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
開了閘又把地澆了一遍,五十畝小麥也澆了,這時鏢局還沒有消息。 這一天大丫正準備去山上,管家來報,門外有人找,說是威武鏢局的,大丫一聽,忙吩咐管家把人請到客廳。自己放下背簍,起身來到前廳。只見前面兩個高大壯實的男人,后面跟著一男一女,男的溫儒大方,后面的女人靜嫻悠雅,還跟著兩個孩子,也都是跟山子差不多,應該是雙胎胞吧。 大丫忙請他們入坐,然后叫人上茶,那兩個高大的男人就先說話了。 ”我倆是威武鏢局的,這兩位是我們威武鏢主的朋友,也是我們這次為您介紹而來的夫子“ 大丫忙打招呼,”夫子好,不知道夫子您怎么稱呼“ 那位儒雅的夫子一笑”在下姓方,這位是我內人,那兩個是我的雙胞胎兒子,一個叫文博,一個叫文學“ 大丫沖方夫人點點頭笑笑”方夫人你好“ 方夫人也點點頭“你好” “不知道方夫子,可都知道我給的條件,同意嗎?” “呵呵,如果不同意,我也不會拖家帶口來這里,說實話,家道中落,jian人陷害,我也想遠避世俗,給妻子和孩子一個靜世,聽說你這兒很遠,給出的條件都不錯,我就打算來這里先教一年,如果可以,以后我們就訂居在這里,你看如何” “好,那就這樣說定了,我這就帶你去看看您要住的地方” 那兩個護送之人一看任務完成了,也起身告辭,管家送了出去,按照大丫的指示,給了十兩的辛苦費,然后大丫陪著方夫子和方夫人,在管家的引領下,來到了學堂,先領方夫子看了一下學堂,然后就帶到了后面的小院,小院坐北朝南,很干凈很舒服,應該有的都有,包括壓水井,曬弄衣服的地方,房間有十幾間,每間房的家具被褥,鍋碗茶壺都有,方夫人看了也很滿意。 “夫子,夫人,一路車馬勞頓,今天就早點休息,一會兒我讓人送來吃食,如果您不想做飯,可以過去和我們一起,如果您想自己開火,一會兒我讓人準備好給您送過來” 方夫人溫柔的一笑“那就送過來吧,以后我自己做,孩子們喜歡吃我做的飯菜” “好,那你們就先休息,缺什么跟管家說,” 大丫告辭離開,回過頭就吩咐管家,去縣里一趟,買兩匹馬車,再買幾個下人,二個丫頭六個小廝,丫頭給夫子那邊送去,不需要漂亮的,聰明令利就好,小廝安在這邊用,過段時間就忙了,需要用人了。 管家讓人把柴米油鹽醬醋茶,糧食等都送過去后,就帶著人去縣里面采買了,大丫想著家里的錢可能不夠用了,又交給帳房五千兩銀子。 想想身上還有八千兩銀子,大丫就頭疼,這錢可真不摟花,現在是只出不進啊,大丫一咬牙,把空間的水弄了出來,澆地的時候也滲,池塘水也滲,特么的喂豬喂雞啥的都滲,滲了以后,出產糧食味道好啊,賣的價錢貴啊。 她現在的空間已經四級了,空間那河里的水說是靈水都不為過,里面含的靈氣也是很濃郁,以前都是直接喝的,現在必須得滲的普通的水,不然那些果樹的成長就太快了,長出的果實就成靈果了,還不得招來狼來啊。 世俗的人,殺又殺不得,殺了人將來會有業障的。這是師父說的,她也沒飛升過,不知道具體是什么。就她那家老宅那些極品就讓大丫頭疼了一陣,所以能不招來狼就不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連著三天,大丫都沒來打擾方夫子,第四天的時候,大丫帶著二丫三丫和大山,穿得工工整整的來到了學堂后院,去拜見方夫子。 雙方見過,互相介紹了一下,“夫子,這就是我想請您來教的學生,這是我meimei,李子欣,十歲,”二丫忙上來一彎腰,手搭在腰間,“見過夫子,”“嗯”方夫子點點頭 第二十九章 開學 這是我二妹李子研,今天八歲,三丫也上前一步,學著二姐,一施禮“見過夫子”,我這是我小弟,李子康,今年五歲,大山上前一步一鞠躬“夫子好” 夫子看著三個孩子點點頭“不錯不錯,” “夫子,您主要是教我的弟弟meimei,另外,學堂設立一個小班,主要是教我們村的孩子一些識字寫字和一些基本算術,如果村子里的孩子再想繼續深造,那就比外面便宜一倍的學費,一個月一兩銀子如何,這些不算在月銀里,收入都歸夫子?!?/br> 方夫子有點好奇,說了這么多,她怎么沒說自己,“學費的事好說,你不學嗎?”大丫一笑“不埋夫子說,我們無父無母,所以我要養家,沒時間學習,只要教好我弟弟meimei就好?!?/br> “哦,原來是這樣,那你真是很不容易” “呵呵,再難,我們也過來了,” “對了,還不知道你叫什么,怎么稱呼” “我大名叫李子鳶,村里人都叫我大丫,您怎么喊我都行” “好,子鳶,你對弟弟meimei在學習有何要求,我想知道一下,這樣有助于日后怎么教學” 大丫想了想“不死讀書,不讀死書,” “你不想讓你的弟弟科考嗎?” “我只想我的弟弟meimei這一生平平安安的幸福生活,那些東西我從沒考慮過” “好,說的好,真是想不到啊,一個小小的村落竟然出了你這樣的姑娘” “對了,我弟弟meimei的課程,能不能在下午” “嗯?為什么?” “呵呵,我還請了教頭,教授他們武藝,我有時候忙,也許會出門,我想請人教他們一些防身之術” “行,即然你這樣說,那我就列個課程表,” “夫子不急,您先準備著,這事我先得跟族長說下,看看村里誰的孩子想來學,到時候來這里報名,你要考考他們,如果調皮導蛋的,就不要進來了,影響了別人不好” “嗯,好”大丫又尋問了一些夫子他們的生活,看看缺什么,習不習慣后,就離開了。 當天大丫就去找族長,把學堂的事一說,族長當時就樂得找不到北了,學堂一般都是縣里才有,家里有點家底的也上不起,一個月可是二兩的學費,還得天天接送,一般人家根本就想都不敢想的,現在學堂穼然就在自己村里設立了,聽大丫說還是免費讓村里的孩子上學,高興的族長立碼拿起院里的敲鑼招集族人,把這個情況高聲的向全村的族長說明,那些希望孩子有出息的家庭聽完后,全都領著孩子急匆匆去學堂,到方夫子那里報名了,全村一共三十多名到了上學年紀的娃娃,考上的卻只有十五名,加上大丫家的和方夫子的兩個孩子,一共整二十名。 入學儀式就在第三天的早晨,放了一串鞭炮,由夫子說了幾句話后,學堂正式開課。課堂是每天上午二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