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
小伙子談戀愛,要領證了才提這事,朋友一聽倆人都到談婚論嫁的份上了,不好再說什么,吳思春這才拿出她跟那小伙子的合影來。朋友一瞧直嚷嚷看著眼熟,飯前喊那小伙子“最帥建筑工”,飯后指著電視說,這人長得像萬利集團的周遇生。 吳思春連問了好幾遍像誰,跟抽了線的木偶似的,當即就蔫了,夜里病得提不起精神來,發高燒出冷汗,囈語了一通陪護的朋友聽不懂的話。 證到底是沒領成。 一大娘帶著小伙子的前女友找上了門,見了吳思春就罵狐貍精。吳思春找帥小伙互訴衷腸,才知道他們沒發生過關系。之后又發生了一些事,把兩人越推越遠,再沒了來往。 吳思春推測自己不會是喜歡周遇生吧。 這假設太大膽了。 但這想法畢竟出現在她腦海里了。 面對他,她不自在得想逃,兩個人都不能好好相處,沒法做出更多假設。 她對他,應該是沒有那種想法的。 吳思春沒琢磨透的往事,我也就那么一回想,不會花心思琢磨些愛不愛的。陳芝麻爛谷子,誰愛嚼嚼去,跟我沒關系。 心境變了,立場變了。不在意了。 “你剛剛說,吳思春是你什么人?”我又問了一次。 “meimei” 我嗯了聲,第二次聽到了,第二次回味周遇生口中的這兩個字,依然沒有圓滿的感覺。莫名松了口氣,這么嗯一聲,前塵往事都跟著塵埃落定了似的。 “董小姐可要改改愛好發展發展特長了。我問董小姐的愛好特長,主要是想讓董小姐知道我現在的愛好和特長?!?/br> 他靜默了一會兒,我也呆了一呆。 周遇生說的話出乎我的意料,我妄圖從他的表情上讀出開玩笑的意思,沒能夠。 抑制不住的怪異感。 這還是我認識的周遇生么? 怎么這么,這么……幼稚…… 我不想把這兩個字用在他身上,架不住我就有這樣的感覺。 “周先生的愛好和特長是?”我順著他的話問了句。 這問題是吳思春從未問出口的。她好奇過、琢磨過、從其他人口中旁敲側擊過,卻沒面對面問過。在她的意識里,一問就“越界”了,“造次”了。 “愛好和特長都是折騰董小姐你。我今天來跟董小姐講這番話,想請董小姐做好心理準備,別自認晦氣,不是偶然事件,我就是沖著董小姐去的,別到時候罵街找不對門,多積攢點力氣。保護好嗓子,說話謹慎點,你和你的律師都是。我等著?!?/br> 周遇生將一個檔案袋拍到桌上,拍得并不重,是手臂自由下垂至桌面上的拍。 吳思春見了定要嚇得心肝顫三顫。至于我,如今心肝顫是顫了,不是因為驚嚇,是因為上涌的違和感。 我不敢相信這番賭氣又幼稚的話是從周遇生嘴巴里說出來的。 我認識的周遇生,無論對誰,做事有不留情面的時候,但言辭上不會說得太直白。 這是他那個圈子里的特質,或是通病。他要整誰,嘴上沉默,該怎么做怎么做,干脆利落。一般能讓他提前打預防針的,都有其深一層的考量,不管是什么,暫時都不會動這個人。 客觀點說,周遇生在外面的風評不錯,人稱周生,在圈中同輩里有著絕對的威望。他說話做事透著成熟,感情上的事做得相當隱秘低調,年輕人偶爾會做的混賬事似乎他都繞開了,在業內前輩那里很是討喜。 折騰董潞潞又算個什么事兒?話說得這么白,挺掉面子的。 周遇生不該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作秀么? 為了…股份? 他亟需吳思春那5%的股份? 我為周遇生感到惋惜。時間必將證明那點股份對他意義不大,沒必要浪費時間精力在上面。沒那些份額,他也得償所愿了,不必秀給外人看他有多在乎吳思春這個領養的meimei。 我是過來人。 他不懂。 他走彎路,不是我想看到的。我有話不能說,說了他未必會信。 一旦融入生活,我就會被生活中的種種所吸附纏繞,做不到置身物外、無欲無求、淡看一切,即便歷經生死大劫。過來人的好處之一就是在知道結果的前提下審視過程,知道什么有必要,什么沒必要。 周遇生的認真在我眼里就是沒必要的、可笑的。這讓我生出了任他折騰,甚至配合他折騰的怪異想法。 想瞧瞧如今的他能折騰到哪種地步,比從前長進了多少? 周遇生折騰人的功夫,早已領教。 那時候吳思春從山里來到周家不久,看見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門心思想著親近,周遇生偏又是個愛搭不理的性子,吳思春就變著戲法兒討好周遇生。 一個千方百計想著討好,另一個順水推舟想著捉弄,出再多事都順理成章。 周遇生剛學素描那會兒總找不到感覺,吳思春喜滋滋貢獻出自己的臉,供周遇生把紙貼在她臉上畫畫找感覺,并為自己能有點用處而竊喜著。 小時候的周遇生耐性并不好,畫急了就會用力來幾下子泄憤,吳思春頂著張血道子交錯的花臉傻笑,用手背擦著血,咧著嘴嘶嘶喘氣說不疼,前幾日吳思春磕掉了一點門牙,一張嘴很有當諧星的潛質。畫面挺喜感,周遇生笑了,閃眼睛的那種笑,那個笑吳思春好多年都沒能忘掉。 冬天,湖面上結了層冰,周遇生讓吳思春踩上去,繞一圈,體會如履薄冰的意境,回頭把感受告訴他。等吳思春走上湖面了,周遇生一跺腳,那冰面嘩啦啦就裂開了,那時的吳思春不懂什么壓力壓強的,撒丫子就跑,一跑就落了水。 等掙扎著游上來,人哆嗦得跟小雞仔似的,周遇生就跟她講,他跺腳是因為他突然換了主意,又想知道如墜冰窟的感覺了,一舉兩得。 周遇生的皮膚泛著光,光點盡是帶著刺的鮮嫩的驕傲。他的話透著對文化知識的渴求,說得也漂亮,一次就讓吳思春既體會到了如履薄冰的感覺,又嘗到了如墜冰窟的滋味。做法是高效的、可取的、損失最小化了的,規避了吳思春受兩次罪的風險。 他知道她不會拒絕。他站在她的立場上說“我是在為你著想”。 缺什么便敬畏什么,吳思春對于文化知識是敬畏的,對于周遇生的要求更是如奉圣旨。 冰得渾身刺痛,想哭又不敢哭,不能把難受說出口。 就是這樣獻祭般想得到肯定的心情。 身份、起點和高度都不同的兩個人,一個日益討人喜歡,另一個卻越來越惹人厭。誰會喜歡一個領養的、病怏怏的、特別會惹亂子的山里來的野孩子呢? 哪怕她的出發點是好的。 改變不了麻煩制造機的事實。每做一件事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