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5
個有業務能力又聽話的下屬,真是何樂而不為。 于是沒過兩日,在衙門新進人員的定銜會上,知縣大人當眾把方伯豐從農務司申請的主管位置上直接提拔到了副長的位置。其理由也十分充分,無非是方伯豐數年里的學文,已經覆蓋了農務許多方面,且成績突出,屢受府學和司農院的好評,這樣人才,自然需要給予更大的權力,以盼其發揮更大的才能。 老司長略感疑惑,不過他本來就打算培養方伯豐來接自己班的,若是可以,他恨不得眼前就叫方伯豐做了司長,自己好同老伴一起去平湖崖上過日子去。原是怕方伯豐年輕缺威信,沒法鎮住底下的老油子們,才定了個主管。沒想到知縣大人倒對方伯豐很是看好,這樣更好了,省了自己的事兒了。 方伯豐也有些疑惑,畢竟這位大人之前可沒對自己表現過什么贊賞之意,上回說幾句話還是為了細問天女散花稻的事情。想想這位大人的行事,再加上之前苗十八說的話,方伯豐心里約莫料到了幾分知縣大人的打算。 平日相熟的幾個很快都知道了此事,把放在劉玉蘭身上的精神又轉到靈素身上了,齊翠兒就嘆:“你們家的真是行大運的人。若是上回典考順順當當進了衙門,不得從主事開始做起?三年還不定能到管事、跟別說主管了。結果被耽誤了三年,下來就是副長!沒準過兩年就是司長了,嘖嘖,真是比不了啊?!?/br> 陳月娘幾個也都恭喜靈素。 靈素看看這些人的反應,想想這兩日自家師父、大師兄和相公三個天天商量這個商量那個如臨大敵的樣子?!@一樣的事情,怎么放人眼里還看出不一樣的東西來了呢?事情不是只有一件?人卻各有各見,最麻煩是人之后的言行也多按著自己的“見”去的,若是這“見”不對……那可…… 第239章 針鋒相對 知縣大人苦等替方伯豐“撐腰”的機會,卻遲遲沒有等到。 他回過神來,想到方伯豐那“忍氣吞聲”的脾性,再想想老司長在農務司里的威信,直嘆失策。既然自己都曉得方伯豐不是會為了什么田啊地啊的事情同上官爭執的人,那又怎么會同老司長起分歧?自然是處處跟著走了! 事到如今,還不如直接把自己的提議拋出去,再指明叫方伯豐來負責。到時候老司長自然又有話說,而自己的態度也表明了,方伯豐又能因此事直接聽自己指示,越過了老司長,這分權奪位之戰也就順利開始了。到時候不管他們農務司內如何分歧,反正自己的政令能在農務司里有人手執行推廣就成了。那些反對的,就讓他們一直反對下去好了,反正……于事無用。要緊的是實績,哪個真有點城府的人會爭口頭的一時短長?! 想到便做。 這日知縣大人把兩項事務一說,還沒等農務司的反應過來,又直接道春耕時候許多常例事務得有人主持,是以推廣種植辣茄和散花稻的的事情就交由農務司新上任的副長方伯豐來負責,有什么情況直接同自己說便罷。農務司里還沒弄明白兩件農事的意思,先被縣令這一有意抬一個壓一個的做法攪翻了天。 有司中老人對老司長道:“這就是您看中的后生!從前勤勉不過是為了能得著個縫混進來,如今另外攀了高枝去了,就準備跟您對著干了!” 也有幾個想起之前的事情來,嗤笑道:“早說過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有那樣的老爹那樣的血統,能是什么好貨!老司長這回是被啄了眼了,如今人家位置在那里又有知縣大人扶持,咱們就算心里瞧不上,也是人在屋檐下了?!?/br> 另外有幾個罵罵咧咧的鬧得更厲害了,便被別的幾個嘲笑:“那么受不住,辭了工家去不得了?” 有人便回道:“為了口飯吃不得不受這氣,但是我們心里難道會不知道好歹?!” 也有聰明人看出這勢頭,已經開始琢磨起往后行事的路子來?!纤鹃L年紀在那里了,還能干多久?這位可是剛來的,又有知縣大人捧著,還在府學里待過這么些年,同府衙里的司農院都有交情。嗯——順勢而為才是做人的道理啊…… 司里沸沸揚揚之時,方伯豐同老司長卻在里屋細說這兩件事情的不妥處。 方伯豐把自己一直以來準備的關于散花稻的各樣記錄拿出來給老司長看了,一邊道:“這稻子單看一季是產量略高,如今市上賣的價格也確實是尋常稻米的二三十倍,大人光看了這兩件事,就出了全縣推廣的主意,且還將計劃的需得推廣成功的田畝提到了六成。實在過于武斷了些。 “您看這個。去年我從夫子那里得了些這個稻子的種子,家里就分出一塊田來試種了。產量同之前的傳說無異,不過這稻子對地力的損耗極大。同樣兩塊地,一樣的追肥,去年種過散花稻的這一塊今年的收成只有另一塊的一成多兩成不到。這地還是之前用過雞鴨窠的底肥的。我如今懷疑,若是尋常地力的田地,或者根本支撐不到它開花結穗的時候。 “若真的全縣六成田地開種此稻,那不止今年的肥力需求會極大,縣里的常量不一定能夠支撐,且下一季甚至明年整年的收成都可能被耽誤。這地力恢復需要多少肥力如今我還吃不準,家里收了這茬糧之后,準備再分成幾截,施埋不同數量的肥料,看看秋糧的結果,再看能不能估出個大概的數來?!?/br> 老司長一邊聽一邊頻頻點頭,又道:“我也問了幾處商行,如今的散花稻多是打更南邊水邊來的。不知道他們那里又是如何種得的。我們這位大人是個認死理的,只說我們這邊如何不成,他定要追問為何人家那里就成。各中原因不弄清楚、攤開了給他瞧,他是不會相信的?!?/br> 方伯豐點點頭,又說起辣茄的事情來。也是一個意思。既然莽北已經有大商行做出了仙人露來,且是行銷天下的,說明人家已經種出這東西來了。如今雖值錢,不過是物以稀為貴。若是果然幾處都能種的,德源縣大面積種了,到時候貨多價賤,恐怕未必能有多少收益。 老司長也道:“逐利不需官府引導,天下逐利的人多了去了。如今誰不曉得辣茄掙錢,散花稻賣得貴?只怕已經不少人家在打這兩樣東西的主意了。要我說,官府要管的恰是反過來的事情。咱們縣村里還好說,這城里的人都靠米鋪活著,若是一年產量大降,全靠外頭運來,這米價怎么也得漲上三成去。就算辣茄兒和散花稻果然能掙著錢,可并不是人人都能從這兩件事情上掙著額外的銀子的。那些沒得著好處的呢?忽然要多掏三四成的米錢,這米還不是別的物事,這可沒法省。那就真是大事了……” 且若是真的全縣六成種了散花稻,吸光了地力,耽誤接下來兩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