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8
了。 猛然奏折末尾看到戴梓,康熙神情一愣,他想了想,召集了裕親王和簡親王、還有直郡王、太子和八貝勒,索額圖、納蘭明珠等重臣。 當初戴梓的案子也算是大案,一晃過去這么多年,朝廷的火器營卻再無進展,后來一段時間內康熙確實有點后悔流放了戴梓,但是后來事情一多,就給忘了。何況,只要是個正常人,就不會喜歡戴梓這人,這人恃才傲物,脾氣太冷硬,他是皇帝,又不是戴梓他爹,不需要忍耐他。 裕親王等人算是明白了,人家四貝勒把人都劫持到廣州去了,皇上拗不過這個兒子,只怕就算是不想答應,也不得不答應,所以裕親王和簡親王同意赦免戴梓。 索額圖和納蘭明珠擅長察言觀色,尤其是體恤上意,很明顯皇上都意動了,又戴梓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不會影響朝政格局,所以他們也都同意了。 直郡王和太子他們自然也同意了,八貝勒胤禩點頭如蒜,戴梓這樣的火器專家,只要有他在,大清的火器以后只會比外國更厲害,他焉能不同意?可恨南懷仁早年去世,不過現在也不遲,他一定會揭穿這些外國傳教士的狼子野心。 非我國人,其心必異! 離邪收到赦免戴梓的圣旨之后,正好福建這邊的事情也完結了,八萬海軍齊齊返回廣州了。葡萄牙人可能是知道離邪在倭國、臺灣、福建的兇行,葡萄牙國內的外交官員來得特別快,離邪再一次登上澳門時,他們已經收拾好,準備上京與大清朝廷交涉了。 葡萄牙人前腳走,后腳離邪就把海軍基地搬到了澳門和香港。澳門和香港隔著海峽,距離很近,現在香港基本上還是一個荒島,只是北邊的新界地區臨近大陸的地方才有人,正好方便離邪把澳門和香港島都利用起來。 至于葡萄牙人與朝廷的交涉,離邪倒是不擔心,雖然他與胤禩兩看兩相厭,但是胤禩后世穿越而來,他應該知道澳門對大清的重要性,絕對不可能把大清的利益讓給葡萄牙人才是。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胤禩在接待外國人,談判之時,那也是寸步不讓。一是為了做出政績不被雍正關禁而死,二是作為后世華夏人的百年心痛,哪怕真正的歷史不可挽回,但是這個平行時空可以讓華夏人免收那場百年之難,他心中也欣慰。 于是胤禩越有能力,他就越受滿漢八旗貴女喜歡,在再一次他后院的兩個格格生下兩個女兒之后,各方人員都想把自家女兒塞到八貝勒后院,期望自家女兒第一個誕下八貝勒長子。 來到澳門這邊之后,云瑤就比較清閑了,生意上的事情完全交給李崇舟,她就琢磨著做點其他的事情,于是她招收了五百個女兵。每日帶著女兵訓練,又在造船廠預定了兩艘海船,她之前預定的那十幾艘海船已經都交貨了,正被離邪拿給戰狼隊和離火隊的成員們熟練cao作。 京城發生的事情,自然會有人傳信告訴云瑤他們,收到幾位管事的信件之后,云瑤是每一封信件都會仔細。 胤禩再添兩個女兒的事情,自然也是知道了。 云瑤頓時無語,按說作為這方天地老天爺的親兒子,胤禩不該這么倒霉啊,連續八個女兒,八個金花,只怕少不了被議論。 臨近冬天,澳門這邊溫度比京城暖和一些,離邪火氣重,就算降溫了,也最多穿兩件衣服,他也不會覺得冷。 離邪從外面回來,一身肅殺之氣,不過他的臉色有點臭。 “怎么了?”云瑤問他。 離邪扯了扯嘴角,閃過一絲冷笑:“無事,朝廷的經費、糧草和兵器到了,但是很明顯被人做了手腳,數量和質量都不對?!?/br> 琢磨了一下,這會是十一月初,離邪立即說道:“我回京一趟,徹底解決軍中經費、糧草和兵器之事。這次我要讓他們深刻地記住這個教訓,讓他們想起以后想做手腳,都渾身發涼?!?/br> 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應該是忘了他與他們的深刻對話,他會幫助他們想起來的,不管牽涉到誰,他一條繩子全都串起來! 云瑤點頭,她才不想回京,回京就代表著要被條條框框禁錮在后院。 離邪撬開押送糧草和兵器來的后勤隊校尉和戶部派遣來的官員嘴巴,然后順著他們出京這一路的路線,把這條路線參與了的揩油的大大小小的官員全都抓了起來,還真是串成了一條長串,他這動作很大,他人還沒有進京,康熙和眾官員已經都知道了。 康熙想象著那一連串的官員,哪怕是關在囚車里,還是被串聯著的畫面,頓時抽了抽嘴角。朝臣們可就不行了,在暗地里做了手腳的某些官員正在思考退路,到底能不能牽連到他們?他們覺得自己并未親身上陣,四貝勒沒有把柄,應該牽連不到他們。 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有點郁悶,他們確實沒做手腳,該發到沿海一帶各城的經費、糧草和兵器,按照正常流程批準了。這些暗地里的老鼠,他們是不是對四貝勒這一年的兇名視而不見,竟然敢在四貝勒的事情上做手腳,不知道他是個混不吝的么?根本不按照官場隱晦的規律來,惹到他手上,倒霉的只是他們這些官員??! 十一月底,離邪押解著一幫子犯事的官員進京了,同時他在進京的第一天,就帶著幾百人的大軍直接包圍了某些大臣府邸,這些大臣就是抱著僥幸心里的那些人,離邪把他們下入大獄之前,按照百倍的金額罰金,從每一家基本上都收了二三十萬兩的銀錢,十幾個人,他就收了兩三百萬兩。至于這些官員進了天牢,朝廷怎么量刑,那就是康熙和朝廷的事情了。 傅明和呂飛、侯勇和游華跟在離邪身邊久了,對他這樣無恥的作為視而不見,想到十多萬海軍要吃要喝,他們心中暗暗地贊嘆一聲,爺干得好! 從最后一家離開后,離邪讓侯勇他們帶著士兵出城,他就帶著兩三個人先后去拜訪了兵部尚書和戶部尚書,這次兩位大人雖然沒做手腳,但是也是他們監督不力,他須得讓他們謹記,再有下一次,他們這尚書位置就該讓賢了。 其后,離邪才進宮拜見康熙。 康熙覺得他好些想法接二連三地被四兒子和八兒子打破,然而他覺得會動搖國本的事情,最后發現卻沒有動搖國本,反而朝廷越來越好了,這就有點不可思議了。 還有,他覺得某些大臣辛勞做事,養家很不易,于是他允許他們朝國庫借錢。前不久,他才從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