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6
章元敬一聽就明白過來是什么事情了,一般來說,在普通人家其實并沒有妻子懷孕了丈夫就搬出去的做法,但大戶人家確實是通用。 一個是懷孕之后身體粗苯,其實也并不能再服侍丈夫,另一個也是為將來的生產坐月子做準備,通常而言,大戶人家不少夫妻都是分房睡的時間多。 不過章元敬顯然沒有這個打算,只是笑著安撫道:“娘,你擔心什么呢,您兒子難道連這點分寸都沒有,您安心吧,大孫子肯定能白白胖胖的出來?!?/br> 孫氏原本也是被身邊的人提醒了幾句才想起來,她第一次懷身子的時候不也睡一起嗎,聽了這話稍稍安心了一些,又說道:“我可不是要讓你納妾啊,你媳婦還懷著,這時候可不能氣她,有什么心思等她生完了再說?!?/br> 章元敬聽完這話哭笑不得,他算是明白孫氏的意思了,又擔心他睡一起影響到孔令芳養胎,又擔心他搬出去之后弄了個妾氏氣到肚子里頭的孩子。章元敬也習慣了孫氏這種直白的小心思了,婉言先把人勸回去就是了,左右也不是逼著他納妾就好。 孫氏這么提醒了一回,就覺得自己該做的也做了,兒子是個懂事兒的肯定不能鬧著了孩子,回頭又開始充滿熱情的去熬補品,恨不得將家里頭的好東西都塞進孔令芳的肚子,要不是有姜氏看著,她鐵定能把人參靈芝這種都拿出來。 被這么一耽誤,章元敬來到衙門的時間就略晚一些,不過他好歹是知府大人,差這么點時間誰也說不出不是來。 一個府的事情是繁雜的,即使章元敬將手里頭的事情分給了主事通判等人,每天也得花費大半天的時間來處理雜務,剩余的時間才能想一想長遠的發展之道。 不過這一日,在他處理那些雜務之后,越看眉頭倒是皺的越緊,開口將管理農事的幾個主事都叫了進來,幾個人見知府大人皺著眉頭,一時之間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面面相覷的不敢說話,心中猜測著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錯處被這位大人抓住了。 章元敬微微嘆了口氣,捏了捏額頭說道:“是哪位大人負責關山一帶的雨量統計?” 卻是一位王主事出列,王主事一向都比較識相,是最早向章元敬投誠的那批人之一,他自然也是個聰明人,一聽這話便回答道:“是屬下,關山開春至今,只下過一場雨,且只是略濕了濕土地罷了,幸虧年前溝渠已經疏通完畢,百姓們倒是不至于缺水?!?/br> 就像是去年他們預料的那般,大雪過后,關山的降水量微乎其微,如不是他們截留下了大部分雪水,這會兒怕是旱情已經爆發出來。 這些章元敬也是知道的,當初的水利工程還是他一點點盯下來的,尤其是那些水車,那可是他帶著人從民間挖掘出人才,一步步打造出來的。 下頭的王主事微微抬頭,還順帶著把起到好大作用的水車夸了一邊,不著痕跡的拍了知府大人的馬屁,心中想了想,覺得自己確實是沒有什么疏漏。 章元敬點了點頭,卻又問道:“你可有曾查探過周邊幾個地區的降水量?” 王主事微微一愣,隨即下意識的為自己辯解道:“這章大人,不是屬下忘記做這事兒了,而是隔壁府市已經不是鎮北王爺的屬地,若是咱們關山的人貿貿然的過去打聽,他們還以為咱們圖謀不軌呢?!?/br> 這話倒是也有幾分意思在,畢竟這時候講究一個本分,若是手伸的太長的話難免被惹人非議。章元敬本意也不是要去管其他幾個府市,只是說道:“確實如此,不過降水量多少,只要偷偷派幾個人去走走就知道了,用不著興師動眾?!?/br> 王主事自然答應了下來,又說道:“這一來一去,怕是要花上十多天的時間?!?/br> 章元敬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又問了一句:“幾位主事,你們在關山多年,可曾見過這般干旱的時候?我曾聽夫人說起過,關山此地少有水災,卻常有旱災?!?/br> 王主事等人面面相覷,最后還是一位資歷最深的主事抬頭稟告:“屬下在關山四十多年,此地確實是容易干旱,因為這地方的土質不同于中原地區,留不住水,也沒有存的下水的大湖泊,但關山好歹是關河的源頭,斷流的事情,倒是也并未發生過?!?/br> 只要沒有斷流,老百姓喝水總還是能解決的,至于收成不好,那大家勒緊肚子忍一忍就好了,前些年兵荒馬亂的時候那還不如現在呢。 章元敬又問了一句:“我看記載,開春至今只下了一場毛毛雨,往年干旱最嚴重的時候,也是如此嗎?還是有一些差距?” 那老主事皺了皺眉頭,實在是關山干旱不奇怪,年前章大人廢了那么多功夫建造水庫,他們也只以為能夠抑制干旱求一個豐收罷了,開了年反倒是松懈了一些。 不過這會兒回過神來,他倒是有些心驚:“老臣記得旱的最嚴重那一年我才六歲,但就是那一年,似乎也曾下過好幾場雨也可能好雨就在后頭呢?” 這話在場的人都不能信,章元敬何嘗不是希望如此,誰不指望風調雨順的,但他還是說道:“希望如此吧,但若是周圍幾個府都爆發干旱,關山怕是也麻煩?!?/br> 他們造了水庫,這事兒是瞞不住有心人的,若是往常還好,他們最多就羨慕這邊的水利便利,但若是真的遇到了大旱,怕是要惹出什么事情來。 下頭的幾個主事顯然都想到了這個問題,紛紛皺起眉頭來,章元敬又吩咐了幾件事,無非是讓他們去查看周圍以及下流地區的降水量,江河湖海的情況。 布置完畢,章元敬翻了翻年歷,到底是有些擔心,又帶著余全去了一趟關山水庫,見不但水庫建造的越發堅實,就是溝渠也已經步上正軌,這才微微松了口氣。 162.旱情 東城干旱天, 其氣如焚柴。濁醪與脫粟, 在眼無咨嗟。毒辣的太陽分外的盡職,將黃土幾乎烤成了焦土,原本的江湖河流干涸起來,曾經流淌著清澈河水的地方如今成了灘涂,連百姓的腳板都蓋不住,但就是這樣,這一片寶地已經成了周圍百姓的救命水。 就為了這么一條河, 周圍十幾個莊子已經干了好幾架, 有一次甚至還動了鋤頭,幾乎鬧出了人命來。百姓苦啊,他們也不愿意跟鄉里鄉親的鬧到兵戎相見的程度,但老天爺不給活路,他們又能有什么辦法,好歹搶到一些水,還能種出口糧來。 去年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