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
“腿沒你的那么長,也許是導演的鏡頭給的不好?!?/br> “是嗎?”路屹終于開了口,聲音略微低沉沙啞。 “是啊,”舒瑛煞有介事地點頭,“你大概都去注意那個女明星了,沒注意到那個男人?!?/br> 路屹瞇了瞇眼,伸手握住她的肩膀。 她的身體瞬間僵了僵。 “誰說我注意剛才那個女人了?”他淡笑著,眼里噙著笑,“我剛才不是在看你嗎?” 舒瑛的心怦然凝滯了片刻,她眼角微微瞇了瞇,輕聲問:“是嗎?” 路屹沒說話,卻微微咬著牙,喉結悄悄地動了動。 他太熟悉舒瑛這副模樣了,每次她這樣看著他的時候,就像一只瞇著眼睛的狐貍。 她靠近他,仰著頭,問:“那我好看嗎?比剛才電視里的女人還好看嗎?” 輕柔的呼吸,浮著些微酒意。 身體突然一輕,舒瑛不知怎么的,就被路屹抱緊,坐在了他的腿上。 他此時全身微微繃著,下頜鋒利,雙眼俊利熾熱,似在隱忍著即將蓬勃的激情。 舒瑛下意識用手抵住他的胸膛,他堅硬guntang的胸腔里,心跳如雷。 她干脆環住他的脖子,慢慢起身,輕輕地用唇貼了貼他英挺的鼻梁。 路屹抬手執起她的下巴,就要俯身吻下來—— 舒瑛卻嗤然一笑,猝不及防地起身,快速退開一步,拿起了沙發上的遙控器。 路屹有些錯愕。 她好整以暇地笑了笑,漫不經心地對著遙控器說了個節目的名字,電視便自動換臺了。 她說:“路先生,還是先看點有意思的吧?!?/br> 時間剛剛好,那檔真人腦力競技節目剛剛播完片頭曲,節目中氣氛火熱,戰況一觸即發。 路屹動作僵硬,目光僵直地看了她一眼,沉默地緩了一口氣之后,慢慢起身,進了浴室。 舒瑛憋著笑,聽見關門聲之后,才笑出聲。 或許是帶著酒意,舒瑛心情舒暢。 她其實對電視節目沒多大興趣,一直注意著浴室里的動靜。甚至還想到一個問題,今晚路屹難道是要留宿? 暮色四合,華光流轉,這公寓內細微的動靜,都變得無比清晰。 電視中的競賽如火如荼,舒瑛卻看向浴室。 這一夜,對于她和路屹來說,的確值得慶賀,若是機器人小AI大熱,也算得上一樁喜事。 往事如走馬燈一樣晃過,有的清晰,有的模糊。 在她過去二十幾年的時間里,她把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在了工作室上。 在國外學習生活時,嘗過客在他鄉的孤苦。 為了工作室,也承受過無數的壓力和質疑。 身邊的人,也是來了又散,散了又聚。時間流水一樣,悄然地就過去了。 她回想著那些曾陪伴自己的人,那些曾是她人生導航的長輩,親友,悵然若失。 梁棟庭教授、唐允正師兄,都離開了她。 如今設想,若是唐允正去世那段時間里,沒有路屹出現,她會如何? 只怕,回到這空蕩蕩的公寓里,獨自看著鴉色沉沉的夜,看著黑影幢幢萬家燈火的城市,對影自憐罷了。 將來,或許也會有大起大落,也會有浮名累身,也會有失意低谷…… 只有經歷過之后,才能知道該如何坦然接受。 她沒收回目光,路屹從浴室里走出來,收拾得很妥當。 她拍了拍自己身邊的位置,讓路屹坐下。 “怎么了?”路屹感覺到她有話想說。 “我怎么就能遇見你呢?”舒瑛喃喃自語,“照你我和生活軌跡,我應該是每天對著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和代碼,而你則是每天到公司接單,看到喜歡的顧客,就接一單,沒接單,就去公司練練身手……我起床時,你應該在保護顧客,我在實驗室時,你也該是在保護顧客……” 她淡笑,“我們怎么就相遇了呢?” 路屹沒說話,只伸手將她的頭發揉亂。 “你干嘛?”舒瑛把頭發理順。 “舒瑛,好好看電視,”路屹淡淡地警告她,“否則我就干點有意思的!” 舒瑛冷哼一聲,假裝開始認真地看電視。 …… 隨著節目的熱播,小AI立刻霸占各新聞媒體的頭條和熱搜。 舒瑛和Judy馬不停蹄,就像兩個高速轉動的陀螺,一刻都沒有休息。 美國影響力最大,知名度最高,擁有二十多年新聞從業經驗,并致力專注于機器人與人工智能領域報道的高科技記者——約翰.馬可夫,在看了看了小AI與人腦對戰的節目后,于上,刊登了一篇名為一文。 文章驚嘆于中國竟然也能研發出如此強大智能的機器人,甚至媲美于美國硅谷的任何一家科技公司,若是有機會,他甚至希望看到這家工作室的機器人,與谷歌的機器人一較高下。 將AI工作室的人工智能技術,與谷歌等公司相提并論,頓時讓科技界一片嘩然! 同時也讓世界科技領域,對中國新興的技術刮目相看。 要知道,人工智能技術,能夠運用的領域實在太廣。 有人曾預言,它甚至能帶來第四次世界科技革命。 多年來,無數個國家投資在人工智能上的資金,能夠堆積成幾個撒哈拉。光是在軍事領域這一塊,就不勝枚舉。 曾經有國家,想將無人駕駛汽車用于軍事領域,這樣不僅能提升作戰力量,更能減少人員傷亡和損失,甚至想研究出士兵機器人,但這種技術的普及,似乎遙不可及。 如今,中國有人在這項技術上有所成就,豈能不讓人惶恐又振奮? 一時間人工智能機器人的概念再次風靡全球,國內無數的公司開始跟風,效仿舒瑛的AI工作室,推出人工智能研發計劃和項目。 與此同時,合作、交流、投資……如同雪花一樣,向AI工作室飛來。 雖說舒瑛的工作被Judy嚴格把關,精心篩選,但舒瑛也忙得昏頭轉向。 交流會、論壇、訪談、接受中外媒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