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79
傅老夫人想到這便又重新開了口:“等過段日子,你便把她先送到王家來…有些宮中的規矩她還是得好生學上一番。何況日后她出門,家中有你母親在,旁人也不會說道些什么?!?/br> 王昉聞言是輕輕應了一聲… 這事先前在陸家的時候,她與姚如英也已商討過了…既然青夭以程家表親的身份進宮,自然不好從陸家出門。 … 日子過得很快,一下子就轉入了九月。 落了幾場秋雨,天也越漸涼了…淮陽王起兵謀反的事依舊鬧得金陵城中人心惶惶。如今這滿金陵的茶樓、酒樓論得最多的便是這一樁事,倒是未曾想到在這九月剛起了頭的日子里,這金陵城中又出了一樁事。 卻是說天子昨日親賜一道旨意送于王家。 這些士族門第收個圣旨原也不是大事,偏偏這次登門的是天子近侍…能讓其親自登門的,近兩年來也只有兩樁。頭一樁是封武安侯為一品太保,另一樁便是封陸意之為都督同知,令其領兵對戰燕北。 因此這回送于王家的這一道旨意,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只當天子這回是要從王家挑一個人去與淮陽王對戰。 等他們細細打聽了一回才知曉—— 天子這回擬得旨意卻不是為了打仗,也不是派誰去與淮陽王對戰,而是為了一個女人…那個女人原是程家表親,姓江名喚采蓮,不知什么時候被天子看上了,這回竟然得天子親自下旨,封其為貴妃,又賜“蓮”字為封號,禮聘其入宮。 這樁事自是引得金陵城一片嘩然,對于尋常百姓而言,這帝王家的宮闈事自然是最引人關注… 一時之間,自然流言紛紛,倒是讓這金陵城中的茶樓又多了不少戲折子。 而朝中百官更是思緒紛紛… 如今這晉宮之中除了那個恍若被廢的言貴妃可再沒有別的妃位了,現在竟然來了這么個和程家沾親帶故的貴妃娘娘,他們心下自然免不得要亂想一回…若是這位貴妃娘娘日后有了皇子,只怕那中宮的位置就非她莫屬了。 可不管旁人怎么猜測,怎么議論—— 江采蓮還是在這個舒爽秋日里的一個晴朗天里進宮了…天子予了她一個體面,宮輦華服,宮人隨侍,一個都未曾少,這幅模樣卻是要比當日那位言貴妃進宮之際還要多幾分氣勢。 … 太和門前。 如今日頭已漸漸高升,卻是已到了下朝的時辰。 秋日的天氣已越漸涼爽了,可在場的百官卻有不少冒出了冷汗,近些日子朝中之事論得最多的便是淮陽王起兵謀反的事…淮陽較金陵路程并不算近,可這位淮陽王卻不知是有如神助還是因為旁的,一路過來甚是順暢,才幾月功夫卻已折了大晉不少城池。 劉謹當眾發了幾通脾氣,又接連頒發了幾道命令,跟著便徑直退了朝。 等到天子近侍重新說了一聲“退朝”… 眾人才紛紛往外走去,幾個官員一面說著話,一面是拭著額頭上的冷汗,口中說得自然是淮陽王的事:“那位淮陽王難不成真的有神助?郾城李將軍領兩萬大軍竟然都敵不過他,若是按著這個進程,只怕不用數月他就要兵臨城下了?!?/br> “現在外頭的人都說這位淮陽王只怕是天命所歸,若不然怎么他一路過來如此順暢?” “聽說順城、酈城這兩處地方,這位淮陽王人還沒到那城門便已打開了,當地的太守親自把人迎進去了?!?/br> 說這些話的大多都是金陵城中的京官—— 這些年過足了舒坦日子,就連戰場都沒去過,又怎么可能瞧見過兵臨城下的模樣? 自然也有一些武官壓低著聲音低斥道:“什么天命所歸?都是些貪生怕死的鼠輩,那淮陽王統共也不過幾萬兵馬,我們城中這么多人,光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你們這些讀書人平時錦繡文章倒是寫得快,一碰到事就畏畏縮縮只會說什么天命,呸!” 這里起了頭,旁人自然也說起了話… 若不是還在皇城之中,只怕這文、武官員就該對打起來了。 陸意之和程愈兩人走在最后,他們一個看起來風流不羈、一個看起來清俊雋永,與前頭這幅場景倒是顯得格格不入。 程愈手中握著笏板,眼看著前頭這幅畫面,眉眼如故,口中是說道:“都督看起來倒是一點都不擔心?” “擔心又有什么用?”陸意之的面上仍舊掛著一抹笑,聞言亦不過淡淡發了話:“淮陽王其人好大喜功,不足為懼…只是我好奇的是,那人究竟想做什么?” 程愈聞言握著笏板的手卻也收緊了幾分… 即便陸意之未曾說清,可那人是誰,兩人卻心知肚明。是啊,那個人究竟想做什么呢?順城、酈城的太守都是他的人,這兩處地方說重不重,說輕卻也不輕…他這樣拱手相讓,究竟是要做什么? 這些年—— 他們可從未聽說過他與這位淮陽王有什么交涉。 何況以那人的性子,也不像是會為淮陽王做事的人。 兩人這一路倒是未再說起別的話,臨來至皇城外的時候,陸意之才看著程愈開口說道:“對了,岳母讓我與你說一聲,三日后便是你的生辰,你去年在大名縣也未曾大辦…按著她的意思,這回打算替你好好cao辦一番?!?/br> 程愈聞言卻是一頓—— 他倒是忘了自己的生辰快到了。 他原是想拒絕的,只是臨來張口卻還是應了下來。 ☆、第一百零六十三章 十月。 難得一個舒朗晴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