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3
是過人?!?/br> 鎮北王爺眼神微微一動,鼓掌喝道:“好好好,孔校尉孔武有力,章大人也有才有謀,這番比試點到為止,倒是讓本王看了個痛快?!?/br> 鎮北王爺一說好,后頭的人自然也紛紛叫好,倒是讓孔校尉不自在起來,看了一眼章元敬說道:“章大人,你很不錯,文人能在老夫手底下過十招的,關山也找不出幾個來?!?/br> 章元敬無奈說道:“還是孔校尉承讓了,章某自愧不如,汗顏汗顏?!?/br> 孔校尉卻哈哈一笑,大步上前拍了一下章元敬的后背,力氣之大幾乎將他拍的往前踉蹌:“文官里頭,你比顧長吏對我的胃口?!?/br> 顧廷安在旁邊聽了,挑眉笑道:“孔校尉,我可是還在這兒呢,你說這話,就不怕回到營里頭吃苦頭?” 孔校尉哈哈大笑起來,又說道:“我老孔有什么好怕的,有王爺在呢?!?/br> 顧長吏無奈的翻了個白眼,不跟這位大粗人一般計較,他跟鎮北王爺對視一眼,自然而然的走到章元敬身邊,幫他收拾了一下衣領子,笑著說道:“走吧,宴會還未結束,你們難道肚子不餓,待會兒飯菜可都要涼了?!?/br> 鎮北王爺帶頭往客廳走,章元敬跟顧長吏倒是落在了后頭,章元敬心中疑惑,走了幾步,便壓低聲音笑著問道:“顧大人,可是有話要對章某說?” 顧廷安笑了笑,顧左右而言其他,“孔校尉是武人,脾氣是差了一些,但卻不至于莽撞?!?/br> 章元敬聽著這話越發覺得奇怪,抬頭朝著顧長吏看去,顧長吏微微一笑,低聲繼續說道:“孔校尉有一女,年幼喪母,當年曾定過一門親事,乃是關山大戶錢家的小兒子,只可惜錢三是個浪蕩子,在成親之前鬧出了庶長子,孔校尉怒發沖冠,將錢三狠揍了一頓,并且打斷了腿,雖說事出有因,錢家退親之后,到底是無人敢再跟孔校尉開口?!?/br> 章元敬眨巴了一下眼睛,對于孔校尉的行徑,他倒是覺得可以理解,若他自己有一個女兒,將來的女婿鬧出什么庶長子的話,怕是也饒不了那個人。 不過顧長吏可不是那種背后說人閑話的人,為什么這時候偏偏提起孔家小姐的事情,章元敬心中咯噔一下,有了一個不大靠譜的猜測。 他抬頭看了一眼顧長吏,照舊還是找不到任何的線索,只能咳嗽一聲,笑著說道:“是嗎,孔校尉愛女心切,倒是可以諒解,錢家有眼無珠,莫不是關山的人家都是如此?” 顧長吏意味深長的笑了,又說道:“自然不是,原先倒是也有人上門提親,不過經此一事,孔校尉發話說明,要娶孔家小姐可以,嫁過去三年之內絕對不能納妾?!?/br> 于情于理,這個要求是不高,尋??孔V一點的人家,也不會在兒媳婦立身不穩的時候給兒子納妾。但問題是孔校尉的一句話,不知道怎么傳著傳著就變了樣子,外頭都說孔校尉看不得未來的女婿納妾,若是有二心的話,就會直接上門咔擦一刀,絕了他的心思。 說到這里,章元敬倒是有了幾分把握,他也跟著笑了起來,只是說道:“孔校尉的要求合情合理,今日一見,孔校尉也不是那等無理取鬧之人,章某倒是頗喜歡這般直爽的性子,有話說出來,總比悶在心里頭來得好?!?/br> 顧長吏見他懂了,笑著拍了拍他的肩頭,事實上,如果孔校尉不滿意章元敬的話,他們連提都不會提,畢竟這是要招攬,而不是結仇,另選一個合適的姑娘就是了。 誰知道今日一見面,向來討厭文人的孔校尉倒是對章元敬青眼有加,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緣分了,顧長吏自覺是看著孔家大姑娘長大的,倒是也有幾分感慨。 139.結親 回到知府府邸, 姜氏一把將孫子拉進房內,低聲問道:“平安啊,王爺王妃是不是要給咱家做媒?剛才宴席上, 王妃拉著我看了一位姑娘好久, 還把姑娘的家世都說的一清二楚, 如果不是的話, 她何必這般解釋?” 孫氏從剛才開始就暈暈乎乎的, 這會兒倒是回過神來,也跟著說道:“是啊,若只是個晚輩,不該說的那么仔細才是, 不過王妃也沒有明白的說出口?!?/br> 姜氏倒是說道:“自然不會直接說要做媒,萬一不能成的話,那不是壞了人家姑娘名聲?!?/br> 這一點,姜氏倒是十分理解,就像是當年他們家鈴蘭結親的時候,就算是在相看了,滿意了, 也不能對外露出口風, 女孩子家家的名聲可貴, 萬一不成可不是會成了仇家。 兩家談論親事, 不管誰家主動, 最后通常都是男方先上門提親, 就像當年章家跟孟家一般, 雖然是孟家大少爺牽的線,卻也是章家先上門的。 章元敬大約是猜到了事情始末,再聯想到孔校尉的表現,他笑著問了一句:“莫不是那位姑娘,是孔家的姑娘?” 說起來,他與這位姑娘還有幾面之緣,不說別的,孔家姑娘的相貌清秀,儀態優雅。 姜氏一聽這話就笑了,問道:“平安,可是王爺跟你提了?!?/br> 章元敬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卻說道:“王爺并未提起,不過王爺府內的顧長吏露了幾分口風,并未說準,大約還是想要看看咱們家的態度?!?/br> 說到底,這事兒還得章家也滿意了,才能高高興興的辦起來,章元敬雖然覺得自己年紀不大,再等幾年也無妨,但顯然他家祖母和母親已經愁白了頭發。入鄉隨俗,章元敬對此事倒是樂見其成,一來那位孔家姑娘樣貌教養樣樣不差,二來又是鎮北王爺的心腹,再有一個,孔家姑娘耽擱了幾年,這會兒已經年方十七,過了年就是十八,年齡倒是也合適。 別人或許會嫌棄孔令芳年紀大,但章元敬卻覺得,若是結親的姑娘真要是十四五歲的,他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下的了手。 姜氏頗有幾分政治頭腦,低聲問道:“平安,娶了孔家姑娘,是不是對你有好處?那位孔校尉家里頭如何,這樁親事是否合適?” 姜氏每一個想法都是為了孫子,她心底是滿意孔家姑娘,但若是這事兒對孫子不利,她也是能立刻將那點好感拋在腦后的。 章元敬倒是安慰道:“祖母,且放心,孔校尉是鎮北王心腹,看似是個粗人,卻是個膽大心細的,與他家結親,至少不會有壞處。您跟娘今日可見了孔家姑娘,心里頭可喜歡?” 這么一說,姜氏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