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7
審核,要有電影公映許可證跟發行許可證才可以上院線。 當然,如果不打算上院線,就不用送去審核。 國內沒有拍攝的爛片太多,很多甚至連上映都沒辦法,在送審過程中就被咔擦掉了,或者上映也是院線一日游。 趙謙自然是奔著賺錢去的。 就憑這部成本只有1000萬的電影,卻拿下了2.74億的票房。 第四百七十四章 還是不夠快 當然,能取得這么好成績,跟當時的院線排片率有關。 是4月28號點映,29號全國公映,排片率高達八成,800多個院線場次。 不過那是14年的事了。 經過幾年時間發展,電影院數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光是萬達一家,影院數量就從160多家現在的307家,翻了將近一倍。 如果拿到現在來放映,按照全國80%的排片率,那絕對要爆炸! 前提是趙謙能找到好的電影發行公司。 如果是一般的小發行公司,肯定拿不到這么高排片率。 國內比較知名的大型電影發行公司有中影、華夏、華誼、星美、光線、博納等等。 中影跟華夏是國企背景,工作方式中規中矩,但在院線方面影響力比較大。 華誼光線采用的是發行矩陣的模式,即N個城市都有這兩家公司的落地發行經理,在上片的時候,落地發行人員會跟當地影城進行溝通,負責首映跟路演等等工作。 星美、博納是大型的內地民營企業,工作方式跟中影華夏有異曲同工之處,只是沒有發行進口片的發行權利。 可能有人不理解其中關系,簡單地說,就是發行公司就是渠道商,趙謙這個生產商需要把生產出來的商品(影片),交給發行公司(渠道商),拿到院線(商城)去銷售,然后根據票房(銷售額),扣除各個環節費用成本,最后到手才是自己的。 比方說100塊錢票房,需要先扣除5%的國家電影發展專項基金跟3.3%的營業稅,院線方面按50%分成。(09年廣電出臺的政策,參照國際規定,要求院線分成不得超過50%) 話說2016年國內票房總收益為467.12億,這5%的22.856億的專項基金,到底用在了哪里,emmm…… 另外發行公司一般占5%-15都有可能,這個得看影片質量,質量好,可能分成會要少一些,想反質量差,分成會要得高。 大型發行公司肯定要價更高,這個關系到排片率問題。 一般來說,100塊票房,制片方最后大概能拿到30塊錢,按比例是30%多點,不超過35%。 所以業界都會說,一部電影,票房至少要是成本的三倍才能保證不賠。 比如總共1000萬的制作 宣傳成本,至少要3000萬票房才能回本。 因此很多電影就算上映,要是質量不過關,照樣撲得一塌糊涂。 說了這么多,其實都是廢話。 在這之前,趙謙得先把電影拍出來,不然想再多也沒卵用! 張思雅對他這種“領導張張嘴,下面跑斷腿”的行為很不滿也很無奈,但拿他沒辦法。 “行吧,我盡力。這部新迷你劇……嗯,的投資打算投多少?” 張思雅隨意翻著手中的劇本,感覺他這腦袋不知怎么長的,哪來那么多奇思妙想。 別人想要一個好劇本,起碼得花一年半載時間慢慢找慢慢挑,他倒好,隨便寫一個出來,都能讓人眼前一亮。 趙謙直接說:“參考吧,繼續走低成本路線?!?/br> 不是他不想投多錢,而是都市迷你喜劇不需要高成本,保證作品精良程度足夠就行。 影視劇本,最關是能出爆款金句,比如里面的“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這種,這樣就不愁沒有市場。 很多制片方挑劇本也是這樣,專門挑能出金句的劇本,才會找人對劇本做評估。 趙謙自然是不擔心劇本問題的。 本來的定位就是迷你喜劇,能讓大部分觀眾覺得好看、有意思就行了,至于有人覺得拍得爛、不好看,趙謙覺得都無所謂。 不管什么產品,肯定有人覺得好,有人覺得不好,如此,動漫如此,游戲如此,影視作品自然也是如此。 趙謙始終覺得自己的作品是給喜歡的人看的,不喜歡那就說明你不是我的目標受眾,麻煩左拐請往他處不謝。 至于植入廣告會不會被罵這種問題…… 罵就罵唄。 廣告肯定會植入的,不然怎么賺錢? 免費的東西,沒有人會做,也沒有人愿意去做,想要生存下去,就肯定要植入廣告。不然怎么辦? 收費? 像粉絲募捐? 如果那樣,丟失的觀眾肯定會更多。 所以趙謙就決定,肯定會植入廣告,而且還會像那樣,直接在開頭光明正大告訴觀眾,我就是植入廣告了! 張思雅忽然覺得老板好不靠譜。 可偏偏就是這么個不靠譜老板,帶領公司走了一年多,磕磕碰碰走到現在,規模越做越大,雖然談不上什么業界巨頭,可出品的作品也有一定名氣。 她現在出去跟人打交道,提起自家公司名字,別人不一定知道,但是說起,那對方絕對會肅然起敬。 趙謙可以說是在迷你劇一領域,為其他行業伙伴、競爭對手開辟了一條新發展路線。 最近搜虎跟愛奇幾個視頻網站也推出了自己的迷你喜劇,雖然不如這種現象級作品,但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她很期待趙謙這次又給大眾帶來什么樣的作品。 …… 然而就在趙謙明確拒絕唐三的邀請,準備加快自身發展速度的兩天后,一條消息刷爆整個網文圈。 “神光互娛與唐三、東哥、妄語三位網文頂級大神達成初步協議,將攜手聯合打造頂級網文IP,并進行全方位多領域的商業開發,事先網絡文學IP經濟價值最大化?!?/br> 看到這則消息,趙謙只能苦笑:“貌似我給自己選了一條困難模式道路啊?!?/br> 當初六個人,除了趙謙以外,西瓜跟耳哏也沒加入,唐三東哥妄語三人則選擇暫時結盟。 趙謙不加入,是不想和別人分享自己手中的豐富IP資源。 而西瓜不加入,大概是因為性格。 他這些年不怎么喜歡爭了,不管是榜單還是其他。大概是覺得賺夠了,手上一個個頂級IP游戲改編成功,就足以讓他下半輩子無憂無慮。 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