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4
還是客氣地說聲謝謝。按照自己四百萬字的劇情,如果能夠出個幾十集,哪怕最低價3000一集,也有好幾萬了。 前提是能賣出繁體版權,感覺不容易,起航成績比自己好的書多了去了,然后沒幾個能賣版權的。 畢竟認識時間不短了,趙謙出言安慰道:“沒事,如果你真想沖著版權改編去,那就下本書換個題材吧,重生文雖然電子訂閱不錯,但是實在不適合改編?!?/br> 他自己現在也在轉型版權向,如果不是王煥要求,他都不想寫都市了,還是玄幻更加賺錢。 閑聊幾句各自散去,可以說這個網絡作家富豪榜,讓圈內很多人都驚訝不已,相信未來好幾天討論熱度都還會持續的。 “在玩什么?”張思雅洗完澡出來,毛巾包著濕噠噠的頭發走進房間,看到李婉晴靠在床頭玩手機,眼睛瞪得大大的,隨口問道。 李婉晴聽到,機械般抬起頭,愣愣道:“小魂淡上了網絡作家富豪榜,第九名?!?/br> “哈?”張思雅沒聽清,目光看過去。 李婉晴一字一句地說:“小謙登上了網絡作家富豪榜,第九名!” 張思雅不淡定了,捂住頭發連忙跑過來,拿過李婉晴的手機一看,果然看到那個熟悉的名字,還有后面顯眼的1900萬字眼,頓時一陣眩暈。 我的天,1900萬,自己要工作多少年才能賺到這么多錢?年? 自己還能不能活多50年都不一定呢! 張思雅死死盯著手機,忽然扭頭看向李婉晴:“他真的賺了一千多萬?” “可能吧……”李婉晴自己也不確定,眼神恍惚。 張思雅一時失神,松開左手,頭上的毛巾頓時掉落在地,還濕著的長發垂落肩膀,然而她恍若未覺。 此時她在想,現在改變主意,跟李婉晴搶弟弟還來不來得及? …… 公司要開始招人了。 因為要上課,趙謙沒時間管那么多,就讓張思雅先將求職簡歷篩選一遍,再發到他的郵箱。 哪怕他再怎么不想管事,可面對剛創建的新公司,總不能什么都不做吧?那跟拿錢打水漂有什么區別? 不是信不過李婉晴,只是他對招人有自己的一套要求,寧缺毋濫。反正小公司,缺一兩個人也照樣運轉得開,但萬一招到不喜歡的員工,那可就有得苦惱了。 所以最后還得趙謙來把關。 這次要招的人不多,十個左右。 前臺一人,策劃部、運營部、影視投制部、藝人經紀部各倆人,再加上一個負責保潔的阿姨,這就差不多了。 以上也是趙謙對公司制定的組織結構。 前臺是公司的門面,要求相貌端正,氣質良好,談吐文雅。 策劃跟運營屬于常規部門,沒什么好說的;影視投制部總管投資事務,最為關鍵;而藝人經紀部,目前看來,就只有李婉晴一個算得上藝人身份,回頭得招個經紀人跟一個助理負責她的事務,方便以后往娛樂圈方向發展。 趙謙的想法是每個部門都招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員工,然后帶一個新人。老員工沉著穩重,新人富有干勁,相輔相成。 這些都要張思雅去辦,如果什么都要趙謙做,那還要她這個經理干嘛? 晴書文化投資公司跟大型的影視公司不一樣,并不具備獨立影視制作能力,所以職權組織沒有那么細化。屬于那種有能力對影視領域的相關業務,進行一定投資的投資公司,可以理解為投資公司 文娛業務。 參與影視項目投資、藝人包裝推廣、購買囤積各種版權等等,反正賺錢的業務趙謙都喜歡做。 近年來,整個大影視市場環境在變好,大量影視公司拔地而起,特別是拍各種小成本視頻網劇的公司,可是能賺錢的終究是少數。 所以很多人說,其實網劇不賺錢。 其實不光是影視行業,每個行業都一樣。 問題是,既然不賺錢,為什么還有這么多扎堆往這個圈子沖? 趙謙的理解是,只要肯用心鉆研,主動迎合市場,用心做出符合觀眾審美的作品,還是能賺錢的。 別人賺不賺錢趙謙不知道,反正自己是奔著賺錢去的。 現階段網劇的收入方式,不外乎以下幾種: 一是廣告收入。 就目前國內的視頻網站,片頭片尾甚至中間插播的廣告,都占視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哪怕這兩年因為付費會員激增的關系而呈下滑趨勢,也掩蓋不了對廣告的依賴。 二是內容點擊分成。 各大視頻網上,不管是網劇還是網絡大電影,按觀看人次收費,也是一種占據主流的收入方式。 三是版權出售。 除了可以跟視頻網站合作以外,還可以將自制劇賣給電視臺。不過大多數時候,網劇的內容都不適合傳統電視臺,網絡才是最適合的平臺。 另外還有衍生周邊產品,這方面同樣存在著巨大市場利益。 ps:第二更,晚上還有,在找狀態,看能不能重回五更,大家幫忙投下票票鼓勵下唄! 第二百七十五章 41萬收藏的 人生需要一步一步來,切記急躁。 事業也是。 對趙謙而言,能賺錢的項目從來不缺,只要不是太高成本的制作,自己都能負擔得起。借著王煥的人脈關系在,發行渠道也不用擔心。 錢是賺不完的,學會讓利,合作共贏,才能更好發展。 在娛樂圈,大影視公司通常比小公司賺錢。 大公司之所以能夠通過低風險獲得高收益,是因為要么東西是人家做的,要么人家可以依靠對影視投資中,最不可控的內容「懂行」的本領,去評估別人家的東西好不好。而小投資公司卻只能憑數據和關系參與投資,別人吃rou,自己只能喝湯。 對小投資公司來說,只需要有常規公司擁有的部門就好。 趙謙的公司,跟這些公司又有不同。 雖然他暫時沒有影視制作能力,但他有內容??! 別人渴求的優質項目,在他手里輕輕松松能拿出一籮筐。 在很多影視投資公司看來,投資不是請客吃飯,需要先考慮風險,再考慮收益。 比如全民熱議的,芒果臺花了兩億兩千萬購入,二輪播放權又賣了五個億,但因為涉及的題材太過敏感,哪怕有著最高檢牽頭,也不敢說百分百能過光腚腫局審核。所以前前后后幾十家大公司,愣是沒有一家敢投資的,最后才讓幾家小公司撿了漏。 但是趙謙不用擔心,他手上有的是高質量ip。 別人的賺錢項目都是靠自己去找,他是自己創造,缺什么就直接從系統商城里兌換,簡直不要太舒服。 不敢保證一定大紅大紫,但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