾就會更加明顯和尖銳了。 知青們覺得農村臟,亂,差,干活累,社員們則覺得知青們不會干活,花花架子,還拿工分,跟他們搶口糧。 住家戶的知青和房東也有了矛盾,知青們覺得房東克扣了他們的伙食,房東們則覺得知青事多,窮講究,搭伙拿到手的糧食也不如以前多了,他們都沒啥賺頭,當然也就懶得去搭理,應付,雙方的態度因著利益沖突,生活習慣等等因素,可想而知,都不會太友好。 當然了,也有些知青和房東處的特別好的,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在往后的日子里逐漸成了親戚一樣1,兩家互相來往走動著,不過,像這種情況都是極個別的特例,更多的還是像前者一樣。 就這么一群心懷美好理想,寫血書請愿,要戰天斗地,為了革命,為了全人類的徹底解放,改變全世界,與帝修反做斗爭,保證紅色江山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