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6
忍不住,笑出了聲兒! “張大哥,我看,是你誤會了!” “???”羽洛的反應在張鐵的料想之外。 第一百八十四章 吾霖驛 “真的是誤會!這說來話長,我之前在西疆的時候,于一個酒肆打碎過公良大哥的一塊玉璜,當時說好了要賠的。只不過一直拖沓了?!庇鹇遴咧σ?,既覺得好笑,又有些無奈。 “是嗎?”在張鐵看來,羽洛有點越描越黑的嫌疑。 “張大哥要是不信,下回見了公良大哥自己問就是?!庇鹇逭f,“更何況,這玉璜雖然是賠償之物,卻也未必是給公良大哥戴的?!?/br> “那是……?”風水輪流轉,霧水輪流戴。這一回,輪到張鐵云里霧里了。 “那就要看公良大哥自己了,反正欠的東西我是還了,至于他是要自用還是送人,就不歸我管了??傊?,我對公良大哥絕對、絕對不是張大哥想的那樣?!庇鹇逭f得斬釘截鐵,還特地重復了兩次“絕對”! “是嗎?看來,那是我誤會了?”張鐵撓了撓腦袋,頓時有些不好意思。 “嗯?!庇鹇逶俅慰隙ǖ乇響B,“所以,張大哥,你會幫我轉交嗎?這玉璜是參過佛的,能保平安,最好能在祭天的時候戴?!?/br> “這個……”張鐵心中還有一個疑慮,那就是自己與長顧見面的事,并未透露給任何人。 “怎么,不行嗎?如果張大哥實在不方便的話,我還是自己送好了?!庇鹇逡矡o意為難他人。 “沒問題,我幫你轉交就是?!睆堣F一杯酒下肚,放松了心里的疑慮。 畢竟,喬姑娘是他與長顧的朋友,這點小事總沒有拒絕的理由。再著,他這次要帶給長顧的消息,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多一件轉移他注意力的小事,也許并不壞吧。 —— —— 當晚,張鐵見到公良長顧的時候已經入夜。熟人見面不需要多余的寒暄,而是直奔主題。 “人見到了嗎?”公良長顧問。 張鐵點頭,神色驟然低落:“自從吾霖驛戰敗之后,劉將軍的右臂就廢了……近些年他一直隱居鄉野。這一次,要不是我拿著當年老元帥的印信,恐怕他也不會輕易開口?!?/br> 張鐵說著,將一方石印交還給公良長顧,那是長顧之父,前朝元帥公良瑋的私印,而兩人口中的劉將軍劉藤正是當年公良老將軍的部下。 公良長顧接過方印,粗糙的大手竟然有幾分顫抖。一提到吾霖驛,他的心緒就難以平靜。因為,那一場敗仗不僅僅奪去了上千條軍士的性命,更讓他失去了父親! “劉老將軍,他過得還好嗎?”長顧問,要不是最近駐沛營那邊軍務繁多,再加上祭天的隨護,他本應該與張鐵同去探望故人的。 “日子過得是清苦了些?!睆堣F道,“你準備的那些銀錢我已經交給了他的家人,多少能幫上一點?!?/br> “那就好,等過了年,我會找親自去探望他的。對了,當年在吾霖驛到底發生了什么,劉將軍可有說?”長顧道。 一直以來,他只知道父親所帶領的一支精銳部隊在吾霖驛被羌夷偷襲,那一役,尸橫遍野,血流成川,可以說是大晟近十年與羌夷對戰中損失最慘重的一次。 勝敗乃兵家常事,這一點,從小在軍營長大的公良長顧當然明白??勺屗冀K放不下的是,當年的吾霖驛一役,有太多無法解釋的疑點。 記憶當中,那還是先王在位的時候,鎮守北疆的父親曾經突然受召回都,連家門都不入便入宮面圣。 一夜長談之后,父親就對著鷹頭符閉門長思。還記得在那以后,他曾毛遂自薦要隨父親同去北疆抗敵,可父親卻只是翹首凝望著西方道:北上就不必了,羌夷在北的勢力已經削弱了大半,這場戰爭拖了那么久,也該結束了。 當時父親言語中的篤定,以及若有所盼的眼神,直到今日,還時常閃現在公良長顧腦中。誰能想到,就在那之后的十天,他竟然收到了父親的喪訊! 父親的死訊對公良長顧而言絕對是天大的打擊,他連夜策馬前往前線。 吾霖驛的慘狀就如同一幕噩夢,飛上巖石的血液,身首異處的殘尸,以及彌漫在空氣當中、讓人躲不開也避不了的血腥味道。 處于這樣的氛圍當中,人是很難保持冷靜的。然而,就算不需要冷靜的頭腦,精密的分析,公良長顧還是看出了不少疑點。 吾霖驛中有一片峽谷,橫穿了整片區域,雖然有不少大晟軍的尸體橫陳谷中,可他們真正的遇襲地點卻是峽谷之上!峽谷之上的高地可以說是一片前無進地,后無退路的死地,父親為何會帶領部屬到這個地方,難道是要伏擊將要經過峽谷的敵軍?可為何最后又會全軍覆沒? 這些問題他曾經試圖詢問過父親的部屬,但父親的親信大多死于吾霖驛,剩下有人除了知道那天夜晚,大帥突然糾集了一支隊伍出行之外,就再無細節可言! 大家只道,這應該是一次突襲行動。 原本這一切他以為自己再也得不到解答,可巧的是,卻無意中得到了劉副將還健在的消息! 所有的疑問不知道能否揭開?公良長顧定定地等待著張鐵的回答,卻見對方沒有說話,而是拿出了一卷血色斑駁的圣旨。 “這是?”公良長顧將圣旨展開,那是一道先王舊旨,他一行一行讀過,表情卻是從驚愕到了震撼。 看樣子,這一封舊旨是先王給父親的密旨,上書先王有意與羌王義和,要父親暫時按兵等待朝廷的消息。待北疆平穩之后秘密運兵回都,扎營于沛都之外候命! “這是什么意思,先王當初是想義和?”公良長顧一頭霧水。 “應該是的,據劉將軍所言,當時大晟軍在公良大帥的帶領下長驅直入,已經沖破了羌夷的數道防線,原本挑起戰爭的羌夷已經損傷過半,沒有三年五載是恢復不了元氣的。而北疆外,除了羌夷還有其他的民族,也對大晟邊境虎視眈眈。所以,將羌夷趕盡殺絕并不是最佳之策,當時的公良元帥也是贊同先王義和想法的?!?/br> “那,秘密運兵回沛都又是為何?”公良長顧指著密旨的后半問道。 第一百八十五章 認賊作主? “關于這一點,劉將軍也不得而知了,這畢竟是先王給你父親的密旨,是劉將軍在吾霖驛遇襲之后從你父親的尸體上尋到的?!?/br> “那這上面的血跡,是父親的?”公良長顧用手掌拂過了旨卷的表面,隱隱中一陣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