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06
湖的緣故,那都是神仙保佑! 連京里都知道這個小地方的故事了。倒不是因為德源縣這么有名氣,而是謝家老六年夜飯掣簽的事情在他們本家里頭傳開了,成為一時笑談。一往里頭追究,自然就說到這個遇仙湖的事情上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些傳言,如今往德源縣來的人越發多了。 那日靈素就遇見了一位,——當年花了一百兩銀子買兩袋黃綠丁的大叔。 這回大叔不光是來做買賣的,還想在遇仙湖附近買處宅子。奈何等了多半個月了,還沒什么消息。他也曉得這地方多半是有價無市,也只好接著等吧。 靈素遇見他時,他正同幾個人在飯莊子上吃飯,靈素認了他出來,還特地上了兩個敬菜。 第二天這位大叔又帶著從前跟著他一塊兒在門口擱板上吃酒的壯漢來店里吃酒,笑道:“地方是寬敞了,只是反沒了當日的味道了?!?/br> 那漢子也幫腔:“吹著冷風喝著熱湯,多帶勁!” 雖這么說著,這一頓也沒少喝。臨走時候對靈素道:“小嫂子買賣做得厚道。這宅子是你的不是?” 見靈素點了頭,笑嘆著也點點頭道:“好,好,若眼下沒個屋子,趕緊買了才好。這地方,了不得,往后只怕越發買不起咯!”說著話嘆著氣,匯了賬走了。 靈素這邊就跟店里的兩個伙計說:“聽著沒?趕緊買去!” 那倆都樂:“東家聽那人胡說呢!如今就夠貴的了,還漲?咱們縣的地底下難道都鋪著金磚吶?!” 靈素想起之前黃綠丁的事兒來,卻道:“那位是正經走南闖北的大買賣人,那見識不是咱們能比的。不哄你們,能買就早些買吧?!?/br> 一個伙計搖著頭走開了,另一個倒是認真想了會兒,卻道:“太貴了呀,已經太貴了……” 說來也巧,他們這里說買屋子,那邊剛賣了一個來月煤餅和爐子的毛哥,也同良子商議上了:“我看我們趕緊把邊上那塊地也先買了吧?!?/br> 他們之前買的荒地,邊上還有一塊,當時錢不夠了,就沒能一氣買了。 良子聽了道:“剛掙幾個錢,又都給花了?那地買來也蓋不起房,圈不起墻,買它干啥!白填著錢,還不如存錢莊里去呢,一年也得些利息?!?/br> 毛哥卻掰著手指頭道:“去年咱們在這里住著,坊里還空著好些屋子吧?后頭還有幾處都沒開。今年你看看,忽然多了多少人?還有剛來的幾家,我問了,都是從縣城里搬出來的。說是里頭的租金漲了,覺著不合算,算算還是住這里合適,除了上工多走些路,別的也還好?!?/br> 良子就想起黑杠子和二牛幾個來,便道:“不是也有搬走的么……” 毛哥就嘆:“我怕搬走的再想進來可就難了,到時候沒空屋子,只能等著了?!?/br> 說完又接著算,“到時候坊里也住不下了,又怎么辦呢?這附近的城沿戶也都要換地拆房了,再離得近的,就得數這城根村??蛇@村里跟縣城里不一樣,沒那么些房屋買賣,多半就得買地自己蓋??h里又有規矩,良田好地是不許占的,那到時候還不得都奔這些荒地來?這荒地也有數的,我們這里是靠西北邊,離碼頭城門都算近的。再有幾塊都在南邊和東邊了。你想想,這一樣東西百十個人想買的時候,得什么價兒?” 良子說不出話來,有心想反駁幾句,也找不到詞兒,只好揮手:“隨你隨你,反正都是你的錢,你的道理!” 于是毛哥就真把剛掙到手的煤餅爐子錢和力氣坊那里分給他的滑索錢,都拿去買了邊上那塊地。 作者有話要說: 這陣子忽冷忽熱,大家也都保重吧 第381章 同誰爭 爐子同煤餅的買賣,最開始并不算好。還是南城幾處食攤和飯莊上開始用了之后,慢慢傳開了的。毛哥一邊跟窯場加訂了兩批爐子,另一邊就跟良子兩個沒日沒夜地干上了。不過即使如此,他也沒斷了去讀書。 良子勸過他:“現在干活兒都來不及,那讀書上課的,我看不如停一停。你真想念,往后買賣做穩了咱們再去?!?/br> 毛哥卻搖頭:“這樣的事情,只要一停了,就不曉得什么時候才能再開始了。何況如今我們也沒空閑抄書看書去,就靠著上課才不至把從前學的給忘了,更不能停了?!?/br> 勸他無果,良子也只好接著跟他受累。 隨著生意越來越好,南城的那個小門臉如今另外雇了個人在看管,他們倆就管在村里做煤餅晾曬。這時候又有個難處了,要是不雇人來干,就他們倆,撐死了一天能做出兩百五六十個,這是早起晚睡地干才能到的數??扇羰枪土巳?,他們這做煤餅的器械就難保叫人學了去了?!媸莾深^挨堵,沒法子可想。 他這里正撓頭,力氣坊那里也出了些事故。 如今有些家用那個溜索運貨嘗到了甜頭,就人工同這個混著用。接了活兒先同人問定了,在裝卸的法子上有沒有講究的,若對方說沒有,那他們就先用溜索試試。這么一來,難免就傷了人工。有時候一天來的幾船都不是什么金貴東西,那就全用溜索裝卸得了。 就有人尋工頭兒們說這事兒。工頭兒們回話也簡單,這用溜索也一樣要人使的,你們學著用用這個,不是一樣干活兒?有些人一聽還是這個理兒,等下回有人用這些東西裝卸的時候,他們就在邊上看看,同人套套詞,問問還有什么眼見不著的該注意的地方。 等真能上手了,兩三個人裝卸一條船,一天下來一算賬,比從前的只多不少。這下都興頭了,能學的都盡量學學去。工頭兒也本著公平的意思,凡會使溜索的,分作幾組,輪著來,也不叫哪個吃虧。 可有人不高興了。誰?那些大工??!他們從來是憑著自己力氣大,一趟能扛人家兩三倍的分量,或者有些金貴的大東西,那就只能靠他們來。所以他們的工錢比尋常的都高,有時候一個月下來一算總賬,恨不得連工頭都比不上他們。 現在有了這玩意兒,他們是不惜得去學的,可看那些本來力氣能耐不如自己的擺弄著那東西竟賺得也不比自己少了,心里又很不是滋味。久而久之,對溜索這東西就十分瞧不上。 這大工里頭也有抱團的,私底下說起了幾回,不曉得誰出的主意,往后哪家用溜索的,他們就不在那家干了。 這力氣坊里頭的工頭是定的,扛活兒的就不一定了。有些喜歡蹲定坑的,在一處干幾回,同幾個工頭混熟了就不愛去別的家。有些就喜歡四處走走,都混個臉熟,看哪里活兒合適就去哪里,也并不犯忌諱。 于是漸漸地就發現那些大工只在幾個力氣坊里干,旁的家喊他們,他們就尋借口推脫。后來就都曉得他們這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