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2
著他的愁思一瞬間煙消云散,蘇守則微微一笑,伸手將章元敬攬在懷中,低聲說道:“無論將來如何,元敬,你且記住,這一刻,我真的視你為友,親如骨rou兄弟?!?/br> 章元敬讀懂了他話外的意思,他大力的拍了拍蘇守則的后背,笑著說道:“以前常聽人說一見如故,我是不信的,但在飛鶴樓一面,才道人間真有此事,將來的事情,你我都不知曉,且珍惜此時此刻便是,何必想那么多,平添諸多煩惱?!?/br> 兩人松開手,對視一看,都是朗聲大笑起來,旁邊的安從容一看,只覺得雙眼發酸,走過來一手勾住一個,笑著說道:“這樣才好,都是兄弟,哪能為了那些糟心事兒生疏了,哎,你們一個個都走了,光留下我一個人干巴巴的待在翰林院,真是沒意思透了?!?/br> 章元敬笑了笑,故意說道:“不知道多少人羨慕你,你到底是好,這不是欠揍嗎,從容兄,你且守住大后方,將來我們倆若是回來,也好有個落腳的地兒?!?/br> 蘇守則也說道:“可不是,如今只有你留在京城,可謂是身負重任?!?/br> 安從容一聽,也大笑起來,還說道:“旁的不說,你們家嫂子卻是掌家的好手,等你們回來,為兄定能好好招待你們,且放心去吧?!?/br> 章元敬蘇守則也忍不住大笑,話說起來,安從容多是抱怨家中妻子看著他管著他,少有說好話的時候,第一次說好話,結果還是這樣的事兒。 章元敬是定了出行時間的,自然不能久留,帶著一身酒氣就下了樓。他沒讓安從容和蘇守則下樓來送,倒不是顧忌文閣老,而是不習慣生離死別的情景,那會讓他心情低落。 踏上返鄉的旅程,章元敬回頭看了一眼飛鶴樓,似乎依稀看見兩個身影站在窗口,久久都未離開,無論多么不舍,飛鶴樓也漸漸成了不起眼的影子。 到了城外碼頭,章元敬很快跟大隊人馬會和,按理來說,知府赴任,朝廷是不會遣派護衛的,這一次章元敬自然也不是例外。這群以李姓太監為首的人馬,卻是前往青州,為姜氏和孫氏兩人頒發誥命的,皇帝特意留了話,李公公對章元敬倒是頗為客氣。 有這群人在,這段路自然是平平安安,章元敬與李公公打了幾次交道,彼此客客氣氣,卻說不上熱絡,主要還是李公公頗有幾分矜持的意思。 章元敬見狀,心知他有些忌諱自己的身份,雖說皇帝喜歡他,但擋不住文閣老厭惡。 為此,章元敬也就懶怠出門,不是在房中讀書,就是跟余全說說話排解時間。 這一日,余全不知道在外頭聽說了什么事兒,回來之后頗有幾分憤憤不平,氣呼呼的說道:“那些人真是不知所謂,關山怎么了,少爺您還是知府呢?!?/br> 章元敬挑了挑眉頭,大約也能猜到那些人說些什么,無非是同情他去了關山,恐怕一輩子都回不來,混得不好還得丟了性命。 章元敬自己并不在乎,這會兒見余全氣呼呼的樣子,倒是嘆了口氣,點了點身邊的位置讓他坐下,這才問道:“你氣什么,他們說的,大多也是實話,你家少爺我確實是得罪了文閣老,這會兒明升暗降,去了關山還不知道能不能回來?!?/br> 關山臉頰漲的通紅,堅定的說道:“就算不能回來,少爺您也是知府大人,官位比他們都要高多了,哼!一個個頭發長見識短,還不如隔壁老大娘呢!” 章元敬忍不住一笑,京官和地方官能比嗎,地方上的大員,除非是皇帝親信,否則入了京還得處處受制,一個不起眼的小衙役都能給穿小鞋,這些天子近衛看不起他十分正常。 不過他沒有提這個,只是說道:“嘴長在別人身上,你要是聽見就生氣的話,豈不是天天都在生氣,白耽誤了干正經事兒的時間?!?/br> 余全還是有些氣不過,偷偷看了眼外頭,低聲問道:“少爺,皇上為什么這么怕文閣老,他不就是一個大臣嗎,雖然年紀大了一些,但皇上可是一國之君???” 章元敬眼神微微一黯,淡淡問了一句:“阿全,你可知道天下兵馬,都由誰掌握?” 余全是個不關心時政的,若不是章元敬入朝為官,他估計連現在皇帝是誰都不知曉,這會兒有些抓瞎,想了想才問道:“鎮北王爺?不是都說他手中有三十萬大軍嗎?” 章元敬笑了一下,才道:“鎮北王手中確實有大軍,但那是鎮守邊疆的軍隊,輕易不可離開關山。大興廢五軍都督府,建立兵部,又在地方設都指揮使一職,節制一省軍權。文閣老之所以能一手遮天,不是因為他的弟子滿天下,而是因為兵部尚書彭遠是他的人?!?/br> “不只是彭遠,各地指揮使多少與朝中文臣有些牽連,如今真正掌握在皇帝手中的,只有京城節度使一職?!笔聦嵣?,就是先帝也沒有想到,彭遠與文閣老居然有牽連,或者說他知道了,但已經太晚了,所以才會迫不得已推了文閣老上輔政大臣的位置,又把雷顧兩家拉出來打擂臺。小皇帝的處境,遠比許多人看到的還要兇險。 章元敬抬頭朝著窗外看去,指揮使結交文臣,一開始只是為了揣度君意,若是皇帝強勢,大權在握,自然不足為懼,但是現在,小皇帝眼看勢弱,偏偏文閣老鐵血橫行,又有彭遠重兵在握,即使雷家雷太師的嫡親兄長同樣掌兵,也不得不退出一射之地。 111.錦衣夜行 青州縣章家老宅 天剛剛蒙蒙亮, 院子里頭就有了窸窸窣窣的聲音, 幾個下人有條不紊的開始做早飯,做掃撒, 李嬸走進廚房,看見里頭的人倒是吃了一驚:“大姑奶奶,你怎么在這兒?” 章鈴蘭一邊熟練的熬粥, 一邊嘆了口氣說道:“奶這倆天沒胃口,以前她最愛喝白粥, 用醬菜下粥,我睡不著, 索性就過來先熬上了?!?/br> 李嬸看了一眼,便知道這位姑奶奶怕是一晚上都沒睡好,想到家里頭最近的事兒,她也是嘆了口氣, 低聲說了一句:“咱家大少爺吉人自有天相,說不定傳言根本就是假的?!?/br> 章鈴蘭何嘗不希望如此, 明明前頭還有消息過來, 說她家弟弟中了狀元郎, 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他們街上的狀元牌坊都建起來了。家里頭日日車水馬龍的, 就是他們丁家,上趕著攀關系的人也多了許多, 一時風光無數。 誰知道沒過多久, 明湖府的孟家卻偷偷的來退親, 說是退親,其實也就是