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3
樣?非得隔個夜能多給你下個崽子是怎么的?!” 可不管罵什么話也好,那些已經上上的門板都紋絲不動,自己拎來的口袋也只能癟著回去。 祁驍遠家在縣城里米市街上也有個不小的米行,不用從別處進貨,都是自產自銷。這兩天也跟別家一樣,一過中午就掛起了售罄的牌子。 劉玉蘭娘家沒那么些地,除了丁田,就是十幾畝有田,都沒有丁田數兒多。方家那幾個忙著想法子弄散花稻種準備發一筆的時候,劉玉蘭老爹說了:“這稻米要果然好種又值錢,咱們明年種也來得及。再看看不遲?!苯Y果就因了這句話逃出一劫。 方家那幾位各家手里也就十幾畝有田了,倒都是一等一的良田。從縣里買了散花稻種回來,種了有田還有多的,可縣里又明文規定不讓在丁田上種,怎么辦呢?牛氏想的主意,同她娘家那里的人家換地種,把自家的丁田叫人家來種,自己去種人家的有田。打好商量,又許了人一些好處,就算成了。 楊氏同馬氏聽聞此事,立時有樣學樣照做起來。一些別的人家也有看著眼饞跟風的。如今散花稻沒收成不說,還把人家的有田種死了,她們想換回來,人家也得肯??!那邊就一句話,除非地力養回來,要不然免談。若是不肯,就去縣里告他們,說他們丁田換有田偷種散花稻,怎么算都得吃官司,叫他們自己瞧著辦。 方家幾妯娌憋屈的不行,明明開始說的時候都知道自己這邊是要種散花稻的,文契都有,現在卻倒打一耙??捎譄o可奈何,人家是有田,自家是丁田,要真的扯出來,最后丁田被收走的話,自家往后怎么辦?!如今可不是有三四百畝良田的老方家了! 劉玉蘭聽聞了這事兒,也沒打算告訴靈素,倒是回馬塘鎮的時候同自家公婆說起了,又問:“怎么咱們家鋪子也跟著弄什么售罄。不是前年的米都還有嗎?” 她公公道:“一條街上半條街都這么干了,要是咱們不跟著,恐怕賣不了幾天就得關門了?!?/br> 劉玉蘭道:“賣完了不好?平常就怕賣不出去去呢?!?/br> 她婆婆道:“這不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兒呢么。米糧在自己手里,賣不賣賣什么價兒都看自己,要是稀里糊涂都賣完了,到時候滿街都沒米了,咱們也跟著抓瞎?!?/br> 劉玉蘭道:“嗐,自家吃的有不就成了?!?/br> 她婆婆道:“要是之后能多賣兩成銀子呢?聽說旁的縣已經有開始漲價的地方了。咱們吶,再看看?!?/br> 劉玉蘭聽了也沒話說,一樣的東西,換個地方能多賣錢為什么不賣?做買賣的人圖什么來的? 便轉了話頭道:“也好,萬一真的街上都沒米了,我的飯莊子還得指著家里呢?!?/br> 她婆婆樂道:“傻孩子,飯都吃不上了誰還去飯莊子吃!” 劉玉蘭聽了也跟著樂,卻又想起靈素同陶麗芬的碼頭小館來。轉天特地跑去看了一回,靈素沒在,就陶麗芬跟兩個大娘在那里忙活。劉玉蘭看到有不少什么芋魁、沙芋、山藥之類的東西,笑道:“這還沒饑荒呢,就弄起這些來了?又是靈素的主意吧?” 陶麗芬見她來了笑道:“是,靈素說不知道這些吃食人吃不吃得慣,吃了做活兒經不經餓?!?/br> 劉玉蘭點頭:“我就猜她得有主意?!眱扇湓掚y免又說到如今限售的事情,聽說陶麗芬也存了些谷米,劉玉蘭搖頭笑嘆:“就是你們這些人鬧的!好好的大家買谷米,一個米鋪十天半月大概賣出多少去都是有數的,你們倒好,一下子一人來上半年的口糧,可不把米鋪給嚇壞了嘛!結果你們是各家存了許多,市面上反少了,鬧得眼前就要吃的人家反買不著了!” 陶麗芬道:“本來這一季收上來的就該夠大家吃到明年夏糧上來有余,咱們不過把咱們能吃的這一份先買來自家收著罷了。若是因為這樣就有人買不上了,那不正說明今年的存糧不夠吃到明年夏收那會兒了?那我們倒幸好屯得早了,要不然就得挨餓了!” 劉玉蘭想想只好笑:“得,你嘴皮子也越來越利索了?!?/br> 陶麗芬笑:“成天得同多少人打交道,不利索點兒哪兒成吶?!?/br> 劉玉蘭又道:“你放心吧,我管我徒弟能不管我徒弟他娘?餓不著你!” 陶麗芬知道劉玉蘭婆家是大地主開著米行,便笑道:“那我可是跟著正兒沾光了?!?/br> 齊翠兒在作坊里卻有些煩心,不止一個同她半開玩笑似的提了:“翠兒你一個人屯了多少米?到時候咱們買不到米可就只能去你們家吃了!” 齊翠兒只好道:“來吧來吧,反正我就一個人倆仨月的口糧,你們一家四五口過來,也就能吃半拉月的,先對付著吧?!?/br> 眾人笑笑,有的就后悔:“早知道當日我就多買幾石了,我家的搬了兩趟說懶得搬了,就算了?!?/br> 另一個問:“你當日都買了兩趟了,怎么這兩天還叫你家老大老二天天排隊買米去?!” 那個道:“這會兒是限著量賣,誰曉得什么時候就不賣了!自然是能多買點兒就多買點兒了?!?/br> 齊翠兒聽了心動,回頭又跟陶麗芬商議,陶麗芬嘆道:“我曉得你心里不踏實,可這不踏實也得有個底。要攢多少才夠?再說你就那么兩間屋子,還是租的,真的堆了幾十石谷米,旁人都沒得吃了你能安生?差不多得了?!?/br> 齊翠兒這才不想著再屯了,可她又開始擔心萬一真的沒米吃了,自己屯的那么些米是不是也不保險。又張羅著要放到陶麗芬那里去。陶麗芬都不曉得怎么說她才好:“你這回同人說就買了一石的,回頭就往我這里搬幾麻袋來。咱們買的時候,這米糧還沒什么人矚目。如今若是一搬抬,那不曉得多少人瞧著呢。你細想想去,怎么著才是真合適!” 這么著齊翠兒雖屯了幾石的米,眼看著是不會挨餓了,可心里一時擔心這個一時擔心那個,也沒比那些天天愁著想要多存點米卻買不到的安穩多少。 縣里這陣子沒有旁的什么事兒,幾處司衙都圍著這個轉。知縣老爺也是回回出面聽各司細說情勢,面上時而憐憫時而嘆息。下屬提議,他都先問問府衙里如何調度的,若是府里已有政令的,便照著政令辦;若是府里還沒有明確指示的,那便再等等。 面對有些下屬情急,他勸道:“如今是要緊的時候,做事情不能魯莽草率,得前后思量清楚才成。你們不要急于一時,還是要聽聽府里的說法。我們只看到一縣之事,那只是一地一域一部分,而府里看到的是整個康寧府的事兒,是大局。我們就聽府里的安排,才是真的從大局著眼著手,免得白費功夫?!?/br> 這知縣老爺有個好處,憑底下人怎么面色不好語氣不甚恭敬,他也不會同人動氣,多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