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5
太后的尸體被發現了。從高處跌落,摔斷了好幾處骨頭,再加上曝曬一日,令她的尸體嚴重變形,要不是看那一身華服,搜索的士兵恐怕都認不出她的身份。 聽到這個消息,宣于崇說不清是該高興還是該沮喪。 仇人已死,卻不能手刃,令他遺憾。 帶著感慨與失望,宣于崇率先離了座,往乾祺殿后靜一靜去了。 而宣于璟也尾隨而至。 王上一行人死的死,抓的抓,可他的洛兒呢,怎么到現在還沒有消息? 公良長顧也沒有回沛都,難道是與洛兒有關? 宣于璟忍不住胡思亂想,越想越怕。 走到后殿,勤王吩咐了聞舉,要他多準備幾份羽洛的畫像,男裝和女裝的模樣都要有,從今天開始,就沿著沛都往北,一路找過去。 聞舉領了命離開,勤王這才在宣于崇面前坐下。 “十一,”他說,“其實這樣的結局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尹妃在世,想來也不會愿意看見你為了仇恨被暴戾所侵吧?!?/br> 宣于崇聞言,冷著臉轉身。要是對他說這話的人換了別人,他一定會毫不客氣地回道“你動什么”! 可面對真心寬慰的五哥,他只是默默坐下了。 “羽洛呢,找到了么?”宣于崇轉而問道。 “還沒有?!鼻谕醮?。 第四百四十五章 他要的,只有她一人 乾祺殿后,兩位王爺之間相談平和。 可大殿前,眾臣的立場與見解就截然不同了。 畢竟,大晟社稷不可一日無君??! 古往今來,天家擁主無非是那幾條途徑。立嫡立長立儲君,在這里都不適用。那剩下的,就是由大臣擁立。 支持西岐王的人以博史令王罕為首,禮部太司王齊勵、沅州州府勞德等人都在宣于崇這一邊,再加上三大馬族的支持,文武兼備。 而支持勤王的人以大司卿柳弛頡為首,戶部太司馬忠川,掖沛庭陸普等人都甘為臣下,再加上公良長顧帶領了一部分晟軍,駐沛營,以及元晝所在的駐沛營下京衛令這一支,同樣是文韜武略,各有其才。 兩方臣子爭論不休,各不相讓,一時之間,朝局難定。 大殿前的喧鬧愈演愈烈,嘩然的響聲終于驚動了后殿的兩位王爺。 “小宇子,外頭出什么事了?”宣于崇問。 小宇子用余光往勤王爺那邊探了一眼,正猶豫著該怎么當著兩位王爺的面回報外頭的情況,后殿門口,王罕大人卻過來了。 “微臣見過兩位王爺?!蓖鹾弊饕镜?。禮罷,他的眼神一直對著宣于崇而去,顯然是有話要對他說。 宣于璟見狀,識趣地離開。 后殿當中,王罕正探問著西岐王的意思,他還告訴宣于崇,先王在生前曾隱晦地向他透露過,比起當年的太子,先王是意屬十一王子多一些的。 同一時間,大司卿也想問問勤王的意思,問他是如何看待西岐王的。 可當勤王從后殿走出之后,越行越快,到最后幾乎是跑了起來! 大司卿追了幾步,竟沒有追上! 眼看著勤王好似往宮外的方向去了,柳弛頡焦急地喊了幾聲,卻仍舊沒能把王爺叫住 “王爺這是怎么了?”柳大人扶著殿門口的廊柱歇了一會兒才與身旁的馬大人說話。 “不知道啊,這么重要的時刻,王爺他怎么能說走就走,難道就不怕……” 馬大人急得直跺腳,要知道,現在可是定奪誰坐大寶的關鍵時刻??! 話說勤王,他之所以心急火燎地離宮,只因在跨出后殿的那一刻,聞舉又報來了一個消息。 說是喬姑娘在塢林驛后的峽谷崖上,被墜崖的太后拉了下去!到現在都行蹤不明! 公良將軍已經派人在塢林驛一帶找了,經過一日,都沒有發現喬姑娘的蹤跡,生死未卜! 聽到這消息,試問宣于璟還能坐得住么? 王位什么的,讓十一盡管拿去就是。他要的,只有她一人! —— —— 塢林驛峽谷往北大約十里的地方,有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小村莊。村莊不大,攏共就二十幾戶人家,其中大多數是靠山吃山的獵戶。也因此,村子就叫了獵戶村。 村里百姓的生活很簡單,平日里進山打些狐貍、野羊、野鹿之類的動物,獸rou大多充了口糧,富裕的時候也會制作些rou干,連同獸皮、獸骨之類。攢到月末,再跋涉個二三十里山路,到附近的鎮上換些銀錢,或其它的日用品。 當然,村子里也有不是獵戶的人家,就好像齊砜,他是方圓十里幾個村莊中唯一的大夫,也是個人人稱道的好大夫。 說起這位大家伙口中的“砜大夫”,每個獵戶村的人都會先夸上一陣,說他妙手回春,仁心仁術,人長得還周正俊朗云云。 而后,還會有個別一說起話就停不住的姑婆,與你道起他的身世。 說這位砜大夫其實并不姓齊,也不叫齊砜。他原本姓什么叫什么,村里沒有知道,因為他是當年還在襁褓中的時候,就被不知什么人丟在了大山里的一塊石臺上,由當時村里一位姓齊的老大夫撿回來的。 說來也巧,那齊老大夫生前娶過一個婆姨,還給他懷了娃娃??上У氖?,那婆姨在生產的時候難產出血,母子雙雙就這么死了。也真是可憐吶。 那一日,正是故去婆姨的忌日,齊老大夫入山采藥,卻不想在山中撿了齊砜回來。 他收留齊砜在家中,一開始還借著在各村給人看診的機會四處問問,想要幫他找到家人??蛇^了一月,也沒有收獲。 村里人都說他一個大男人,也年近不惑了,還時常要入山采藥,離村出診什么的,帶一個娃娃不方便,讓他給齊砜找個人家收留算了。 可這齊老大夫也是倔,非說齊砜在他那亡故婆姨的忌日出現,就是老天爺補給他的娃娃,非要帶這孩子一起過。 這不,給起了齊砜這么個名字,說他就是打石頭上,被一陣風吹來的。打那以后,齊老大夫進山也好,出診也好,就拿一個背簍背著齊砜到處去。 說來也怪,這娃娃自小一聞著藥味就不哭了,齊老大夫給人看診的時候也是,他就用一雙圓眼眨巴眨巴地盯著,不吵也不鬧。 就這么跟著看著,齊砜不到十歲的時候就能背出上百個藥方,有時候齊老大夫不在,村里人有個頭疼腦熱的問他也是一樣。那可是響遍周圍幾條村子的神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