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45
們夫妻倆的,但他也有養育和教育的權利,這孩子不出所料,就是大唐以后的太子?!?/br> 李淵揮了揮手,最后說道:“這事你們兄弟去商量,阿爹只希望你們不要傷了兄弟情誼,歷來皇家兄弟相殘的多,現在天下基本平定,天下人才輩出,個個都想顯示他們的能力,阿爹希望你千萬不要被有心人利用,阿爹希望你們兄弟和睦,否則他日去了地府,不只是我難以面對你們母親,你們也難以面對她?!?/br> 楊府,便是楊若惜他們這處宅子新掛上去的匾額,蕭皇后這段時間一點一點理順府中的事情,這個匾額也是按照她的意思掛上去的,而楊侑,他也暫且住在這里,他的酅國公府反正是個空宅院,沒有人氣,冷清極了。 自從李承乾誕生之后,楊侑每次看到楊若惜,那欲言又止的表情讓人看得很郁悶。 楊侑對于三姑姑嫁給大唐太子之事是非常贊同的,他還想三姑姑和太子生下孩子,他日如若登基為帝,皇帝血脈當中也有楊家的血脈,哪知道唐皇給秦王/府的小世子賜名為李承乾,這含義不言而喻??! 太子身體有恙之事,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反正蕭皇后、楊侑是不知情的,所以他們兩人就有些郁悶。 “太子繼承人一事,你們不用想了,多年前太子出征,受過傷,傷好之后,其他無礙,唯有一個后遺癥,那便是不能有孩子?!?/br> 楊若惜淡定地道,趁著母親和侄子又對著她欲言又止,她只好挑明。 蕭皇后、楊侑深深嘆了口氣,同時兩人心中都想著,難怪唐皇會同意太子娶三娘/三姑姑,原來如此。 兩人深深地看了一眼楊若惜,楊若惜心中要抓狂了,這種可憐、痛惜的表情讓她更是郁悶,女人一定要生孩子嗎? 楊若惜轉身就走,果然志同道合的人難找,她還是去巡視商鋪,想一想怎么增加營業額吧! 哪知她下馬車之后,就有人撞上她了,她低頭一看,有些不知道怎么處理?一個兩歲的小男娃,他拽著她的裙子,揚起頭可愛地望著她。 第506章 隋朝公主VS唐朝太子—14 柳荷、呂茜兩人也傻眼了,片刻后, 呂茜彎下腰, 把小男娃抱起來了, 但小男娃扁了扁嘴,好像要哭了,不過終究沒有哭,他朝楊若惜伸出雙手。 “抱抱?!?/br> 這小眼神看得楊若惜心肝一顫,她伸出手僵持了一下, 說道:“我抱吧?!?/br> 小男娃很高興, 歡快地噗嗒:“娘娘?!?/br> 楊若惜轉頭吩咐:“你們去問問這是誰家的孩子,怎么沒有大人照看?”這孩子的父母該是多么心大, 不怕孩子被人抱走拐賣了嗎? 柳荷、呂茜和車夫都去四周打聽,楊若惜抱著孩子進了繡房,繡房現在擴大了面積, 她把旁邊的一家店鋪買了下來, 兩邊中間的墻被開了一道門, 面對著街面的墻壁做成了紗窗, 紗窗是活動的, 開門做生意時,便把這面墻整個窗戶拉上去, 把鋪子里的商品完全呈現給客戶,即便客戶不買, 從這路過時, 也能看上幾眼。 繡房里是成衣居多, 男裝女裝都有,當然衣服嘛,不一定能合所有人的尺寸,繡房有繡娘,可以再量了尺寸之后,為客人做修改。 繡房的衣服圖樣精美,年前開張時,幾乎無人問津,但開年后,楊若惜絞盡腦汁做了宣傳,生意便一日比一日好了起來,現在鋪子里還有不少客人在流連觀看。 當然,不論什么時候,模仿者都很多,自從繡房這種宣傳模式還有圖樣受客人追捧之后,長安城大大小小的綢緞鋪子、繡樓都把圖樣和宣傳方式抄襲過去了,當然除了宣傳方式沒法杜絕之外,圖樣因為是楊若惜畫的,所以沒法模仿的一模一樣,因為就算其他繡樓畫一模一樣的圖樣,也沒有楊若惜所畫那么有靈氣。 進了繡房,她掃視了一眼鋪子里的情況,便進了后面,掌柜和小二等都忙著招呼客人,看到她只是頷首一下,后面倒是有一個繡娘正在給客人改尺寸,看到她進來,站起來行了禮:“東家?!?/br> “不用管我,你做你的?!睏钊粝[了擺手,然后在一個小繡墩上面坐下,她把小男娃放在膝蓋上,低頭看他。 小男娃抬頭看她,大眼看小眼,小眼看大眼。 “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你的爹娘呢?” 小男娃眨了眨眼,吃著手指頭,歪頭看她,又眨眼,奶聲奶氣道:“大郎?!?/br> 楊若惜不禁一笑,這說了等于沒說,誰家長子都會被稱呼為大郎,她笑道:“我知道你是大郎,但大郎是你的排名,你叫什么名字?” 名字是什么?小男娃歪頭眨了眨眼,清澈的眼眸中倒映著面前這個漂亮的姨姨,他鼓著臉頰,一臉苦惱。 楊若惜沒忍住笑個不停,這小孩挺有趣的啊。 小男娃眨眨眼,姨姨笑起來好好看,至于方才苦惱的問題,他已經忘了。 小男娃不知道,他娘找他都找瘋了,遍尋不到兒子的身影,盧氏在大街上要哭了,她身邊跪著一個十七八歲的婢女,婢女不斷地磕頭:“夫人,是奴婢沒看好大郎?!?/br> 她們主仆兩人找了整條街,就是不知道孩子跑哪去了,別看孩子才兩歲大點,但特別能跑能跳,盧氏不過是把孩子放下來,自己彎腰在書鋪支出來的攤子上挑選書籍,旁邊還有婢女看著,結果似乎轉瞬孩子便不見了,前后不到半刻鐘。 不知情的路人、知情的路人紛紛好奇地看著這對主仆,盧氏深呼吸一口氣,沉聲道:“還跪什么跪,趕緊回去多叫點人來找人??!” 這個婢女太死板了,現在最重要的不是追責,而是要把孩子找回來。 其實盧氏所在地與繡房那條街就是轉角的問題,不過繡房是十字路口往左邊轉那條街的中間位置,他們就在自己這邊找,沒有想到孩子會跑過街。 盧氏性子一向強硬,步行街離著自己家不遠,所以她時常抱著孩子,帶著一個婢女就出來逛街,以前多次都沒有出問題,卻不想這回卻出問題了。 婢女那是拿出生死速度跑回家叫來了一群仆從,人不算多,也就七個人,房府本身仆從就不多,這是把家中上下仆從都叫來了,當然管家在知道小主子不見了,那是急得不得了,然后跑去房玄齡辦公的地方告訴房玄齡了。 房玄齡差點沒背過氣,他已經四十歲了,現在只有這一個兒子,對待兒子那可是如珠如寶。 盧氏比房玄齡小十二歲,他們是十年前成婚的,但因為房玄齡不怎么在家,所以兩人一直沒有孩子,直到兩年前才有這么一個孩子。 房玄齡哪里坐得住,當即就從衙門請假,火燒火燎地趕到出事的地點,還沒有見到人,但他聽到兒子的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