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9
聽了呵呵樂,卻又問:“那你若受凍了你罵人不罵?” 方伯豐認真想了一回:“不會吧,心里肯定會不舒服,不過不會像前輩那樣站起來罵天罵地的?!?/br> 靈素道:“哎呀,若是罵罵人能暖和點的話,罵了倒也不錯?!?/br> 方伯豐失笑:“就是,這世上抱怨了也無用的事兒太多了,怨也無用,不如想想如何暖和些才實在?!?/br> 靈素便笑道:“我這里正有個暖和的法子呢,來來來?!?/br> 說著把方伯豐拉進后屋里,只見一個半高木桶里正往外泛熱氣,靈素笑道:“我拿艾草煮的水,你這腿腳準定已經受了好幾日的冷了,趕緊泡泡這個,渾身暖和?!?/br> 方伯豐洗漱了,真就脫了鞋子坐在骨牌凳上泡起腳來。那里頭的水偏燙了些,腳剛放進去時有些發麻刺疼似的,只忍過那一陣,就真是舒服了。一會兒,就覺著一股熱氣上來,連近日有些發僵的膝蓋也暖和起來。不禁長吁一口氣,又覺著今日這凳子坐著也不同往日,用手一摸,卻是鋪了層氈子。不由失笑,卻又長嘆一聲。 回了房間里躺下,發現被窩里也是暖暖的,靈素在一旁笑道:“不錯吧?我拿湯婆子先烘過的,這主意可真好,就是湯婆子太小了,一次只能烘那么大一塊地方!” 方伯豐忽然嘆道:“唉,這日子真是太好了?!?/br> 靈素跟著點頭:“我也覺著好得很?!?/br> 說完人就開始往方伯豐處靠,自從入了冬以來,她畏寒,對方伯豐這個熱源挨挨蹭蹭的時候就多起來了。方伯豐如今也漸漸習慣,夫妻一體,有什么不好親近的!只他正迷迷糊糊要睡過去,就聽靈素在他耳邊問道:“怎么才能生出娃兒來???你知道不知道?還是也得看書才能學呢?” 方伯豐腦袋嗡的一聲,那瞌睡蟲都羞跑了??勺约喝羰遣淮?,難保明日她就去書行問了……只好咳嗽一聲道:“那個……那個倒不消看書的?!?/br> 靈素大喜:“你會?” 方伯豐差點沒被口水噎死,卻也只好老實答道:“嗯?!?/br> 靈素更高興了,趕緊央求:“要怎么生?你教教我吧……” 方伯豐覺著今日泡腳那藥材實在霸道,這會兒都快熱到腦瓜頂兒了。斟酌詞句,勉力維持著語調,含糊道:“好,等……等開春再說吧,如今……如今太、太冷了……” 靈素一聽到時候就可以生,就高興了,趕緊答應著。 方伯豐又不放心,囑咐她:“這……這事兒是夫妻之間的事兒,不、不可同旁人說起,亦不可去問別人。你可記住了?” 靈素一笑:“這我當然知道了!都是爹跟娘生的娃嘛,要不然我干嘛都問你呢。我都沒問過別人!” 方伯豐聽著這意思還是哪里不對,只她記著不同別人說起這話就好了,旁的,還得慢慢來吧。忽然想起自己答應大舅哥的話,“會好好教她的”。 還真是什么都得教啊。 第53章 過冬節(一) 方伯豐狠狠忙了幾日,到冬節這日總算歇了,能前后歇兩天,進了臘月基本上就沒什么事兒了,衙門里原有的人手也夠,到時候便不再需要他去幫忙,他這一場“公務”也就結束了。 前一日晚上,兩人就商議開了。從前在方家時候,伯豐娘還在時,冬節是個大日子。因這一日要祭祖,伯豐娘就會在家里祭大房,雖不過香燭紙馬等物,卻是每年讓王氏及二房那邊自覺無立足之地的時候。一般到了下晌,方赟也會帶了二房眾人回老屋祭奠去,只多半天沒黑就回來了。 等伯豐娘去了,當年的祭祖就給改了,改成了都去宗祠祭祠。在那之前,方家只有各家家長在除夕這日去祭宗祠的,也不知族長方赟是如何說服眾人的,就給改了例,改成了冬節祭祠。 這就沒方伯豐什么事兒了。且伯豐娘去世前告誡過伯豐:“人死如燈滅,我在的時候,在家里祭祖,那是年年一耳光叫他們不敢輕視我們母子。我若去了,他們必定要使法子的,你還小,通不用管此事,只要記得保全性命用功讀書。他們要如何便如何,你只作不懂便是。待得日后考取功名,立身成家了,再說此事不遲?!?/br> 方伯豐牢記此話,只二房雖使法子混過去了祭祖一事,到底在多少人眼皮子底下活著,冬至仍會往老宅去叩拜一回。 今次算起來,卻是方伯豐“立身成家”后頭一回正經過節。 他便對靈素道:“咱們晚上也祭祖。要的東西我都記得,明日再置辦不遲?!?/br> 靈素道:“‘冬至酒放到九月九’,明日還要做酒,我們就做一百斤米的,可好?” 方伯豐初時還嫌多,后來聽說靈素連糯米都早就買好了,便同意了。兩人又連夜淘米浸水,這浸米的水卻被靈素掉包成了山上的山泉水。她早聽說這酒好不好,三分米七分水,是以才使了這法子。 都做完活兒,洗漱躺下,又說起rou的事,她靈境里還收著些野豬鮮rou,竹屋里掛著三只后腿三只前腿攏共六只腌腿子。最開始兩只只用了鹽腌,后面幾只她先收在靈境里,后來學的多了,配了幾樣料炒了鹽再腌的,還加上許多辛酒。只是沒聽說誰家用野豬rou祭祖的,故此明日還要另割些豬rou才好。 兩人又商量一通。 都快睡著了,忽然一激靈,想起七娘說過冬至要做冬至團的事兒來,正待說給方伯豐聽,卻聽著他輕輕鼾聲,只好自己先記著。 第二日一早,靈素醒來,想先去街上買兩碗餛飩回來,哪知道走了一圈,竟沒一家開門的。幸好她腳程快,最后在后街上一個餛飩攤買到了,卻是生的。問起來,老板娘笑道:“今天家家要過節,哪個出攤呢?我這兒還是因街坊鄰居央告了,自家搟皮子麻煩,都要同我這里買,才做了這些出來。一會兒都來買走了,我也收攤了?!?/br> 靈素想起來問道:“那過年時候豈不是沒地方買東西了?” 老板娘道:“怎么你不曉得的?過年要等燈節前后才重新熱鬧起來。那之前,家家都忙著拜年,誰個去做買賣?!只大酒樓里有定了年酒的,要些新鮮菜蔬,才有近處的菜戶們趕早送來。街上可是連根菜葉子都買不著的?!?/br> 靈素道:“那要買菜的可怎么辦?” 老板娘道:“這不是前陣子臘前集?進了臘月里,還會有一趟官集,一趟年集,要買什么都趕緊買了。到臘月二十六七,真是叫花子都不討飯了!” 靈素回家里做了餛飩,同方伯豐吃早飯時說起此事,嘆道:“我都不知道這事,沒聽哪個提過?!?/br> 方伯豐道:“在村里時不覺著,這縣城里還真是要盡早打算才行。家里的米夠的吧?” 靈素點頭:“你這一回就領了快兩石回來,盡夠了,倒是鹽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