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6
想當“逍遙派”,美的你,在這亂哄哄的環境下,想不折騰出點事都難。 半大的孩子們這冷不丁沒了約束,又有“知識越多越反動”等等口號喊著,最先革的便是校長,學校領導,然后便是各班的班主任,老師啥的命,像什么剃個陰陽頭,坐土飛機游校都小意思。 現在大街上最常見的便是一幫半大孩子,壓著頭上戴著高帽,胸口掛著大牌子,打著大紅叉,平時為他們授課的老師,狂喊著“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砸爛舊世界,誓要把無產階級的紅色革命進行到底”口號呼嘯而過。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田春生一如前世那樣己經畢業,分配到縣委當了名干事,以田春生那滑頭的性子和前世后面的成長,升遷的軌跡,許向華是一點也不擔心這個小舅子,想著抽時間把認識的一些人給他介紹下,雖說起不了啥大作用,但至少多認識幾個人,多幾條路子,總不是啥壞事。 停晚六點鐘,掛在村中間大樹上的大喇叭準時響起了。 先放了一曲,然后許衛東便開始準時準點的讀社論了。噢,許衛東也就是許向榮新改的名字,人現在是革命的急先鋒,當然不會再用許家按族譜起的封建糟粕名字,不給自個改個又紅又專的名字,怎么能顯出革命的決心?! 其實這種情況現在多的是,在這場紅色,革,命剛開始的時侯,許多人都開始改名了,像什么衛東,向東,紅衛啥的都是非常熱門的,大街上隨便喊一嗓子,都能有一片應聲的。 許向榮在改完自己的名字后,又打上了許家莊村名的主意,說什么許家莊這個名字帶有濃重的個人色彩,要受到嚴厲大批,判,想改成什么紅旗莊,向陽屯啥的,結果讓二老太爺一拐杖從大隊革委會給打了出去,只能就此做罷。 第98章 許家莊的“破四舊, 立四新”運動還在轟轟烈烈的開展著, 公社新一輪的運動任務又下來了, 各個公社都得排練革命樣板戲, 然后去參加縣里的文藝匯演。 公社接到通知后就把這個任務分配到了各個大隊, 先由本公社內各個大隊排練好,選出最好的去參加文藝匯演。 于是許向榮和劉春花兩個便把許家莊大隊的社員們組織到一起,開始排練樣板戲,社員們不用下地干活, 還能拿工分,當然都樂意了。 排練革命樣板戲的的成員, 基本上都是貧下中農, “地, 富,反,右,壞”,甚至中農,上中農, 這人一般是撈不到這等好事的。 現在的農村, 像貧雇農,貧農, 下中農身份可以說是頂頂好的一類出身了,只要不是啥太出格的事,同樣犯了什么錯誤, 貧下中農就是人民內部矛盾,批評教育一下,認個錯改正了便算了。 而黑五類或是其他出身不好的犯了同樣的錯誤,那就是階級矛盾,是階級敵人處心積慮要破壞人民政權,一般這種好事是輪不到他們的。 所以隊里成分好的貧下中農都去唱戲了,干活人手自然便少了一些。只是這樣一來地里的莊稼可就毀了,沒有足夠的人手,耽誤了農時,今年的莊稼肯定是得欠收一些了。 許滿紅看著地里荒廢的莊稼苗子,心里火大的不行,可也沒啥好的辦法。許向榮和劉春花等人,有縣革委會主任梁勝利撐腰,別說他這個小小的生產隊長了,就是許滿剛那個公社書記都得避其鋒芒,打太極。 一時間,許向榮和劉春花帶領的七,八個雖然是貧下中農出身,但卻是村里以前人人討厭的無賴,混子,現在搖身一變都成了革委會的組員,在整個許家莊大隊那是東北西走,忙忙碌碌,瘋瘋顛顛的跟個瘋狗似的,看見個啥,都是橫眉立眼的先上去嚷嚷一通,再說其他,簡直讓人又煩又憋氣,偏偏還又無可奈何。 這幫人在盯老許家的族譜無果后,急于抓典型立功,便把目標盯在了以前走街竄巷保媒拉纖的劉婆子身上。 劉婆子保媒拉纖大半輩子,大家都傳她手里有什么金鎦子,銀鐲子,雖然剛開始破四舊時,這些人已經去她家掘地三尺的挖了一遍,但是啥也沒搜出來,可恰恰是這個啥也沒搜出來,讓這些人惱羞成怒的記恨上了。 于是許向榮和劉春花便帶著哪幾個積極分子把劉婆子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全請到了革委會。 口頭上說是做工作,其實都關了私設的小黑屋,最后劉婆子和他老伴劉樹根實在抗不住了,便去生產隊場院里把他們埋在大榆樹下的一個金鎦子,兩根銀簪子挖出來,交了上去。 劉婆子和劉樹根就這樣成了革,命不徹底的落后分子,再加上她之前的職業,本身就是封建殘余,順理成章就成了革委會教育社員時的反面教材。 而劉婆子舍身救出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女,一回到家,為了不受他們老兩口的牽連,立馬便和他們劃清了界線,給他們在院墻外搭了個窩棚,搬了出去。 如果只是這樣,老兩口身體還可以,不靠這些個不孝兒孫,也能過的下去。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疼寵了一輩子的兒子為了不被革命群眾隔離孤立,積極主動的揭發自己母親和跳大神的王老奶關系密切,還在家里拜黃大仙兒,上供燒紙的事,把劉婆子這個原本只是口頭批評的落后分子,直接給整成了搞封建迷信的牛鬼蛇神,從此和跳大神的王老奶,算命的尹瞎子一樣,成了各種批,斗會上的???。 許向榮和劉春花在整完劉婆子后,嘗到了些許甜頭,內心也空前膨脹,自信了起來,覺得自己便是這許家莊大隊的天了,這種一朝大權在握,可以隨意掌控他人命運的感覺實在是太美妙了。倆人都不約而同的把下一個目標定在了許向華身上。 許向榮是惦記,記恨著他爺爺,奶奶給許向華留下的東西,還有以前許向華不顧兄弟情分,打他的事情。 而劉春花則是記恨許向華半分面子都不給她們革委會,壓著民兵連不讓和他們摻和不說,連唱個樣板戲都不讓自己媳婦參加,一點也不支持革命工作,像這樣思想落后的人,還是趁早整下去,換自己的人上位比較穩妥。 倆個臭味相投的人一合計,再加上那幾個賴子,混子就沒幾個勤快肯干的,日子肯定過不好,有的年齡老大,連個媳婦,孩子都混不上。眼瞅許向華家雞,鴨,鵝,豬,孩子,媳婦,院子,房子樣樣不缺,能不羨慕嫉妒恨?所以許向華和這些人對上,那也就是個遲早加必然的事。 只是這幫人可是打錯主意了,被眼前的利益,好處沖昏了頭,還想著能像以前打土豪,分田地,對付地主家東西似的,仗著貧下中農的身份打咂搶的去占偏宜,忘了許向華能是個省油的燈?更何況人還有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